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
课程教案
朱秀蓉
第一章 人际交往心理学概述(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学习意义,掌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人际交往的结构,了解本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人际交往的实质与结构,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内涵 1.1.1人际交往的实质及特点
人际关系,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特点。 1.1.2人际交往的类型
按人际关系的联结纽带来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按人际关系所属的群体来分: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1.1.3人际交往的心理结构 人际认知、人际情感、人际行为。 1.1.4人际交往的意义
有助于身心健康、信息传递、自我认识。 第二节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2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2.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 1.3.1人际交往的生物学基础 1.3.2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特点? 2、简述人际交往的结构。 3、人际交往具有哪些内在动力? 考核要点: 人际交往心理学概念。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
第二章 人际沟通 (6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了解人际沟通的类型和功能,准确掌握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及技巧,熟悉并能够解释沟通的心理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沟通的含义及心理反应,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如何改进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团体活动。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2.1.1沟通的含义 沟通、人际沟通。 2.1.2人际沟通的特点
私人性、亲切感、能动性、范围小。 2.1.3人际沟通的类型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直接沟通、间接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 第二节 言语沟通
2.2.1言语含义与沟通 2.2.2言语沟通的类型 2.2.3言语沟通的艺术 2.2.4言语沟通的原则 第三节 非言语沟通 2.3.1非言语沟通的功能 2.3.2非言语沟通的类型 2.3.3如何改进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第四节 人际沟通的具体技能 2.4.1面谈
面谈、面谈的准备、面谈的技巧。 2.4.2应聘 2.4.3谈判
【思考题】
1、何谓沟通?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倾听?联系实际谈谈倾听具有哪些艺术? 3、非言语沟通的类型有哪些?如何改进非言语沟通的效果? 4、阐述沟通的心理反应。 考核要点:沟通的基本要素。
辅助教学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的课外实践、行为训练。
第三章 人际认知 (3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正确陈述人际归因理论,了解影响人际认知的
因素、人际归因原则,理解人际归因偏见,掌握人际认知的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人际认知的含义和内容,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归因理论及人际归因偏见。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及讨论。 第一节 人际认知概述 3.1.1人际认知的含义 3.1.2人际认知的内容 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 3.1.3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
第二节 人际归因 3.2.1人际归因的含义 3.2.2归因理论 3.2.3人际归因偏见 3.2.4人际归因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大数定律、利益关系原则。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认知?他人认知和自我认知的形成途径有哪些? 2、阐述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 3、如何减少人际归因偏见? 考核要点:人际归因理论。 辅助教学活动:自我探索活动。
第四章 人际印象(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人际印象的概念,明确印象形成的特
点,理解印象形成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和投射效应,并掌握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4.1.1人际印象的含义 印象、人际印象。 4.1.2印象形成的特点
整体性、主导性、联想性、比较性。 4.1.3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第二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4.2.1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首先效应。 4.2.2近因效应 新近印象、近因效应。 4.2.3晕轮效应 泛化印象、晕轮效应。 4.2.4 定势效应 刻板印象、定势效应。 【思考题】
1、简述印象的概念及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要素。 2、首因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