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简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课堂纪律
o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o 课堂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A、班级规模25-40人为宜 B、确立课堂规矩 C、作为分配考虑性格和人际关系 (2)课堂教学结构:
A、教学时间合理利用 B、课程表的编制 C、教学过程的规划
o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确立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1)奎伊的分类:
A、人格型 B、行为型 C、情绪型 (2)中国学者分类:
A、行为不足 B、行为过度 C、行为不适
o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原因:
A、适应不良 B、厌烦 C、挫折与紧张 D、寻求注意与地位 E、过度活动 F、性别差异 (2)教师原因:
A、要求不当 B、滥用惩罚手段 C、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3)环境因素:
A、家庭因素 B、大众媒体 C、课堂内部环境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臵与矫正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2.调整学生认知结构 3.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36
7.与家长合作
(四)班主任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及哦啊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o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核心内容:班集体建设)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对于先进生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 进步。
对于后进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o 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基本内容: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写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班级网络
协调学校与社会的方式 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分类:
(1)校内活动 (2)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 (1)开阔视野 (2)发展个性 (3)培养能力 (4)道德教育
o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课外阅读
37
课外活动特点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课外活动的组织: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3、教师指导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
o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活动实施与总结
(六)教师心理
教师角色
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 2.?学生楷模? 3.?知识传授者? 4.?严格管理着?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
o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新年阶段
o 教师角色意识 1.角色认知 2.角色体验 3.角色期待
o 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性格特点和对学生的理解。
3.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
38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布朗)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与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主观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自身因素 2.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o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组织有效的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