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08级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gyxj):
1、主动运输: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要消耗能量。
2、易化扩散:一些亲水性的物质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但它们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 3、内在膜蛋白: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脂双层,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和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种类型。
4、脂锚定蛋白:这类膜蛋白位于膜的两侧,很像外周蛋白,但与其不同的是脂锚定蛋白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5、肽键 :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6、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于肽链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有规则地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结果。
7、转录:基因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 的过程,即将DN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转变为R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的过程。
8、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9、膜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些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的转运过程。
10、吞噬体:细胞摄取较大的固体颗粒或或分子复合物,在摄入这类颗粒物质时,细胞膜凹陷或形成伪足,将颗粒包裹后摄入细胞,吞噬形成的膜泡称为吞噬体。 11、胞饮体:质膜内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包围液体物质而形成。
1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细胞通过受体介导摄取细胞外专一性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
13、细胞外被: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被称为细胞外被。 14、胞质溶胶:是均匀而半透明的液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5、细胞内膜系统:是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系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16、N-连接糖基化:发生在粗面内质网中的糖基化主要是寡糖与蛋白质天冬酰胺残基侧链上氨基基团的结合,所以亦称之为N-连接糖基化。 17、初级溶酶体: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18、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
19、自噬溶酶体:作用底物是来自于细胞自身的各种组分,或者衰老、残损和破碎的细胞器。
20、吞(异)噬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源于细胞外来的物质。
21、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 ;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出的能量储存于ATP中。 22、呼吸链:由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或释放H+和e_ 的化学物质在内膜上有序的排列成相关联的链状。
1
23、信号肽:普遍存在于所有分泌蛋白肽链的氨基端,是一段由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氨基素酸组成的疏水氨基酸序列。
24、O-连接糖基化:寡糖与蛋白质多肽链中丝氨酸残基侧链的OH基团结合。
25、核孔复合体:由多个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在核孔上而成的蛋白质分子复合物。
26、核型:指某一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现,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27、核小体:DNA片段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的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28、核纤层:是附着于内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网,是细胞核中起支架作用的多功能网架结构,由核纤层蛋白组成,其在细胞核中起支架作用,与核膜重建及染色质凝集关系密切,并参与细胞核构建与DNA复制。
29、细胞骨架 :是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对于细胞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30、微管结合蛋白:在细胞内,同微管相结合的辅助蛋白,与微管共存,参与微管装配。由碱性的微管结合区域和酸性的突出区域
组 31、中心体 :在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包过中心粒和中心粒旁物质。
32、微管成核期:微管成核期是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成短的寡聚体结构,即核心形成,接着二聚体在其两端和侧面增加使之扩展成片状带,当片状带加宽至13根原纤维时,即合拢成一段微管的过程。
33、细胞分化:由单个受精卵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和功能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将个体发育中形成这种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细胞分化为
34、减数分裂:是发生在配子成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由两次分裂组成,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比减少一半,利于维持有性生殖的生物上下代遗传稳定性。
35、有丝分裂器 :中期细胞中,有染色体星体,中心粒及纺锤体所组成的结构。 36、星体:中心体周围放射状分布着的大量微管与中心体一起合称星体
37、联会复合体: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构称联会复合体。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还有DNA、RNA等。
38、细胞周期:细胞从上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规律性变化。 39、细胞周期蛋白:是真核细胞中一类蛋白质,它们能随细胞分裂进行周期性的出现及消失。
二、问答题(gyxj):
1、举例说明膜的流动性是膜功能活动的保证。(P71)
(1)膜脂双分子层是二维流体,具有液晶态,能保证各种膜蛋白处于运动态 (2)膜脂分子能进行多种运动 (3)多种因素影响膜脂的流动性 (4)膜蛋白的运动性
2、以Na+-K+泵为例简述主动运输过程。(P82)
2
答:Na+-K+是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运输的一种载体蛋白,首先Na+结合到原胞质面的Na+结合位点,这一结合刺激了ATP的水解,是泵磷酸化,导致蛋白构象改变,并暴露Na+结合点面向胞外,同时也将K+结合位点朝向细胞表面,结合胞外K+后刺激泵去磷酸化,并导致蛋白的构型再次变化,将K+结合位点朝向胞质,随即释放K+至胞质溶胶内,最后蛋白构型又恢复原状,完成整个循环。
3、试述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P82) 答: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中脂双层构成膜的连贯主体,它既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膜中蛋白质分子以不同形式与脂双层分子结合,有的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有的则附着在脂双层的表面。它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结构。
4、试述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P12)
(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合的体系——生物膜系统(具有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膜性结构和细胞器)
(2)具有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细胞遗传物质被包围在细胞核中,以DNA与蛋白结合而存在,并包装成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
(3)由特异性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 (4)具有核糖体和细胞质溶胶
(5)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有内质网、高尔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酶体以及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 5、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21,11行)
DNA分子由两条互相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 5’→3’,另一条是3’→5’,两条链围绕着由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6、请举例说明微管的主要功能。(P150,蓝体字)
