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技巧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是一个重头戏,也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考试的时候分值比例很大。现行的新课标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应用题“单元呈现、一课一例,由易到难、体系清晰”的分类编排体系,把“解决问题”的教学化整为零,融合在各个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四年级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将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虽然“解决问题”的教学被分散了,但它并不因此就成为其他教学内容的附庸,实际上反而提高了要求。综观现行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问题也更具挑战性,不再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而是要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思考、提出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以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为例,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3个条件:公园门票成人每位24元,儿童每位12元,一个学生说“我买32张儿童票”。题目并没有提出明确的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学这道题目时,不少学生一下子就提出:“买32张儿童票一共要多少钱?”教师做了肯定后,便要求学生自己计
算并解答,这道题的教学也就随之结束了。
很显然,这位教师对该题的教学是不到位的。他充其量就是把这道题目当做了一道本课的配套练习题而已。他也许认为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这儿出现的“解决问题”只是变换了一种计算训练形式,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行了,关键还是要会计算。这种处理方法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领会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这道题并不仅仅是这节计算课的一道习题,它其实是借助日常生活中的计算呈现出来的一道实际问题,如果仅仅把它当做一道计算题的变式练习,那是大材小用了。因为这道题目训练的重点并非计算,而应该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就以这道题目为例,这是一道带图的实际问题,向学生呈现了情境图后,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收集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其实学生此时根本就没有理解题意,又怎能正确思考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述题意后,然后组织学生处理信息。教材中呈现的条件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比较,找出联系,筛选所需信息,提出问题,从而有理有序地思考。学生往往会很快地提出“32张儿童票一共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直觉,他们往往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列式的,这只仅仅停留在计算的层面。作为解决问题的教学,有这些
是远远不够的。解决问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数量关系的训练。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提炼出“单价”“数量”和“总价”,并让他们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就有了思考的“拐杖”。
但是我们的教学并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结束,其实这里蕴涵的思维训练素材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惊喜。例如,学生根据两种票价,还可以提出:“每张儿童票的价钱比成人票便宜多少元?每张成人票的价钱是儿童票的几倍?”还有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肯定有老师一起去,如果还有一位老师,那么一共要花多少钱买票?”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竟然有学生提出:“这么多同学一起买票,是不是应该便宜一点啊?”(令人拍案叫绝,看来教材还应该加上团体票的标价)……学生之所以有如此活跃的思维,正是因为教材选取了他们生活中的情景,使之能够自发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同时,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求。
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渗透在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与之相对应,解决问题的教学也应该渗透在日常的数学课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次契机,合理设计和组织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使解决问题的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