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分析:农业物联网应用场景加速落
地,未来发展潜力广阔
农业物联网加速应用 智慧农业发展潜力广阔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手段。专家认为,农业物联网的加速应用,使得农业智能化成为现实,智慧农业也将由此展现出广阔发展潜力。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截至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已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
各种农业物联网应用场景正陆续落地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生产智能化水平要大幅提升。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栽培、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傻瓜”式信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成为当前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业界推动下,各种农业物联网应用场景正陆续落地。近日,国内知名物联网行业产品服务商广州易天物联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物联网在国内正迎来大规模应用,给传统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改进和提升。易天物联的“植物工厂智能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农场、蔬菜大棚、花卉基地、育苗基地等众多场景。
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应用,使传统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比如易天物联的智慧养鸡场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手段,适时监控养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度、水供应、气体、噪声等,实现了养鸡场的物联网管理,并由此降低人工投入、减少人为误差,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201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13603亿元,较上年增长14.70%。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快
速增长。目前,中国发展物联网所需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和产业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运营商和系统设备提供商达到世界级水平,下游应用不断拓展。
与工业互联网建设类似,互联网+智慧农业也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农业互联网”,将物联网在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中应用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3-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有感于物联网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嗅觉敏锐的软件开发企业开始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青岛易软天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生表示,易软天创之前单纯从事软件研发,2019年春季,公司和物联网技术公司联手研发,软件加硬件,优势互补。在近期举行的青岛国际软件博览会上,易软天创产品凭借打破软件和硬件数字鸿沟,获得众多客户和行业专家的认可。
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加速了软件和硬件企业彼此的研发进度,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得农业终端用户获得了实惠。比如具有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知识库、报警、数据检测等功能的农业物联网方案,价格较几年前已经大幅
降低,已在国内许多中型农场投入使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合计约为237.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26%。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数量达2万余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6万人。其中,甲级单位数量首次突破一千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的加剧将会使GIS系统应用成本进一步降低,提供的产品质量更高,性能更好。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互联网+智慧农业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测绘信息精确度更高,与其他创新技术结合得出的预测结果以及规划更加准确可信。
2013-2018中国GIS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有不同的自然光照条件,满足这一需求的植物灯最佳应用场景是植物工厂和种植大棚,过去植物灯不能调整光谱,软件和硬件融合后,动态光谱联动系统已经能在微信小程序上免费使用,目前市场上这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