(1)微管构成细胞内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2)微管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 (3)微管参与细胞内物质运
输 (4)微管维持细胞内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
(5)微管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 (6)微管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
7、请举例说明微丝的主要功能。(P157蓝体字)
(1)微丝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2)微丝参与细胞运动
(3)微丝参与细胞分裂 (4)微丝参与肌肉收缩 (5)微丝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6)微丝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 8、试述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四期发生的主要变化。(P280)
前期变化 染色体凝集,分裂极确定,核仁缩小解体以及纺锺体形成
中期变化 染色体达到最大程度的凝集,并且非随机地排列在细胞的赤道上. 后期变化 染色体两姐妹单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
3
末期变化 子代细胞的核形成与胞质分裂
9、试述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五个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 (P285-285)
细线期:染色质凝集期,同源染色体初步配对 偶丝期:完成同源染色体配对 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出现染色体片段交换及重组,进一步凝集而缩短变粗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的去联会 终变期:染色体的再凝聚
10、请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 (P287) (1)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有丝分裂是体细胞 (2)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
(3)有丝分裂前期无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减数分裂前期有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
(4)有丝分裂中期二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与染色体的两个动粒相连。减数分裂中期四分体排列于赤道面上,动粒微管只与染色体的一个动粒相连 (5)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6)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 (7)有丝分裂结果是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减数分裂结果是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分裂前少一半,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及子代细胞之间均不相同。
(8)有丝分裂持续时间一般为1-2h,减数分裂较长,可为数月,数年,数十年 11、简述细胞分裂的定义及主要的分裂方式。 (P279)
细胞分裂定义:是一个亲代细胞形成两个子代细胞的过程,通过细胞分裂,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和某些细胞组分可以相对均等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有效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12、试述细胞周期各阶段所发生的主要事件。 (P288)
答:G1期:细胞体积增大,有RNA,核糖体及多种蛋白合成,特别是DNA聚合酶含量开始增加,主要合成为S期DNA复制所需要的酶类。触发蛋白,钙调蛋白和细胞周期蛋白均在G1期合成
S期:DNA合成期。发生DNA复制、组蛋白合成、染色质合成、以及中心粒复制 G2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大量的RNA和蛋白质合成,成熟促进因子合成 M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子细胞的形成
13、试述染色质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形成过程。 (P179)
答: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和5种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密集成串的核小体形成了核质中的100埃左右的纤维。这就是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染色体的一级结构经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线状,称为螺线体或核丝,这就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
14、试述细胞核的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和功能。 (P170.189)
4
答: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构成。细胞核是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的调控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
功能: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15、什么是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有什么特点? (P86)
答:受体介导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的摄取细胞外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受体介导内吞作用是吞饮的一种形式,是通过被转运物与膜受体的特异性、高效性地结合,选择性促进其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
16、简述LDL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吞入细胞和被利用过程。 (P88)
答:一旦LDL与受体结合,就会形成被膜小泡被细胞吞入,接着是网格蛋白解聚,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而LDL被传送给溶酶体,在溶酶体中蛋白质被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出来用于质膜的装配或进入其它代谢途径。
17、比较与分析结构性分泌途径与调节性分泌途径。 (P88)
结构性分泌途径是指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经修饰、浓缩、分选,装入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将分泌物排出的过程。这种分泌途径普遍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
调节性分泌途径是指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被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的刺激,才能启动胞吐过程,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分泌存在于分泌激素、酶、神经递质的特化细胞中。
18、比较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99)
粗面内质网为排列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网膜胞质面有核糖体颗粒附着。滑面内质网呈表面光滑的管、泡样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并常常可见与粗面内质网相互连通。
粗面内质网的功能与外输性蛋白质的分泌合成、加工修饰及转动过程密切相关,表现为①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②新生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③蛋白质的糖基化;④蛋白质的胞内运输。滑面内质网功能①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转运;②参与糖原的代谢;③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④肌细胞Ca2+的储存场所;⑤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
19、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P(111)
蛋白质的糖基化包括N-连接糖基化和O-连接糖基化。蛋白质的N-连接糖基化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其合成方式来自同一个寡糖前体,与之结合的氨基酸酰基十天冬氨酸,而对糖基的修饰则是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的。O-连接糖基化是在高尔基体中进行的,其合成方式为单糖一个个加上去,将糖链转移到多肽链的丝氨酸、苏氨酸或羟脯氨酸的羟基的氧原子上。
生物学意义:蛋白质的糖基化对蛋白质具有保护作用,使它们免遭水解酶的降解;具有运输信号的作用,可引导蛋白质包装形成运输小泡,以便进行蛋白质的靶向运输;糖基化形成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对细胞膜的保护识别及通讯联络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结合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谈谈它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P110-P1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