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2.能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学生准备
1.请孩子带上自己现在家庭的全家福照片。 2.请每个孩子自己准备1个汉族方言的家庭称呼。
3.请孩子做《“我的小家史”调查》,并填写教师下发的调查表。 教师准备
1.准备彩色卡纸“我的家庭幸福树”。(根据教材中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设计一棵大树的形状的结构图)
2.准备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里有许多人,家里会发生许多事,让这些人和事都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板书:《家庭的记忆》。
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让爱住我家》,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唱。 师:这首歌曲中的一家有几口人呢?
播放三位学生的家庭照片课件,看到自己照片的同学站起来。
师:请这几位出示家庭照片的同学分别来介绍一下照片中的家人,你怎么称呼他们?
(三位学生依次介绍并说出称谓)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我的家庭幸福树
师:同学们,请你们都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让同桌猜猜照片上的人都是你的什么人。
(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分享交流,教师参与、关注、了解学生对家庭成员关系与称呼的掌握,并帮助纠正错误的称呼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你了解了同桌的家人。如果把一个家庭比作一棵树的话,老人是根,成年人是枝干,孩子是树顶细碎的枝叶。现在拿出老师给你们发的“我的家庭幸福树”卡纸,请大家填一填。 (学生填写幸福树)
师:大家填好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家庭幸福树吧!(学生根据人物关系,用本地口语说出家庭中成员之间的称呼。)
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与称呼。
师:孩子们,你们都说得非常好,介绍得非常清楚。那你知道我们口语中的这些称呼在普通话里又怎么说吗?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看一看78页上的“家庭关系示意图”,用普通话的称呼把它填写完整。
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师:你知道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系吗?图中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师:说得真好!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师:现在,我们把这么多称呼都种在“我的家庭幸福树”上。
教师主板书:课前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手绘一棵“我的家庭幸福树”。 树根从左到右板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树干从左到右板书:伯父伯母、姑姑姑父、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姨妈姨父
树枝叶从左到右板书:堂兄弟姐妹、我和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活动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师:孩子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吧!(副板书:分组积分)
师:请看大屏幕上的游戏规则。
老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 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发现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要的棒多了, 除了刚才这些,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吗?
(预设:我是我表弟的什么?我是堂姐的什么?)
师: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大家来算算积分,哪个小组最厉害? (教师对小组积分点评,鼓励表扬获胜的小组。) 活动三:“家史”小调查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先组内分享交流“我的小家史”。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我的小家史”,好吗?
(PPT出示小组分享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庭大事的?在你的生活中,下次若是你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要怎么做?)
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的调查表,比较下爸爸妈妈和我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师:妈妈爸爸的童年和我们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很大的改变……,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
师:你们向爸爸妈妈学到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没有?请愿意展示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大家展示跟爸爸妈妈学到的游戏。
(学生展示) 师:你学得真不错!
师:大家对“我的小家史”调查得可真仔细,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家庭大事,还分享给同学们很多有趣的事情与游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爱自己的家,为家多做一些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