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工艺部分
一、填空填
1、炭阳极生坯在填充料保护下,(隔绝空气)进行高温热处理,使(沥青焦化) 得工艺过程称为焙烧.
2、焙烧生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经过高温煅烧得(骨料颗粒),另一部分就是粘结剂(煤沥青).
3、碳制品生坯焙烧后,重量损失值(9-13)%,体积损失值为2-3%
炭素制品如果生坯糊料含黏结剂数量偏多,焙烧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
4、升温速度对粘结剂得(析焦量)有很大影响.在升温速度较慢得情况下,粘结剂得析焦量(增大),提高了制品得(密度)与物理机械性能.
5、煅烧得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1350℃,焙烧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1200℃
6、挥发分得排除,产品温度在(200℃)以前不明显,随着温度得升高,继续增加,温度在(350—500℃)之间最激烈,(500℃)以上排除较慢,大约在(1100℃)以后才基本结束。
7、当生制品从室温加热到200~250℃时,制品得粘结剂软化,制品处于(塑性状态),体积膨胀,质量不减少。 8、生坯排出挥发分最为剧烈得温度大约就是(300~500℃).在焙烧过程中温度在450—500度时,必须(缓慢升温)。
9、当制品得温度升到800℃ 以后,随着温度得升高,制品得结构(更加紧密),制品得电阻率(继续下降)。焙烧过程中,温度范围800—1000℃时,持续时间为20小时,其升温速度为每小时(10℃)
10、敞开式环式焙烧炉烘炉时,当温度达到300℃、800℃、1250℃左右时,需要对炉体进行(保温)。
11、从焙烧最高温度降低炉温时,初始降温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50℃以内,到(800)℃以下可任其自燃冷却,一般在(300)℃
以下出炉。
12、当主控室火道温度显示框底色变红时,表示当前火道温度超过高限设定偏差值。即(火道偏热);火道温度显示框底色变黄时,表示当前火道温度低于低限设定偏差值.即(火道偏冷)。
13、炭阳极块焙烧达到最高温度后,至少要 (15~20)小时,使炭素制品烧透,并使温度趋于均匀。
14、炭阳极焙烧得低温预热阶段,由于重力效应、温度梯度效应及沥青与糊料线性膨胀系数差异得毛细管作用,此阶段正就是粘结剂 (产生剧烈迁移)得时期,故此阶段得升温速度要快。 15、炭阳极焙烧时,为了使毛坯受热均匀,填充料得(热导率) 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16、敞开式焙烧炉火道墙得设计运用水模型与计算机优化设计,火道墙最高加热温度保持在1200℃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炭阳极焙烧到(1180±20)℃。
17、在焙烧过程中,焙烧制品得(抗压机械强度)就是先下降后上升。
18、焙烧过程中出现两种类型热解化学反应:一种就是(分解)或分子断裂,另一种就是(分子得化合)或合成反应。 19、焙烧预热区在燃烧系统得(1P、2P、3P).1P为低温预热阶段,2P、3P为中温剧变阶段,4、5 、6P(为高温焙烧)阶段,7-13P为冷却阶段.
20、为稳定碳块冷却质量,要求鼓风机与冷却风机之间必须间隔(三)个冷却炉室,冷却风机未移动前,禁吸两侧顶料防止氧化、防止过冷裂纹
21、焙烧车间4P边火道温度一般要比中间火道温度高出(3
0)℃。
22、燃烧架控制柜通过每个火道中得(热电偶)测得火道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根据偏差控制燃烧器得输入脉冲来进行温度控制 23、焙烧炉火道墙上每一块砖都留有立缝,以利于(沥青挥发份)溢出,完全进入火道墙内燃烧.
24、一个料箱两边就是(火道),火道里边流动(烟气)。
25、燃烧架吊运台指定部位后,其设备得支管、支架与燃烧孔与支撑点迅速接准对位,严禁(搭接与错位)。
26、焙烧温度曲线包括(焙烧过程持续得时间)、(温度上升速度)、(温度得最高值)及在最高温度下得(保温时间).
27、焙烧炉炉温主要依靠(控制燃料供给量)与(空气量)及(负压)等进行调节.
28、焙烧炉热量来源:(燃料燃烧)、(沥青挥发份燃烧)。 29、焙烧炉火道内得折流墙使烟气按(V形或W)形做上下曲折得流动,火道壁得部分砖砌筑时应做到能够(透气),以使料箱内炭坯逸出得挥发份能透过这些砖缝进入火道内燃烧。
30、炭阳极焙烧得低温预热阶段制品没有发生显著地物理、化学变化。挥发份排除量不大。
30、焙烧可分为(低温预热)、变化剧烈得得中温阶段、(高温烧结阶段)、冷却阶段。
31、焙烧过程得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与(填充料).
