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十一)
一、概念题
1.最高限价 2.固定成本 3.公共物品
4.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 5.福利经济学 二、简答题
1.简述需求交叉弹性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
2.我国许多大城市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请回答这种措施,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补救的办法? 3.试述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和上下移动的因素。 4. 简述政府失灵的含义与原因。 三、计算题
2
1.设某垄断厂商产品需求函数为P=12-0.4Q,总成本函数为TC=0.6Q+4Q+5,试计算厂商总收益最大时的价格、产量、总收益和利润。
2.假设一厂商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其生产函数为Q=0.50.5
48LK,其中Q为产品的年产出吨数,L为雇用的工人人数,K为使用的资本单位数。产品的售价为每吨50元,工人的年工资为14400元,单位资本的价格为80元。在短期,资本为固定要素,该厂商共拥有3600单位的资本。在短期,试计算:
(1)该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的表达方式。 (2)工人的均衡雇用量。
(3)短期均衡时该厂商对劳动的点需求弹性。 (4)该厂商的年纯利润。
在长期,设产品价格和劳动的工资率仍保持不变,该厂商所在行业具有成本递增性质,因为该行业扩张时资本价格会随之上涨。试计算:
(5)资本的长期均衡价格。
(6)在长期该厂商雇用的均衡工人数量。 3.市场需求函数如下: p=100-0.5(q1?q2)
2 该市场上有两家企业,各自的成本为:c1?5q1,c2?0.5q2。在斯塔格博格模型中,谁
会成为领导者呢,其最终结果如何?
32
4.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q-60q+1500q,成本用美元计算,q为每月产量。
(1)求出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2)假设产品价格P=975美元,求利润为极大时的产量。
(3)上述利润为极大时的长期平均成本为多少?利润为多少?为什么这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相矛盾?
(4)假如该行业是成本固定不变行业,推导出行业的长期供给方程。(提示:求出LAC=LMC时的LAC之值)
(5)假如市场需求曲线是P=9600-2Q,长期均衡中留存该行业的厂商人数为
多少?
5.卡尔在一个岛上拥有一个大型制衣厂。该厂是大多数岛民惟一的就业所在,因此卡尔就成为一个买方垄断者。制衣工人的供给曲线由下式给出:L=80W,其中L为受雇工人数量,W是他们的小时工资率。同时假设卡尔的劳动需求(边际产值)曲线为L=400-40 MRPL,求:
(1)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卡尔将雇用多少工人?工资多少?
(2)假设政府实行最低工资法覆盖所有制工人。若最低工资定在每小时$4,现在卡尔将雇用多少工人?将会产生多少失业?
(3)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与完全竞争条件下实行最低工资有何区别?
四、论述题
1.如何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推导市场的需求曲线? 2.试述一般均衡的意义和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最高限价:指政府为了防止物价太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这种最高价格又称限制价格,实行限制价格也即冻结物价。如图1所示。
图1
在图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E0点相交,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P0和Q0。假设,政府为了防止物价上涨,规定了该产品的最高价格Pb,也就是说,该产品的价格必须低于均衡价格,并不得高于Pb。在Pb的水平上,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上与Pb相应的点c和d决定了供给量和需求量,分别为Q2和Q1,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其差额为(Q1-Q2)。由于供不应求,按市场供求的自发规律,价格将会上涨。为使价格能维持在最高价格以下,政府往往不得不实行配给制。在超额需求下,市场上常常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同时不可避免还会出现黑市交易。这时黑市的价格至少为Pc,它不仅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也高于均衡价格P0。
2.固定成本:指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费用支出。或称为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相对的概念。固定成本一般包括租用机器厂房所花费的租金、机器设备折旧费、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的报酬、员工的工资等等。在一定时期内,这些费用一般是不变的,与产量的变化无关;因为这些成本都是必不可少的,厂商不能对它们进行选择使用与否或使用多少,只要建立了企业,无论在一定时期内是否生产产品,都一定要支付这些成本。厂商的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短期内厂商有不变成本,长期内不变成本则没有意义,因为长期内厂商可以改变生产其他产品,也可以改变生产规模甚至退出该行业,从而长期内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在短期内,由于厂商存在一部分不变成本,因此不能在一定的产量下使他的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而在长期内,厂商的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改变短期内的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从而在一定产量上达到最优的投入组合。在长
期内,厂商的生产成本包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而短期内,厂商始终存在不变成本,这些成本一经支付就不会变动,如果停止生产,只能节省可变成本。所以,短期内只要可变成本能为收入所抵偿,厂商就会继续进行生产,在补偿了可变成本之后的收入才能补偿其可变成本。因此,短期内厂商可以忽视不变成本。
3.公共物品:指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私人物品是供个人单独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供集体共同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的例子有:道路、路灯、环境污染、噪音等。公共物品既可以提供正的外部效应,如路灯可以使许多夜行人受益;也可以提供负的外部效应,由工业生产排污造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地球上每一个人。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4.经济租金(economic rent):是要素收入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需,它代表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简而言之,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的几何解释类似于所谓的生产者剩余。如图2所示,图中要素供给曲线S以上、要素价格R0以下的区域AR0E为经济租金。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0EQ0。但按照要素供给曲线,要素所有者为提供Q0量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却是OAEQ0。因此,AR0E是要素的“超额”收益,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量。
图2 经济租金
5.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福利经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庭之间的最优配置。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建立理论体系,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建立福利概念,依据既定的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制定经济政策。20世纪初,西方国家为调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福利经济学应运而生。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庇古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愈大;二是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社会经济福利愈大。庇古的理论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由于在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以后,庇古的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有勒纳、卡尔多、希克斯等。 二、简答题
1. 简述需求交叉弹性对企业经营决策的作用。 答:(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
微观经济学考研题库88模拟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