IP网络的发展之道
摘要 对数据网络发展历程和主要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模式各有优势和特点,将面向连接的技术融和到IP技术中,使两种通信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才是IP数据网络的发展之道。
0、引言
在数据通信中,有面向连接通信、无连接通信和无连接带确认通信3种通信模式。面向连接通信模式是指在进行通信前,通信双方需要先建立通信连接(如通过信令协议),代表性的通信技术是ATM。无连接通信模式是指通信双方直接进行通信,不需要建立连接的过程,代表性的通信技术是IP。第三种模式可归入无连接模式,在IEEE的LLC标准中有该模式的定义,主要用于实时短信息的可靠传输,如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对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快速而可靠的传输,没有时间来建立通信连接,采用该通信模式的通信协议有制造自动化协议(MAP)。
在不少文章中,认为IP网络没有QoS和安全,不是电信级网络,原因归咎于采用了无连接通信模式,认为采用了面向连接的通信模式就可以解决IP网络的上述问题。
其实,只要了解数据通信发展的历史,就知道在过去的20多年中,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基本上都被淘汰出局,如、帧中继(FR)和ATM等,只剩下无连接的IP和以太网;同时不少有QoS保证的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也都被以太网这种被指责没有QoS保证的技术所击退,如token ring、token bus、FDDI、DQDB和ATM等,以太网不但完全占据了局域网,而且正在占据城域网并进入广域网。为什么数据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会是这样的
1、数据网络的演进历程
中国第一个数据网络是网络,ChinaPAC,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主要的广域网技术。国外第一个电信数据网络也是网络。它在第二层采用面向连接通信模式,即在相邻的两个通信设备间建立连接;在第三层采用虚电路,也是面向连接方式的,建立端到端的连接。当时的通信环境是线路质量较差、通信速率慢(kbit/s量级),而CPU处理能力相对较强。协议属于重型通信协议,繁复的控制功能限制了通信处理能力,因此当下层的通信速率提升时,该协议就成为了通信瓶颈。FR实质是的简化版,速度可以达到2 Mbit/s,中国也建过FR的全国网络。
ATM是一个集大成的面向连接的通信网络,有QoS保证和安全性,可以支持各种应用,采用53字节的短帧结构就是为了很好地支持语音通信等传统的通信业务;它还能支持和集成和FR业务,有很强的网络管理和流量控制能力,是公认的电信级网络技术。ATM当时被期望能一统数据通信的天下,而且还有到桌面的25M带宽ATM标准,可以提供端到端的QoS通信保证。
在90年代中期,ATM一度占领了全球数据网络的骨干核心位置,但在1997年ATM却被认为要被淘汰出市场。原因之一是千兆以太网的出现,百兆以太网也已经非常便宜和普及,相较于25M ATM,其性价比要高很多;在局域网领域,ATM已被淘汰,完全是以太网的天下。ATM在局域网环境需要采用LAN仿真来和以太网互联,需要进行地址的查找和翻译、无连接模式和有连接方式的转换,这是非常复杂和低效的;而且没有用户认为有很好QoS机制的25M ATM能比100M以太网提供更好的通信QoS保障,并且25M ATM网络比百兆以太网贵很多。当局域网被没有QoS保障的以太网和IP占据后,ATM就不可能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了。第二个原因是,在1997年CISCO公司推出了吉比特路由交换机(GSR),标志着IP路由器重新夺回了速度和性价比优势,改变了几年前交换机比路由器快,交换机占核心、路由器退到边缘的情况。在2000年前,国外的所有大运营商都用路由器网络取代ATM网络作为IP骨干网络。
同时,有连接的ATM对无连接IP协议的支持是很复杂、低效的,将IP映射到ATM上的难题当时由许多标准化组织来解决,主要有ATM论坛和IETF。该问题的关键难点是如何将无连接的IP技术与面向连接的ATM技术融合起来。为此成立了一系列的工作组来设计解决方案,主要有ATM上的IP工作组(IPATM)、大公用数据网上的IP工作组(LPDN)、大(网络)云上的路由工作组(ROLC)、LAN仿真工作组(LANE)、ATM论坛的多协议工作组(MPOA)和特定链路层上的集成服务工作组(ISSLL)等。工作组的数量反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然而,这些工作组设计出来的协议和方案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
而且,为便利语音传输而制定的53字节的帧结构,使绝大多数的IP包都要进行拆分和重组,53字节中有5个字节是ATM头,加大了IP报文的传输开销,被称为“ATM税”。SAR是ATM中进行拆分和重组的部件,成为ATM提高速度的瓶颈,并且比较复杂和昂贵。ATM在90年代末被淘汰出Internet骨干网,ATM交换机通信速度的提升也比IP路由器和以太网的提升速度慢很多,其中ATM的复杂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即使在ATM鼎盛时期,其所有复杂的控制协议也只被用了不到1/3,在中国的很多城域ATM网中,只用永久虚电路(PVC),把ATM当传输通道来用。
很有意思的是,由于ATM不能很好地支持IP通信,导致了MPLS技术的前身IPswitch的出现。该方案的特点是,摈弃ATM控制协议,采用该技术提供的“IP交换”控制协议;“IP交换”系统使ATM交换机可以执行路由器的功能,ATM交换机实际上只提供交换能力。IPswitch
很好地改善了ATM对IP的支持,在当年取得了轰动性的商业成功。现在,MPLS是ATM交换机的必配项,是legacy的ATM融入到IP网络的关键技术。
2、对数据网络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思考
