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西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22)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必须要在做
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
三.大小作文
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
四.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
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
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从分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刚复习专业课的时候处于一个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交织的一个过程。具体情况是这样。我一般把一天划分成三段。早上是用来背书,一遍一遍地过专业课,每部分给一个小时。所以9月10月的上午可以算是强化阶段。下午有时候会留一个小时给其他科目,其他都作为专项的形式留给专业课,九月份看完了参考资料,十月份看完了题型分析(一个月一本书确实有点慢,当时也是心大),这可以算作是这部分专业课的基础阶段。期间还看了看大纲,做了专业课真题,以及部分名校的真题。
一定要做模拟题,研教新版练习题解析,不是依照章节,而是依照板块,更适合全面复习检测使用,有利于宏观了解。它的编排较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容纳了重要冲刺知识点,有利于难题型的解答。这本书都是历年预测真题比较准的,题的质量也都不错,有条件最好都买,买来一定要做,一些重点题必要的要背一背。
而且我考前自己猜到会出的题,因为看了真题就会发现重点还是挺集中的。
此外,纲要的论述题有时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是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比较前沿,需要有自己的看法。第一遍大体过一遍,第二遍自己看书整理笔记,第三遍做相关章节习题,并整理相关章节考过的真题和答案,内容实在太多,但要注意第一遍时要认真仔细过一遍,不能第一遍就开始圈重点,这样选择判断好多零碎的知识点就错过了;真题可以在第二遍第三遍时帮你确定考察重点。
专业课考试对于专业知识的考察非常细。所以在复习方法上,我采取的是跟大纲不一样的战术。大纲总结可能出大题的地方,总结重点就可以了。专业课不同,你想不到的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有可能出题。所以,我几乎是全背,两本书从头到尾几乎都背了。但是背也不是只照着书上的内容背,要总结。总结会以什么形式出题,并总结出答案,整理在笔记上再背。第一遍整理笔记的时候要留出空隙,因为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看的扩展的书(有哪些书我在后面会介绍)上的内容,觉得有用的也要整理在笔记上,不断充实自己的笔记,并且反复记忆。另外这几年的重复出题比重加大,大家现在复习任务不重,闲时可以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解解乏,我当时就看了诛仙,确实很不错,不过应该是比较久的书了,原先我没怎么看过,它也陪着我度过了很多烦躁的时光。
专业课我认为考点实在是太碎了,像:管理学的概念、管理的必要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者所处的不同层次、管理者的角色、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行政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的著作及成就等知识,都非常零碎,需要认真复习。而且不同学校的考试方向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不好一言蔽之地概括。建议大家前期至少踏踏实实先看三遍书(约数)这样对书上的内容有个大概印象,先别怕记不住,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每天都看一点文化,虽然一天可能看不了多少,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