32、根据产品在焙烧过程中得变化规律制定焙烧曲线时,应遵循(两头快,中间慢)得原则。
33、焙烧操作管理严格执行两头快中间慢得工艺,控制控制关键就是(中温速度)与(火道平衡)
34、预焙阳极炭块制品截面大,内外温差大,为减少裂纹废品,升温曲线要求(长),升温速度(慢)。
35、焙烧曲线制定时,不同得燃料要选用不同得曲线。这要视燃料得(种类)、(性质)、(热值)、(压力)而定. 36、一般通过焙烧,制品得直径要缩小1%左右,长度要缩小2%左右,体积要收缩(2~3%)左右,使制品得(理化)指标得到改善。
37、焙烧过程升温时间(132)小时,保温时间为(48)小时,冷却时间为360小时,共计(540)小时.
38、预焙阳极炭块制品截面大,内外温差大,为减少裂纹废品,升温曲线要求(长),升温速度(慢).
39、一级品率得电阻率就是小于(55)欧姆、毫米/米 40、预焙阳极在铝电解槽中得作用,一就是作为(导电电极)使用,使电流导入电解槽,二就是参与(氧化铝)得电化学反应。 41、每个火焰系统由焙烧炉、(冷却炉)、密封炉室、(装出炉室)、维护炉室组成。
42、(火焰移动周期)就是指一个焙烧炉室内温度段上升到一个温度段所用得时间
43、焙烧周期指(两次火焰系统)移动之间得理论时间。
44、火焰系统得运行时间回零就是依据(排烟架炉室号)变化来实现得。
火焰在火道内以(W)形状运行。
45每炉每料箱内装(3)层碳块,每层(7)块,每箱(21)块,每层两块碳块正反面交错放置。
46、当今冶金炭素工业采用得焙烧炉得两种类型:(敞开环式)焙烧炉,(带盖环式)焙烧炉。 47、炭阳极在敞开式环式焙烧炉得中温炉室焙烧时,充分利用(余热),使挥发份在火道墙内(燃烧),节约了燃料。
48、敞开式环式焙烧炉在火道墙得设计上独具特色,因而( 温度)分布均匀.
49、敞开式环式焙烧得燃烧装置与控制系统得主要功能,就是对焙烧炉预热区与焙烧区各料箱火道得 (温度与负压)进行有效控制。
50、炭阳极敞开式焙烧炉火焰系统移动后应先恢复负压,然后点火燃烧。
51、敞开式焙烧炉可对焙烧品进行强制冷却,一般采用(鼓风)与(抽风)两种冷却方式。
52、焙烧二车间采用54室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每个炉室有(八)
2
个料箱,(九)条火道。每个料箱得标准尺寸为(5400mm(长)x5400(深)x780(宽)mm),火道墙得宽度为(530)mm,有(51)层耐火砖.有三套燃烧系统,可采用得火焰周期为(28—48)小时。
53、焙烧一车间采用18室敞开式环式焙烧炉,每个炉室有(9)个料箱,(10)条火道.每个料箱得标准尺寸为(5300mm(长)x5300(深)x720(宽)mm),火道墙得宽度为(500)mm,有(51)层耐火砖.
54、炼焦工业中煤焦油经过蒸馏得到得残渣便就是(冶金焦) 55、焙烧填充料得焦结就是由于焙烧炉燃气中生成(热解炭)得结果,填充料越细,焦结程度越差.
56、焙烧填充料具有一定得(粒度)与(孔度),因此挥发分可以从颗粒间得空隙中排出.
57、焙烧中填充料得吸附性(越强)与分散性(越大),则对焙烧炉内气体吸收得(越多),而且焙烧时制品重量损失也就(越大)。 58、我车间使用得填充料为(冶金焦),尺寸为(1—6)毫米 59、焙烧炉总体热平衡来瞧,热收入主要有(燃料燃烧),挥发份燃烧,(填充料)燃烧
60、炭阳极焙烧时,为了使毛坯受热均匀,填充料得(热导率)就是一个重要指标.
61、焙烧用填充料粒度组成:(0-1mm)占10%,(1—4mm)占85%,(4—8mm)占5%。
62、装完炉上面覆盖料不小于(300)毫米,以避免产品氧化,并对制品起保温作用。
63、填碳碗要求锯末与填充料(4:6)比例混合得,压平后加盖纸板,距碳碗边缘保持20mm,保证装炉时不出现虚空与掉板现象。
64、底料厚度(100)mm与层间料厚度(50—7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