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气质差异(出生至1岁前) 孩子从刚刚出生开始,就显示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与生理联系密切的气质类型的差异。这种先天气质类型的差异作为个别差异而存在,同时又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并在与父母的日常交往中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个人特点。
2.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前)
此间孩子的各种心理过程包括想象、思维等逐渐齐全,发展迅速。3岁左右,在气质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及与父母和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孩子之间出现较明显的个性特征的差异。 3.个性初步形成(3~6岁)
幼儿期,儿童心理水平逐渐向高级发展,特别是随着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的发展,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逐步形成。 【问】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各方面的发展。
【论述】第三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1.分离感,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 2.稳定的同一感,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三、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I闭,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
(二)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
(三)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第四节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及其基本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如当一个人的需要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
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二、学前儿童需要和动机的发展 (一)需要和动机的概念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二)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
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
1.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问】(三)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
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问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三、学前儿童兴趣的发展 (一)兴趣及其特点
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二)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o~1岁);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岁)n 第五节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1.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莉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 2.气质的特点: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二、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划分对学前儿童同样可以使用。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魂迟缓型。 三、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稳定性和变化
1.学前儿童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2.学前儿童气质类型有一定变化。
(1)幼儿期气质中的兴奋性增长;(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即“掩蔽现象”。 【论述】四、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1.儿童的气质是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儿童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1)对智力
气质不能影响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 (2)对性格
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
2.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 第六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1.性格的特点:对现实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稳定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其行为方式,而惯常的行为方式又体现着人对现实的态度。 2.性格的结构
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有机结合组成的统一体。具体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婴儿性格的萌芽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 1.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
婴儿期性格的差异还表现在:坚持性、好奇心及情绪等方面。 【问】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
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
四、学前期是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期
学前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儿童行为的各方面,使孩子在不同场合、不同方面的行为都显示出较
强的一致性。如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的典型特点; 2.性格是一个多侧面的结构,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针对那些较低级的性格因素而言,而对于人的性格有决定性影响或成为性格的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因素还远未形成; 3.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儿童的行为直接反映外界的环境影响。
第七节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及其结构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一)能力的特征
1.能力和活动密切联系;2.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3.完成一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结合。 (二)能力的结构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问】二、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 (二)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变化趋势的不同观点: 1.智力分化论;〖概念〗2.智力复合论;3.智力内容变化论。 以上理论可以说明,儿童智力结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复合化和抽象化,不同的智力因素有各自迅速发展的年龄。
(三)出现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四)智力发展迅速。本杰明?布鲁姆儿童智力发展曲线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社会性发展,即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论述】三、研究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一、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一)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o~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2.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3.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二)婴儿依恋的类别
1.回避型;2.安全型;3.反抗型。
三种类型中,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问】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反应。 【问】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型,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且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 2.专制型,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3.放任型,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三、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一)婚姻关系
1.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 2.父母间高度的冲突和对孩子的消极情感相关联; 3.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方式。 (二)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2.三代人家庭。另外,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与出生顺序。
第三节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 (一)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
第二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
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厂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为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这一阶段,当积极性的社会交往发生时,常伴有微笑、出声或其他恰当的积极性表情。 (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戕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二、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外表
对于年幼儿童来说,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一个明显因素,幼儿园的孩子更喜欢与长相穿戴漂亮、干净整齐的孩子玩,漂亮在对』:女孩的同伴接纳中比对于男孩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2.社交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孩子自身对交往的主动性和交往能力是影响同伴接纳性的主要因素。
三、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
存在交往困难的儿童分两种:被忽视型幼儿、被排斥型幼儿。在幼儿期帮助交友困难儿童要做到: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螳幼儿在同伴心日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闩的。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会期单。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而学前儿童主要经历前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 2.第二阶段(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 3.第三阶段(5~7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 1.儿童的活动兴趣;2.选择同伴;3.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期,儿童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表现在: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是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的影响。在承认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的影响的同时,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作用更重要; 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作用。
五、男女双性化与教育
男女双性化,指一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
分强调性别差异。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
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因此,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意识到,至少在学龄前期.淡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第五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发展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具有连续性。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作用表现在:
1.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 2.移情可以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 (一)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3.移情隹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 (二)影响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早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形成至关重要; 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冲突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在儿童的援助行为中,有些行为是模仿性的,但许多是独创的,是成人完成工作的一帮分。
(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生活环境
1.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2.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儿童具体生活环境来起作用.因为孩子是生活在具体的家庭和同伴环境中。 (二)儿童曰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2)同伴相互作用,美国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移情
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第六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 (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分类:言语性攻击与生理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可接受的攻击和不可接受的攻击等。早期分类中,广泛认可的是把它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新的分类是:反应型攻击性行为或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 (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高‘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问】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 2.榜样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Ⅱ向儿童的态度。 3.强化
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和加强他以后的攻击性。 4.挫折: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攻击性荇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论述】第七节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 2.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
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不合群;5.胆小。 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原因
1.缺失;2.独特;3.家长子女关系。
专家研究认为:前两者不是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家长 子女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更强调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直接影响。
(二)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的特点:1.溺爱;2.过分保护。
四、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
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应特别重视: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二)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社会性教育工作。应注意做好:
1.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3.注重个别教育。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大方向总是在进步,总是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化;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偶尔也出现短时停顿,或倒退的现象,但这是前进中的倒退,在酝酿新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日趋完善、日趋复杂化的过程。表现为:
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成体系。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 一、发展的高速度
学前时期是儿童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和规律之一就是变化迅速。 二、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1.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二)发展的整体性
从横向方面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三、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发展的连续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前后发展之间的联系,先前的较低级的发展是后来较高级的发展的前提。 2.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量的积累引起心理在质上的变化。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人脑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本体,周围世界是儿童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儿童心理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影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成熟。 (一)遗传因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
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遗传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方面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心理发展提供厂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叮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儿童每一步的发展现实总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生理成熟因素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遗传素质以及遗传的发展程序虽然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却并不绝对由遗传决定。生理发展本身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辩证统一的规律。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会变化,人类的种系特征就是世世代代遗传和变异进化的产物。成熟过程始终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
(1)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2)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心理的教育,比家庭以外其他人更易起作用;
(3)家庭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时问和空间上都是全面的。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形成所谓先天与后天、成熟与学习、环境与教育之争。
1.遗传决定论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
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 2.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 3.二因素论
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 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 4.相互作用论
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问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
我们认为,不应陷入遗传和环境作用大小的公式化争论。遗传、成熟、环境、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应该强调的是: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作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 总之,可以认为,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第四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以及 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需要。 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撤本动因或动力内部矛盾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 1.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
(1)儿童心理对生理成熟的反作用,心理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
理活动及成熟发生影响;
(2)儿童心理对环境的影响,儿童心理活动影响周围事物和成人心理。
3.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
【论述】第五节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对物的活动也叫及物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物体为主的活动。与人交往的活动,主要包括与成人的交往和与同伴的交往。 一、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且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
人的任何有意行为或活动,都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而人的心理总是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或活动表现的;动作和活动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也是儿童发展水平的体现和客观指标。 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客观事物同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一句话,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本身的积极活动中产生的。
不仅如此,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同样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 3.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游戏}黝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因而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
(3)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是在同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发展的。 1.和成人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儿童与周围的实际联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
(2)与成人的交往中形成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使用工具的动作、言语活动等),掌握历史经验;
(3)交际工具言语的掌握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使儿童心理机能发生重大质变;
(4)儿童个性是在交往中形成的。 2.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