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脱达尘螨疫苗与等离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比较
褚玉会 张智风 兰海霞 蔡艳云
【摘 要】【摘 要】目的 探讨安脱达尘螨疫苗与低温等离子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11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安脱达组(A组50例)和低温等离子组(B组60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总体疗效比较。结果 安脱达组总有效率为95.8%,低温等离子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脱达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优于低温等离子。 【期刊名称】《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6(024)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低温等离子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一种常见病,是哮喘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于2012年4月-2014年6月间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110例,随机分组,分别行安脱达尘螨疫苗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低温等离子治疗,现对两种方法疗效作一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10例符合2004年兰州会议诊断标准[1]的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尘螨阳性,++以上(包括++)d的患者随机分为安脱达组(A组)和等离子组(B组)。A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8~63岁,平均29.6岁,病史1~20年,平均6.04年;B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9-55岁,平均26.5岁,病史1-23年,
平均4.8年。
1.2 治疗方法 A组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分2个阶段:起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起始治疗阶段一般为15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起始阶段达到最大耐受剂量10万SO-U,即为维持量;然后每隔2周、4周、6周注射一次,每次注射10万SQ-U,总疗程约3-5年。B组:患者平卧位,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等离子系统射频消融中下鼻甲及鼻丘黏膜。 1.3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于治疗后12个月开始观察随访,按兰州会议标准[1]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X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安脱达组总有效率为95.8%,低温等离子组为71.2%X2 =16.000,P=0.000,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近年来AR的发病率急剧升高,全球约12%-25%的人患此病[2]。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递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AR的治疗包括6个方面:①避免接触过敏原;②药物治疗;③特异性免疫治疗;④教育;⑤外科手术;⑥物理治疗。避免或清除变应原的方法很难实施,并且很少取得成效。当对尘螨变应原诊断之后,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唯一可根本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有效方法[3]。特异性免疫治疗(SIT)
能够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减少,使鼻黏膜的嗜酸性粒细胞钝化和鼻黏膜对组胺的反应降低,还能降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使过敏症状缓解[4]。变应原特异性免疫使患者长期症状减轻、用药减少,长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迟发反应,预防新过敏症的发生和疾病的恶化(如鼻炎发展为哮喘),还可抑制炎症的慢性过程导致的不可逆损害。
低温等离子治疗AR,在相对较低的温度(40~70℃)下,使靶组织细胞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氯化物,从而发生凝固性坏死,对周边组织的热损伤小,保护了鼻腔粘膜纤毛的功能[5]。通过消融,缩小组织体积,扩大鼻腔空间,改善鼻塞;破坏鼻腔相关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改善鼻痒及喷嚏症状,破坏腺体使其分泌减少改善流涕症状。
本资料A、B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有效率分别达到95.8%、71.2%,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安脱达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优于低温等离子。但两种治疗方式均是有效的,安脱达对患者喷嚏、流清涕、鼻痒的症状的作用要优于等离子,但对缓解鼻塞症状的作用不如等离子,所以患者过敏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痒时我们尽量选择安脱达。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2]Cobanoglu B,ToskalaE.UralA,eta1.Role of leukotriene antagonists and antihistam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J].Curr Allergic Asthma Rep.2013,13(2):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