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8页) -1-
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 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2024年6月18日下午17:15-19:15)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竞赛时间2小时。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考试结束后,把试卷(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如表:
H 1.01 C 12.01 N 14.01 O 16.00 S 32.06 Cl 35.45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u 63.54 Pd 106.42 R = 8.314 J·mol–1·K– 1;温度T(K)= 273 + t(℃)
第1题 选择题(30分)(单选或多选,每题5分)
(1)居家生活时若白色衣物不慎沾上了碘酒,以下物质中对于去除碘酒污渍无效的是
A.纯碱
B.食盐
C.84消毒液
D.维生素C
(2)下列有机物作为杀菌消毒剂时,利用其氧化性的是
A.过氧乙酸
B.戊二醛
C. 苯酚
D. 酒精
(3)锂离子电池以嵌锂化合物为电极材料,通常是嵌锂钴酸盐和嵌锂石墨,电解液是
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锂盐,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通过电解液从一个电极移动到另一个电极。如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半反应为: Li(1-x)CoO2 + xLi+ + xe? = LiCoO2。如果电池充电过度,其中一个电极上会生成金属锂,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从钴酸盐中脱嵌 B.放电时,钴元素化合价升高 C.充电时,Li+从石墨电极移向钴酸盐 D.充电过度,石墨电极生成金属锂
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8页) -2-
(4)近期,我国研究人员报道了温和条件下实现固氮的一类三元NiFeV催化剂,下图为
其电催化固氮的机理示意图。以下关于该电催化机理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B.反应过程涉及了N2的电化学氧化 C.1个N2分子反应生成2个NH3分子
D.反应分多步进行,中间产物为几种不同的氮氢化物
(5)具有光激发异构化性能的化合物可用作信息存储的材料。典型的是偶氮苯的光致顺反
异构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顺式偶氮苯比反式的能量低 C.二者相互转化都需要光驱动
B.反式偶氮苯分子的极性大 D.N原子周围有孤对电子
(6)理论预测Cs(铯)可以与F形成CsF5分子,其与XeF5?互为等电子体,根据价层电
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s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 A.4
第2题 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某同学利用塑料瓶、铁钉和废电池中的石墨棒等废旧材料自制“消毒液发生器”(如图)。加入含5% NaCl和1% Na2CO3
铁钉
– 电源 + 胶封
B.5
C.6
D.7
的电解液,用旧手机充电器作电源电解数小时,得到约含1% 塑料瓶 NaClO的消毒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消毒液发生器”的原理;②为促进NaClO的生成并减少有毒气体的释放,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两条)?
电解液 石墨棒
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8页) -3-
(2)氟代硼铍酸钾晶体(KBe2BO3F2)能够将激光转化为176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从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体激光器;实验室可用BeO、KBF4 和 B2O3在700oC左右灼烧获得氟代硼铍酸钾多晶料(晶胞如右图所示,其中氧原子略去),并放出BF3气体。
问题:①写出生成KBe2BO3F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指出图中代表硼原子的字母。
(3)写出B2H6的结构式和BF3的电子式;BH3不存在,BF3能存在,说明原因。
(4)Ag在HI中可置换出H2,而在HCl中不能。请简述原因。
(5)某种离子晶体具有A1型密置堆积结构,其密置层排列方式如右图,其中白球代表阴离子X,黑球代表阳离子Y。在层间形成的完全由X离子包围的正八面体空隙中,填充了另一种阳离子Z。①请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②以Y为顶点,画出该晶体的一个晶胞。
第3题(12 分)可从电解精炼铜时产生的阳极泥(含Au、Pt、Pd等)中提取贵金属。用王水(浓盐酸:浓硝酸 3:1)处理阳极泥后得到溶液1,通过如下过程得到贵金属单质或化合物。
(1)金、铂与王水反应分别生成氯金酸(HAuCl4)、氯铂酸(H2PtCl6)和氯钯酸(H2PdCl4)
以及一氧化氮,请写出铂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 (2)①X和Y通过过滤得到,写出X和Y的化学式: 。
②写出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③溶液2加入适量氨水可生成沉淀Z,氨水过量的目的: 。
(3)Z为平面正方形构型,所含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Pd : Cl : N : H = 1 : 2 : 2 : 6。画出
Z的可能结构。
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8页) -4-
第4题(10分)CO2的固定利用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 已知:键能数据
共价键 键能(kJ·mol–1) C=O 799 C—O 343 H—H 436 H—O 463 C—H 413 (1)在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CH3OH(g)和H2O(g)。
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平衡后,欲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答2种) 。
(2)可以利用光电池将CO2和H2O转化为HCOOH和O2,CO2在电极表面发生的反应
为 ,该极为 (填“阳极”或“阴极”)。
(3)常温常压下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膜为工作电极,酸性条件下电解CO2可以得到聚
乙烯,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第5题(12分)某小组探究Cu与HNO3反应,发现有趣的现象。室温下,溶液A遇铜片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3 mol·L–1稀硝酸(溶液B)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片刻后的绿色清液 ..
浓硝酸 铜片 蓝色溶液A 立即产生气泡
–1
其中c(HNO3) = 3 mol·L
倒入水中稀释
铜片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溶液A的成分后,同学们探究溶液A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①假设1: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实验验证:向B中加入少量硝酸铜,溶液呈浅蓝色,放入铜片,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假设1不成立。
②假设2:NO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Ⅰ.方案1:向放有铜片的B中通入少量NO2,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反应持续
进行。有同学认为应补充对比实验:向放有铜片的B中加入数滴5 mol·L–1硝酸,无明显变化。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 。
Ⅱ.方案2:向A中鼓入N2数分钟得溶液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A~C溶液反应
速率v(A) > v(C) > v(B) 。该实验能够证明假设2成立的理由是 。
2024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北京地区预选赛试卷 (共8页) -5-
③经检验,A溶液中还含有少量HNO2。实验证明HNO2也对该反应也有催化作用,操作和现象是:向含有铜片的B溶液中 。 结论:NO2和HNO2对铜与硝酸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3)结合NO3和NO2的结构解释NO3在金属表面得电子的能力弱于NO2的原因: 。 (4)请推测Cu与稀硝酸反应中NO2和HNO2参与的可能催化过程:
i. Cu + 2NO2 + 2H+ = Cu2+ + 2HNO2 ii. iii.
第6题(8分) 为测定某型号不锈钢(含铁、铬、锰等)各元素的含量,某研究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测得已知铁含量的溶液的吸光度制作标准曲线(如右图),推得铁的含量C(mg/L)与吸光度A的关系为A = 0.1078C + 0.0072。
(1)将质量为0.1148 g的钢样在浓硝酸中消解,冷却、除去不溶物后配制成500.0 mL溶液
(钢样中的所有铁均转化为Fe3+,铬转化为Cr3+,锰转化为Mn2+)。另取该溶液10.00 mL,稀释至500.0 mL。测得溶液的吸光度为0.421(吸光度仅与Fe3+浓度有关)。 ①溶液配制过程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移液管和 。 ②稀释的目的是 。
③不锈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
(2)取0.3647 g该不锈钢样品,类似处理后,经络合滴定,测得该样品中Cr3+、Mn2+的总
物质的量为1.144 mmol。另取0.1848 g同一样品溶于硝酸,所得溶液用过硫酸钾(K2S2O8)
2?处理,将Cr3+氧化为Cr2O7,Mn2+氧化为MnO?4。煮沸分解剩余的过硫酸盐,冷却、
??过滤后,用0.05683 mol·L–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4.70 mL。 ①写出K2S2O8氧化Mn2+的离子方程式 ; ②不锈钢样品中铬的质量分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