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泥鳅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泥鳅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作者:龙 川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3期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1、烂鳍病。症状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溃烂,鱼体两侧自头部至尾部浮肿,并有红斑。防治方法是每吨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0.1克呋喃唑酮全池泼洒。

2、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斩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防治方法是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

3、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吨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防治方法是在捕捉、运输泥鳅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用4%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10分钟。 4、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8月份。治疗上可用1克/吨的漂白粉或2~4克/吨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5、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治疗方法为按池水每吨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6、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应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吨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7、寄生虫病。病鳅体瘦弱,常浮于水面,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所致。防治办法是每吨用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

合剂全

泥鳅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泥鳅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作者:龙川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03期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uoc9782bp1qw0b8cvba7dd7d92whi01an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