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主要乡土树种苗木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占朝,穆笋,王丽
【摘 要】乡土树种适应性、抗逆性强,是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和适地适树原则要求下需要大量优质乡土树种苗木,因此必须做好乡土树种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乡土树种良种,建立乡土树种保障性苗圃。 【期刊名称】河南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8(038)001 【总页数】3
【关键词】乡土树种;苗木;发展对策
乡土树种是指原产当地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经受当地极端气候条件、病虫害侵袭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考验仍能健康生长的树种。河南省的原生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主要有杨树、柳树、白榆、国槐、臭椿、苦楝等几十个树种。河南省在乡土植物资源利用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树种的栽培种植、开发利用,驯化和保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对珍贵乡土树种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日益重视,并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林业建设对这些乡土树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乡土树种无论在适应性、抗逆性及成本上都是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
1 河南省乡土树种苗木生产现状
1.1 全省林木种苗生产现状
据统计,2017年全省共完成林业育苗面积5.55万hm2,其中新育2.266万hm2,产苗总量25.7亿株,其中:1 a生苗12.4亿株、2 a生苗6.8亿株、3 a生苗3.8亿株、3 a以上2.7亿株。全省2017年造林绿化实际用苗量7.4亿
株,其中:防护林2.4亿株、用材林1.4亿株、经济林1.4万株、其他林种2.2亿株。苗木产出是造林实际用苗量的3.5倍,苗木产量严重过剩。全省共采收林木种子100.17万kg,实际用种量103.08万kg,采收林木种子与实际用种量基本相当。全省可供2018年造林、绿化苗木数量为14.7亿株,根据全省造林绿化规划,预计2018年全年造林、绿化用苗量大约8.4亿株,苗木生产完全能够满足今年造林绿化需求,总量仍有大量剩余,部分苗木还需要向外地调剂。
1.2 全省乡土树种生产存在的问题 1.2.1乡土树种资源开发利用少
由于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乡土树种日益减少,市场价值越来越高。近年来,河南省各地开始重视营造乡土树种,全省主要造林树种中,杨树、柳树、楸树、国槐、核桃、五角枫、辛夷、泡桐、桃、侧柏等树种占据比重很高。 1.2.2 苗圃面积小,资金投入少
河南省乡土树种苗圃数量少、规模小,而且许多苗圃不规范,资金投入少,种子来源不明,良种选育工作薄弱,苗木生产粗放,种苗质量没法保证。由于没有专业的苗圃和专项经费,许多珍贵树种得不到开发和推广。 1.2.3 乡土造林树种结构单一
目前,全省虽然已逐渐重视乡土树种的发展,各地也兴起种植乡土树种的热潮,特别是前几年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都种植了不少珍贵乡土树种。但总的来讲,造林技术落后,没有好的规划设计,造林树种结构单一,在造林树种配置上没有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互生、共生的特性,仍然按照外来速生树种的模式发展。 1.2.4乡土树种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
河南省乡土树种基本上没有经过人工科学培育,科技含量低。尽管这些乡土树种具有材质好、抗病虫、用途广的优点,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开发、研究和利用,品种逐步退化。
1.2.5乡土树种种质退化,面临濒危灭绝
成片的乡土树种林木被逐年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树木,很难找到成片的树木林,正面临濒危灭绝,取而代之的是纯杨树林。眼前的经济利益驱使人们无视多样性植物种及栽培品种的生态意义,致使大面积林木“品种单一”,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等负面因素,危害增加,风险蔓延,甚至导致危机。 1.3 全省国有苗圃林木种苗生产现状
河南省现有86个国有苗圃,全省国有苗圃经营土地总面积0.35万hm2,其中自有土地面积0.26万hm2,租用土地0.09万hm2。可育苗面积0.23万hm2,2017年实际育苗面积0.19万hm2。可育苗面积较大的苗圃分别是郑州市林业示范中心378.67 hm2、淮滨县苗圃场275.33 hm2、汝南县白庄寨苗圃总场80 hm2、正阳县苗圃场66.67 hm2、国有温县苗圃66.67 hm2、国营淮阳县苗圃64 hm2、镇平县苗圃场45.67 hm2、方城县苗圃33.33 hm2、宁陵县苗圃32 hm2,太康县苗圃30 hm2。国有苗圃年苗木生产能力10多亿株,培育苗木种类涉及侧柏、核桃、泡桐、油茶、刺槐、大叶女贞、雪松、法桐等100多个树种。近年来,各苗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育苗产业结构,加大了城镇园林绿化苗木的培育力度。同时,部分苗圃通过承揽绿化工程、发展种植养殖业等,实现了由单一苗木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
2 乡土树种苗木面临的机遇
2.1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优质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