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日期:2010年|
一、储粮基本概念
1、什么叫粮油储备?
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
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
1
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5、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存,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室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6、粮食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粮食的物理性质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性质,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和气体吸附特性、吸
2
附滞后、粮堆内气流微循环所导致的水分转移等。这些物理特性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别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被别的物理的、生化的、生物的特性所影响,并对粮食的生命活动、虫霉危害、储粮的稳定性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并与粮食清理、干燥、通风、控温、气调等作业及粮仓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粮食储藏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粮食的物理性质。
7、粮堆的湿热扩散特性对粮食储藏有哪些影响?
粮堆的湿热扩散指粮堆中水分沿着温度梯度和蒸汽压梯度向低温部位转移并使该部位粮食水分和温度升高的现象。湿热扩散是粮堆水分转移的重要因素。在湿热扩散过程中较低部位,水分由暖湿部位向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转移,使温度较低部位粮食水分含量增加,如果湿热气体遇到冷表面(如较冷的粮粒和墙壁等),还会凝结成水滴产生结露,严重时可造成粮食发热、发芽甚至霉变。这种现象如果在粮堆表层发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顶”;在墙壁和粮堆结合部位发生,出仓时有部分粮食粘附在墙壁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挂壁”现象;在粮堆内部某些部位发生,则可能发生“窝状发热”。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减小温差,减少湿热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粮堆表面、阴面墙壁、粮堆底部是最容易因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增加的部位,在粮情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测。在气温剧烈变化时,粮堆表面、阴面墙壁、通风地槽附近可能因存在较大温差而结露,更应加强检查。
8、储粮有害生物有哪些?危害储藏粮油的昆虫、螨类、微生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