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小课堂——幼儿常规的培养方法
原来常规不是盲目服从权威,而是学会尊重集体需要;原来常规不是一次性建立而成,而是按照阶段培养发展;原来常规不是随意制定建立,而是有科学方法可循。
——《幼儿常规建立的道与法》
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温柔而坚定的要求孩子时时处处,遵守约定的行为规则。那么在幼儿园是哪些规则是要求小朋友们要遵守的呢? 比如说在教学活动的时候有的孩子活泼,那老师就要明确规则,告诉孩子们想发言的时候要举手,因为如果不举手老师就不知道请谁来回答问题。同时老师还可以请喜欢插话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请他站在前面来听一听同时听那么多人讲话能不能听得清楚,然后在请他分享一下感受。通过小小的体验,孩子就会明白插话是一件非常不礼貌的事情,会让正在讲话的人很生气。
再比如将玩具放回原位、排队、安静午睡等等,这些简单的规则是要求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守的。同样作为老师,还要从自身出发,老师告诉小朋友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的时候,也要注意不去随便打断小朋友说的话,老师在要求小
朋友把东西放回原位的同时,自己也要把物品收拾归纳放好,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简单的事情有趣做
利用儿歌、故事、绘本、图示、音乐、游戏等形式将枯燥的规则有趣化。在班级环境布置上面可以添加一些图片,利用环境暗示法,提醒孩子们。
比如爱护书本这一个规定,老师可以在图书角贴上规则,提醒孩子们要爱护书本,保护书本。如果有的幼儿故意损坏,那么老师可以让他将图书修补好。
有一些儿歌也是可以帮助幼儿强化规则意识的,比如:“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一些儿歌来整理常规。
再比如说游戏《123木头人》,“山上有个木头人,拿起枪来打敌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漏出大门牙”也可以用来常规的培养。
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绘本和故事,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比如:《大卫不可以》《图书馆狮子》。
那么通过这样有趣又多样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常规意识,不管是通过环境暗示还是在游戏当中,都可以很好的去强调班级的常规。
简单的事情高效做
有效激励与肯定,对幼儿的正面行为进行强化,提高孩子行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让孩子产生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幼儿向幼儿学习、幼儿教幼儿学习,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 孩子们多少都会有一些不良习惯,上课变得好动,坐不直……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老师在活动当中发现了某个孩子很好的行为习惯时应该马上提出表扬或者是奖励。
比如说在教学活动当中发现一个小朋友坐的非常端正,那老师就应该马上表扬他:“哇,老师看到××小朋友的小板凳坐的真好,老师奖励他一个美美贴!”其他小朋友看见了老师给××小朋友美美贴,也会积极模仿那个小朋友的坐姿的。 对于那些生性顽皮,屡教不改的孩子,该批评的时候,要严厉批评。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并要求其改正错误。这
样的批评,也让其他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是不能做的。比如一个孩子在排队的时候故意推别人,那么老师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并且严厉的批评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小处罚”。当然,我这里说的处罚并不是体罚,而是剥夺孩子参加某种活动的权利,例如接下来是游戏时间,那么就请他在旁边看着其他幼儿玩游戏,等他真正意识到要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就可以允许他玩游戏了。这个行为不仅仅“惩罚”了犯错误的小朋友,还提醒了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够推挤别人,不然老师会剥夺我们玩游戏的权利。
简单的事情统一做
老师与家长保持标准、要求一致。要求在幼儿园、家里一个样。老师、家长、孩子都一致遵守统一的行为规则。家长和老师还应该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只是老师的责任,还有家长的责任,所以家园共育是很重要的。 比如午睡习惯,有些孩子精力旺盛,没有午睡的习惯。幼儿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合作,让家长在家里培养孩子的午睡习惯,幼儿教师也要通过讲故事等方法,让孩子知道睡午觉的好处,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睡,让孩子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午睡。所以老师和家长要达成一个共识,在幼儿园怎么做,在
家里就怎么做。那时间久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养成午睡的习惯。
当然除了家长和老师要保持一致,班级内的老师们也要保持一致。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不能一时有一时无。老师高兴了,就让幼儿放任、松懈,老师生气了,就严加管教。不能开学初大张旗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幼儿“人来风”,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
比如说取餐是按照地标线走,开学初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了地标线,要求小朋友们按照地标线的箭头走。到了学期中,发现有个别幼儿为了偷懒,不走地标线,而老师也没有及时制止让幼儿加以改正,那么后期就会发现会有更多的幼儿不走地标线。这个时候老师在要求孩子去遵守这个规则就会发现比较困难。因为在幼儿看来,地上贴的箭头并不是每天都要遵守的。
幼儿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甚至造成我们所说的幼儿“人来风”,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