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结果否定、支持或有条件支持一项社会政策方案或在多个社会政策方案中选择可行性最高的方案。 A.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B.社会政策的方案设计 C.社会政策的审批 D.社会政策的试点 答案:A
2.()社会政策行动主体中最重要的主体。 A.市场 B.第三部门 C.政府
D.社区社会组织 答案:C
3.城市低保的审批时限为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内。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B
4.()是指一种规范体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组织或群体)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A.公共政策 B.制度
C.社会政策 D.福利政策 答案:B
5.政府“包揽”社会社会福利事务属于()。 A.残余式社会福利 B.制度式社会福利
C.自由主义福利模式 D.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 答案:B
6.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比例为不超过员工工资总额的()。 A.1% B.2% C.8% D.20% 答案:A
7.教育救助的形式为()。 A.学费减免 B.两免一补 C.医疗救助 D.生活救助 答案:B
8.现代社会政策实践起源的发端是()。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C.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D.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答案:B
9.美国社会政策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883年《工人医疗保险法》 C.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 D.1889年《伤残和养老金保险法》 答案:A
10.“福利国家”的本质是()。
A.国家不承担保障公民基本需要的责任 B.国家承担保障公民基本需要的责任 C.国家不承担保障公民所有需要的责任 D.国家承担保障公民所有需要的责任 答案:B
11.“第三道路”属于社会政策的()。 A.描述性理论 B.规范性理论 C.解释性理论 D.分析性理论 答案:B
12.()的影响在于提出了“福利国家”的蓝图。 A.1935年《社会保障法》 B.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C.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D.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答案:C
13.蒂特马斯时期,社会政策研究的主要特点是()。 A.价值中立 B.价值关联
C.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D.理论研究多元化 答案:B
14.失业保险条例中规定,因公伤亡时的一次性工亡补助为()统筹地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A.24-36月 B.36-48月 C.48-60月 D.60-7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