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爽朗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歌曲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热爱民歌。 教学重点: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地鄂伦春》 2、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律动、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和睦团结,亲如一家,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北方去,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少数名族,请同学们聆听歌曲,猜一猜是哪个民族? 二、歌曲学唱:
1、课件展示,简介鄂伦春族,《勇敢的鄂伦春》伴奏音乐作为课件背景音乐。
师:“鄂伦春”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山岭上的人、驯鹿的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2、师按节奏读歌词,生拍出相应的节奏。 3、生随音乐哼唱歌曲。 4、节奏训练:
(鄂伦春族人们在骑着马儿巡逻的时候,马儿踏出了很多有趣的节奏,你们听:)
师:X X 师:XX X 生:X XX 生:XX XX
师:X —
5、完整练习歌曲节奏。 6、跟琴分句学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 9、完整随伴奏演唱。 三、复习巩固歌曲:
1、采用各种演唱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歌曲。男女分唱、分小组唱、单独演唱等。
2、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四、拓展
1、师:小朋友唱得真好,我们的乐器朋友也想加入,请同学们选出以下哪种乐器能够模仿出马蹄声: 双响筒/手摇铃,请大家试一试。 2、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3、舞蹈表演
师:鄂伦春族小朋友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让我们一起跟随老师为歌曲加上精彩的伴舞吧。
4、欣赏合唱版本《勇敢的鄂伦春》,欣赏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热爱民歌、学习民歌、传承民歌,同学们再见!
《勇敢的鄂伦春》学情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力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
《勇敢的鄂伦春》效果分析
在本课中,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想一想、听一听、跳一跳、唱一唱、编一编、演一演等教学环节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在乐中学,我看到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充满乐趣的,认真倾听和学习的。我听到孩子们能用情感来演唱歌曲,也看到了孩子们非常投入的表演,也感受到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和鄂伦春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在最后的环节,舞蹈组、乐器组、演唱组共同表演的环节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快乐,这种氛围感染了我。可以看出孩子们是通过歌曲的表演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更勇于表现美。
在学唱中,教学难点都能在我引导下完成得不错,整节课我能自然流畅地循序渐进、非常紧凑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勇敢的鄂伦春》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首演唱曲目,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民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
雄健、骠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民诉说不惧严寒、不怕困难,肩负着巡逻、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民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
通过本首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勇敢的鄂伦春》评测练习
1、 请读出以下节奏型:
XX X
X XX XX XX X— 2、《勇敢的鄂伦春》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勇敢的鄂伦春》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节奏活泼的歌曲,所以整堂课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