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次 知识目标 HLA的结构;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2.熟悉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体液免疫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效应;细第四章 胞免疫的概念免疫应答 及生物学效应。 3.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耐受的概念及意义;免疫应答的调节。 1.掌握超敏反第五章 应的概念与分超敏反应 型;I型超敏反6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能根据免疫应答的机理解释相关的疾病; 2.能理解 T、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3.能解释免疫耐受相关的疾病。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就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能解释各型增强探索超敏反应的生命奥秘主要代表性
章 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敢于创新、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应的发生机制临床疾病机及防治原则。 制。 2.熟悉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3.了解其他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掌握人工自动和人工被动免疫法的概1.能理解生物念、特点、用制品的应用途;计划免疫原则与计划的概念、程序、第六章 免疫; 常用生物制品免疫学应及注意事项。 2. 学会应用免疫标记技用 2.熟悉凝集反术的及免疫应、沉淀反应、细胞检测技免疫标记技术术。 的概念,常用方法及用途; 3.了解细胞免
通过免疫学应用的学习,形成未来自觉应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理论解决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7
章 次 知识目标 疫检测的原理及方法。 1. 掌握病毒的结构与组成、抵抗力及病毒的致病性。 第七章 2.熟悉病毒性病毒的基感染的防止原本特性 则。 3.了解病毒的增值过程及检查病毒性感染的常用方法。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根据遗传与变异特点,解培养学生释生活中与用联系的病毒相关的观点、整体疾病产生的的观点、发原因和相应展的观点的治疗方案; 分析问题、2.理解了解病解决问题毒的遗传与的能力。 变异特点及其意义。 1.掌握常见病1.能理解病毒关注病毒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性与免感染与临及致病特点。 疫性、微生物床疾病的关联,形成第八章 2.熟悉常见病学检测及防未来在临常见的病毒的生物学特治防治原则; 床护理工性及防治措2.能解释病毒毒 作中自觉施。 属的共同生应用病毒3.了解其他病物学特点与相关的理毒的致病性。 传播方式。 论。 8
章 次 知识目标 1.掌握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2.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操作、条件致病菌及菌第九章 群失调的概细菌的基念。 本特征 3.熟悉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方式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 了解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细菌的培养。 1.掌握常见病第十章 原菌的感染方常见的病式及致病特原菌 点。 2.熟悉常见病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学会细菌的人工培养并能理解人工培养状态下细菌的生长状态与生长规律 通过组织分工合作、搜集分析资料、讨论组织发言内容、幻灯制作及口养2.能学会应用头报告,“团队合细菌的形态成 学检查方法。 作”精神。培养学生1. 能理解各能够将所主要代表菌学知识结种的致病性。 构化和整2.通过学习常体化。在面见病原菌的对大量知9
章 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原菌的生物学感染方式及特性及防治措致病特点,能施。 解释相关疾3.了解其他病病的致病机原菌的致病理; 性。 识时,能够“纲举目张”,形成在学习中迅速总结3.学会各种消要点和规 毒的方式方律的能力。法并能解释其原理。 1.掌握真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菌落1.能解释各种特征。 真菌引起的培养学生2.熟悉真菌的疾病的发生信息收集第十一章 致病性、微生机制; 整理、知识真菌 物学检查和防2.能熟知生活综合运用治原则。 中的致病性和交流表3.了解常见致真菌的种类达能力。 病性真菌的种及所致疾病。 类及所致疾病。 第十二章 1.掌握人体寄学会寄生虫着重培养人体寄生生虫、宿主、的病原学诊学生知识10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