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学目标】

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知识与能力 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过程与方法 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 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与价值观 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

2.明朝时期文学艺术。

难点: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甘肃的嘉峪关和河北的山海关遥相对应,雄峙于明长城的东西两边,都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修建于明朝初年,屹立在两山之间,地势极为险要。关城略呈梯形,城墙高约十米,城上四面阁楼高耸,飞檐凌空,雄伟壮观。清代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诗中写道:“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据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那么,明朝是怎样修建长城的?除了长城还修建了什么伟大的工程?明朝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 【新课探究】

1.科技名著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自幼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便决意放弃功名仕途,继承祖辈的事业,终于成为著名的医生。他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医药学书籍,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决心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上千个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写成《本草纲目》。

材料二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余万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比前人增加了370多种,记载药方11000多则,比前人增加4倍,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医药学成就。 材料三

材料四 《本草纲目》共分52卷、16部(纲),每部又分若干类,共62类(目)。它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对动物和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②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一说出李时珍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分析材料二、三、四指出《本草纲目》一书的特点。

答案提示:品质:不盲从古训的创新精神,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27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特点: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图文并茂;纲目分明。 ③阅读材料体会《本草纲目》在世界医药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材料一 《本草纲目》不同语言版本: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

材料二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①史料研读:

材料一

《天工开物》由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天工指自然力;天工开物即靠人工技巧从自然界开发出有用之物。

材料二

材料三 《天工开物》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菜刀、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②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天工开物》的内容。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是如何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

内容: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具体介绍了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

关系: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看法:宋应星的强调是对的。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协调,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人为地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自然力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自然。

③阅读材料体会《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 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其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

(3)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史料研读:

材料一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目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知识与能力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uuuh1k8ik3ibqw7s1xb7s7tu43ow500to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