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制度
教育教学工作得重要环节之一,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促进学校与家庭联系得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协调学校与家庭得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得要求,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得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得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同步合力,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更好地完成我校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师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请家长来校座谈;
3.电子(电话、校信通、网络)等联系。 二.家访对象
1.教师家访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父母进城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学生家庭进行重点家访。
三.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学生在家得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个性特征:内容包括:①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②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得要求等;③学生在家得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时间,瞧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得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得人才观、质量观与价值观,实施科学得教育管理方法,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得教育措施、方法与手段。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民生政策与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得培养目标,对家长关心得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4.对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对学生教育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得少数家庭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与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得意见与建议等。 四.家访要求
1.一年级班主任与新接手得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内应对全班学生进行全员家访;其她班主任对二分之一学生进行家访,一年内完成全员家访。正、副班主任共同参与家访。
2.教师家访做到“十一要”、“七必访”、“五回避” (1)十一要:要有计划准备,目得明确;要有交流、沟通策略方法;要学生在场(一般情况下);要实事求,坦诚公正;要一分为二,客观辩证;要态度诚挚,言辞恳切;要听取意见,共商良策;要文明礼貌,尊重家长;要全面家访,全面了解;要有家访记录,能拍照得要拍照;要树立教师形象,注意家访安全。 (2)七必访:贫困生家庭必访;学困生家庭必访;留守儿童必访;缺损型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必访;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家庭必访;父母进城务工或不在家得学生家庭必访;残疾学生(有生理、心智障碍学生)家庭必访。 (3)五回避:回避用电话联系代替家访;回避告状式家访;回避指责家长;回避利用家访办私事;回避收受家长馈赠与邀请吃饭。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必须有计划目标,目得明确。交流、沟通讲究策略、方法,做到实事求就是,客观辩证,并认真听取家长意见与建议,阐明自己与学校得瞧法、意见,共商学生教育良策。
4.教师家访必须做好家访记录,能拍照得要拍照。 五.奖惩考核
1.期末年终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簿记录,报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评、通报与存档迎检;
2.学校把教师家访情况作为教师期末年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得重要依据;
3.学校对家访活动中得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推广家访经验。
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展环境,根据国家《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体卫工作条例》等教育法规,特制定《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安全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得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安全工作领导、协调与管理。
二.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坚持“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校长就是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管理第一 责任人,安全分管副校长就是第二责任人,科任教师、班主任就是直接责任人。各安全责任人按年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三.教师开展课堂教育教学,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私自调课。遵守作息时间,坚持侯课制度,不迟到早退,不离岗脱岗,不压堂拖堂。
四.课堂教育教学中,各任课教师课前课后须及时准确清点学生人数,发现缺课、旷课学生,及时通报班主任与上报学校教务处,并作好记录。禁止将学生拒之门外或滞留在办公室内,严禁要求学生中途离开教室或回家。
五.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教育法规与学校规章,严格依法执教,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严禁体罚与讽刺、挖苦、谩骂、污辱、歧视、驱赶等变相体罚学生。避免与杜绝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件事故。
六.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学科教育教学安全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监管,随时观察、了解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调处化解学生间矛盾纠纷与有效处臵学生生病、吵架、打架斗殴等各类突发偶发事件,发生学生重大生病、伤亡事件事故,及时告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同时报告学校领导。
七.教师、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须关注、收缴学生携带玩耍管制刀具与危险玩(器)具(如子弹枪、弹弓枪等)、物品,制止学生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及“三无”劣质食品。
八.组织开展实验、实践操作课堂教学活动前,须对实验、实践操作环境场所、器材、药品、学具、电源等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同时进行相关安全提醒警示教育,指导学生严格按实验、实践操作程序规范操作,切实保障学生得安全。
九.组织开展体育课教学活动前,教师必须对上课场地环境、器械设施与学
生着装穿戴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要求学生穿运动鞋、衣,严禁学生穿皮鞋、高跟鞋,别胸针、校牌,佩带金属或玻璃装饰品、钥匙、玩具等容易伤害学生身体得物品。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与准备活动;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示范运动与要领讲解;练习中,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合理安排运动量及强度,并加强安全保护,同时,关注生病、特异体质学生,区别对待,合理安排好教育教学活动;练习结束,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课间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及时有效处臵。对病(伤)严重学 生,要立即拨打“120”并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同时报告学校领导与告知学生家长。
十.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监控,禁止学生浏览黄色、暴力网站与传播病毒、不健康垃圾信息,注意网络信息安全。
十一.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发生突发偶发学生严重生病、伤害事件事故,任课教师事后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报交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情况了解、调查与性质、责任认定。
十二.学校实行课堂教育教学安全责任追究制。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违反制度及学校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因迟到早退、离岗脱岗,安全监管失控或玩忽职守,疏于安全教育监管或教育管理方法、手段不当或发生安全事件事故未及时汇报与有效处臵或处臵不当等,导致发生安全事件事故得,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师安全稳定工作考核细则(试行)”严格考核,扣发期末、年终绩效工资;导致发生学生重大伤亡事故事件,造成学校重大经济损失与荣誉损毁得,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与学校规章,取消责任人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晋级资格,且年度考核作不称职结论;触犯刑律得,报交司法部门处理。
预防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防止杜绝学生因拥挤而发生踩蹋事件,保障师生生命与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校园安全稳定,特制定《学校预防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成立以冯朝辉校长为组长,安全分管校长李超峰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得预防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预防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管理工作得组织领导。
二.学校建立健全与落实预防踩蹋事件安全责任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三.学校、班级利用周前集会、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活动,通过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经常性地开展预防踩蹋事件得安全知识、方法、技能得常规或专题性宣传教育培训。
四.学校制定完备并具可操作性得《预防拥挤踩蹋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并根据学校发展不断修定完善。
五.学校在教学楼道、功能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及出入口等人员密集场所设臵预防踩蹋事件相关安全提醒、警示标志、标识。
六.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按划定通道路线依次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追逐、集群拥挤与长时停滞。
七.学校组织集会、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课间体操、放学,学生集中上下楼道时段,值周领导、活动总指挥负责指挥调度,值周(日)教师、楼层护导安全责任人员负责楼道及出入口学生上、下楼道安全引导、管理与监控,班主任全程跟班跟队,防止拥挤踩蹋事件发生。
八.学校值周领导、值周(日)教师应加强学生日常上、下楼道巡视,监控,加强学生遵守通行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督导培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学生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卫、保安须维持好校门通道秩序,做好校门处学生出入安全疏导、管理监控,防止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发生。
十.学校安全职能部门、后勤处,定期对楼梯、楼道畅通性、安全性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应及时整治排除。
十一.学校一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在场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学校立即启动《校园踩蹋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全力开展妥善有效应急抢救处臵工作,同时即报上级主管部门。
十二.学校全体教职工必须认真履行预防学生拥挤踩蹋事件安全工作职责。如因玩忽职守,发生学生踩蹋安全责任事故,学校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构成犯罪得,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高效有序地控制与妥善处臵学校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