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透视学理论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透视学理论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作者:李雪苗

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

摘要:“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透视学的运用,大多是为了实现艺术家们的创作意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事物在视觉空间中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透视学;规律;绘画;空间;视觉 一、透视学的概念、产生及分类 (一)概念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思是“透而视之”,是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起一块透明平面,景物形状通过聚向画者眼睛的锥形视线映在玻璃板上,使三维景物的形状落在二维平面上,即可产生透视图形。 (二)产生

透视学是历代画家对于视觉空间不断探索的产物。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已记载了中国人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观察。南北朝时,宋·宗炳在他著的《画山水序》中说:“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尽,体百里之迥。”概括论述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透视原理的运用。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山有面则背有影,下有涧,物影皆倒。”谈倒阴影和水中倒影的透视规律。以后历代画家对透视现象及艺术的表现方法都不乏精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运用。特别是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是如此,远十数里看又是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画面看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深远之意冲融而漂漂缈缈”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宋·韩拙在《山水全集》中的郭比的三远法又有补充和发展。我国历代画家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创造性运用类似轴测投影画法和透视规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与此同时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意大利许多画家们都非常热爱透视学,早期著名建筑师布鲁涅列斯基,在前人的经验下继续进一步研究透视学原理,并教授给画家马萨卓,使得他在绘画作品中加以运用。1435年著名建筑师列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迪,在《绘画论》中专门论述了透视学。而最有贡献的是画家比埃罗·德拉·佛朗西斯科,在1485年,他所著的《绘画透视学》,把透视学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也非常注重研究透视学,他认为:“透视学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并且提出“青年人应该首先学习远近法”。由于意大利绘画的影响和透视法的传播,当时欧洲还有许多民族的画家,像德国的丢勒等也对透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运用在绘画作品当中。 (三)分类

透视学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透视学方法在距今3万年前已出现,在线性透视出现之前,有多种透视法。1.纵透视:将平面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2.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3.重叠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4.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5.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由于近部透视正常而挡远部的表现;6.空气透视法:物体距离越远,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外物体偏蓝,越远越偏色重,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7.色彩透视法:因空气阻隔,同颜色物体距近则鲜明,距远则色彩灰淡。

狭义透视学在15世纪意大利画家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即线性透视。达芬奇还通过实例研究,创造了科学的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这些成果总称透视学。 二、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与发展

绘画是画家的一种视觉心理的反应和再现,画家要依靠眼睛也就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来感知空间世界,“外师造化”形成印象,然后在经过精神上的感受、升华,“中的新源”,以一种视觉形式来表现,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个自然空间—视觉空间—艺术空间过度的过程。透视的关键在于视,透视学主要就是研究眼睛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从上下、左右、前后也就是横向、纵向、深向三个向度上研究眼睛所看到的与物体的运动关系和所形成的视觉空间,这是对透视学研究的入口。具有透视所在的画面是包含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的关系,体现着物体的空间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推理性,在绘画中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说透视是揭示特定条件下视觉空间规律方面的绘画艺术空间的表达。

例如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中心点就在于画面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户框架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中心点,吸引集中了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基督。餐桌长长的水平线横贯画面左右,既形成了一种稳重的气氛,又起到截止视线下行的作用。加上基督的冷静、庄重、威严的形象刻画,12门徒3人一组顺桌依次排开、分列两旁的对称构图,形成一种动静对比,同时餐桌对着观众,采取了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手法,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蔡亮的《参军》,属于仰视构图,地平线位置下移,而地面上的人物形体上升、突出。毛主席恰立于画面中央,犹如仰视画面的中心垂线,稳定、耸高。而四周的人物,就像仰视中地面上的垂立线,一律向中心垂线倾斜、靠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向顶灭点集中,加强了中心形象的核心地位。仰视形体下宽上窄,《参军》一画为进一步夸张这一特征,将人物都做了双腿张开的造型,使得仰视画面与形象更为和谐、稳定。在面部形象刻画上,露出面部的4个人中,一个人仅露少许,一个人露出二分之一,一个人露出四分之三,唯有毛主席正面对着观众,使主要形象在简括的节奏渐变与衬托中得到突出。 三、结语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认识透视学的相关基本规律,就可以利用透视中丰富的变化来更加自如的运用其规律使得画面更加有表现力,而不是被规律所制约,从而破坏我们对艺术的创造能力。历代画家对透视学的研究与探索,意义在于我们应该学习并更好的掌握及运用透视学规律,从而更好的为绘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蜀光.绘画透视原理与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史莱因.艺术与物理学[M].暴永宁,吴伯泽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戴吾三,刘兵.科学与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张作斌.透视原理[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雪苗(1990.12-),女,汉族,山西临汾,太原师范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动画。

浅谈透视学理论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及运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透视学理论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及运用作者:李雪苗来源:《大观》2016年第09期摘要:“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透视学的运用,大多是为了实现艺术家们的创作意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事物在视觉空间中的变化规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v6h46hgb86x2111f20r4n7xz5ee5l00bj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