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非常清晰地表明,无连接的通信方式具有很高的通信性能,通信方式简单,使得通信设备的性价比高、能够不断快速地提速升级,跟上数据通信高速增长的需求(全球通信量一般是每年翻一倍,Internet发展高峰时曾达到4倍以上),而且它还具有非常好的网络互联扩展性。
为每个用户或应用在网络层建立一个连接,将导致骨干网节点要对数以百万、千万计的连接保持连接状态信息和进行连接处理,这会使骨干节点的控制非常复杂、设备昂贵、速度难以提高,这在高速数据通信的环境下是不可行的。
还有一个例证,就是IP网络的一个QoS方案——集成服务(Interserv)。当用户需要进行实时通信(如语音通信)时,Interserv就模仿传统语音通信的模式,先建立连接并在网络上每个路过的节点都预留资源以保证QoS,这就会面临上述的通信难题,因此该方案还没有真正应用就被淘汰了。现在主流的QoS方案是基于无连接的区分服务(diffserv)方案。
IP网络是以IP为核心的一系列协议组成的,采用分层结构,在网络层采用无连接的IP协议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但在第四层则以面向连接的TCP和RTP为主。很多主流计算机应用(如FTP、E-mail和WWW),都是面向连接的应用,采用TCP连接,通过流控机制和差错扩展机制以保证无差错的有序传输;语音应用则采用RTP,也是面向连接的。因此,对于应用来讲,IP网络既是无连接的,也是有连接的。IP网络采用第三层无连接、第四层有连接的方式,既保证了通信的高效,又具有面向连接通信方式的一些优点,并为上层应用提供有连接的通信服务。
3、IP网络的发展之道
IP网络也一直在不断发展。虽然无连接在网络层具有非常高效的优势,但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也是有其优点和特色的。因此,面向连接的MPLS的出现,就是近期对IP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进和增强。MPLS是对IP的一个补充和改良,而不像ATM是对IP的一次革命。它继续采用IP的地址、路由方式和有关的协议,将面向连接的方式融入到IP网络中。按照分层
原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层,而是在IP层和二层之间,相当于二层半的一个垫层。它将面向连接通信的优点带入IP网络,主要在以下方面对IP作了改进:
a)使IP网络开始具有流量工程的能力,提高了网络对数据流量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从宏观上改善了IP网络的QoS。
b)VPN都是通过面向连接的隧道技术来实现的,面向连接的MPLS提供了新的IP VPN的实现方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ATM一样的安全)。
c)对IP QoS方案进行了增强,丰富了QoS提供的方式,MPLS的DS-TE将有连接的Interserv和无连接的Diffserv进行了融合。
另一方面,MPLS的扩展协议GMPLS将IP的优点带入了面向连接的光网络,产生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下一代主流光纤网络技术。
当前有关IP网络以及有连接通信和无连接通信方面,有两种比较偏激的观点。 a)传统的电信网络主要是提供语音服务,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具有很好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性能。因此,一些专家(主要来自传统电信领域)认为,所有的通信方式都应该是面向连接的,当前IP网络的问题都是因为其采用无连接通信方式造成的,认为采用传统电信的原理和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来取代IP的无连接通信方式,才是IP网络的发展方向。但由数据通信的历史和对上述技术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完全采用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是不适合高速数据通信的,也已经在实践中被完全淘汰,相反,传统的电信语音网络正在被VoIP网络取代,IP化是当前不可阻挡的潮流。
b)由于IP网络取得了统治性的成功,面向连接的ATM等协议都失败了,一些IP专家(笔者了解到的主要在美国硅谷和著名通信实验室)主张保持IP网络无连接的纯洁性,加入任何有连接的技术都是对完美IP的破坏。他们反对MPLS,认为ATM是“sin”(有原罪的),因为ATM是面向连接的,而MPLS是面向连接的,所以MPLS也是“sin”。但他们没有看到MPLS和ATM的根本区别:ATM想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来完全取代无连接的通信方式从而取代IP网络,而MPLS是将面向连接通信方式的优点集成到无连接的IP网络中从而增强IP网络的能力。
4、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数据通信网络发展历程和主要通信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到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模式各有优势和特点,数据通信的发展实践表明无连接的IP技术更适合高速数据通信。但IP网络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将面向连接的技术融和到IP技术中,将两种通信方式的优势有机结合,从而使两者的优点都能充分发挥,这才是数据网络的发展之道。MPLS在这
方面已有了实践检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两种通信模式的互补、融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是IP网络近期的最大技术热点。ITU的“下一代网络(NGN)”研究项目,明确阐述NGN的传输骨干网将是IP/MPLS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