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

一份完整的CT资料一般包括:病人简介、扫描参数、胸部断面连续图像。在每一幅CT图像上均用汉语拼音及英文缩写可读出医院名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CT编号、磁盘编号、扫描日期及时间。扫描参数包括电压(kV)、毫安秒(mAs)、扫描时间、层厚、层距、窗宽、窗位。其中窗宽(window width)是指图像所包括的CT值范围,它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位(window level)或称窗中心(window centre)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中心值,它影响图象的亮度。

由于CT图象是体部结构横断面图像,无前后、左右、上下重叠之虞,因此必须熟悉并掌握体部断面的解剖结构,这是体部CT诊断的基础。一般第一幅体部CT的图像是定位片。与普通X线头/胸/腹片相似,用来确定扫描的层面及层距,其上标出的层面数位置与横断图像上的位置是一致的。因此要养成良好习惯,按照层面的高低顺序自上而下将一系列图像堆塑起来观察,在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图像,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技巧,如果只孤立地阅读一幅有病变的图像,容易将思路局限,导致片面性,甚至可作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这也是与普通X线头,胸,腹,脊柱片的不同之处。

现以胸部为例,介绍在阅读胸部CT影像中应掌握的重点。

在观察肺内病变时首先应将病变用层层堆塑的方法明确是肿块性还是非肿块性的。其次要注意病变的外形、密度、钙化及周围结构。特别是要注意病变内有无一般胸片、体层片不能分辨的内在钙化小点,这对判断良、恶性会有所助益。第三对肺内单发结节灶而言,其绝对CT值并不可靠,因为有部分容积效应这一技术因素的影响。由于每一幅CT图像都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单位体积(即象素面积)的厚度内,可包括多种组织,这时CT值也即为这几种组织CT值的平均数,因这种CT值所代表的组织密度并不存在,这种现象就称为部分容积效应。如水与气体加在一起的CT值类似脂肪。而小于1cm的钙化灶与气体加在一起时,其CT值类似软组织密度,不能表示出真正的钙化密度。只有用薄层螺旋扫描如1-2mm层厚可以真实反映出病变的CT值。

在观察纵隔病变时,需首先明确肿块或病变来源于前/中/后纵隔,以助定性。其次同样要注意肿块或病变的外形、密度、钙化及周围结构。再次要测量病变的CT值以明确是囊性、实性还是脂肪性。有时囊性肿块由于其蛋白质成份多,CT值增高而近似实性密度。用增强扫描以明确是否为血管性。

纵隔内的淋巴结按照AJCC-UICC 1997统一的分组方法可分成14组淋巴结,1-9组为纵隔内淋巴结,10-14组为肺内淋巴结。CT能发现5mm以下的淋巴结,在一般情况下,单个性淋巴结直径大于15mm,多个性淋巴结直径大于10mm时,才有病理诊断意义。炎症、结核、肺癌、结节病、恶性淋巴瘤均可见纵隔淋巴结增大,增大是唯一的病理表现。所以应先作定位,然后再定量,最后要结合临床有关资料甚至穿刺活检才能明确定性。

在观察胸膜和胸壁病变时,要注意少量的胸腔积液在CT上的征象有时与胸膜有增厚非常相似,但积液具有重力坠积效应,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换而改变,而且积液的形态多为新月形。增强扫描亦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增厚的胸膜可显著强化,而积液则与增强前一致。

增厚的胸膜有时借助明显的胸膜外脂肪层(通常厚约1-4mm)来辨识,后者将胸膜与胸壁组织,如肋骨、肋间最内肌、肋间静脉或肋下肌等分开。在脂肪层的衬托下可以发现轻微增厚的胸膜,增厚的胸膜呈一孤立的线样影。胸膜增厚见到的脂肪层可以是正常存在的胸膜外脂肪垫的反映,亦可以是胸膜炎症的结果,这主要见于结核性胸膜增厚病人。因此,在胸膜增厚的同时,胸膜外脂肪层的增厚有助于对胸膜病变的诊断。而胸膜外脂肪层的消失则表示病变已侵犯到壁层胸膜和胸壁。

脏层、壁层胸膜增厚若同时有胸腔积液时,很容易在CT上发现,这种现象称为“胸膜分离征”(split-pleur sign)。发生于石棉肺患者壁层的“胸膜斑”与肺的交界面光滑,且厚度较为一致。当增厚的胸膜内发生钙化时,钙化多数情况下位于壁层胸膜;但慢性脓胸时发生的钙化主要存在于脏层胸膜。在众多累及肺间质的疾病中,明显的壁层胸膜增厚主要见于石棉肺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以上这些都应是在胸膜病变读片中注意的要点。

CT检查必备,工作中的实用宝典

颅脑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进行准备。检查前4h禁食。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使头部两侧对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 自基线向上连续扫描100~120mm。 扫描基准线:常规听眦线。

层厚和层距:常规层厚5~8mm,层距5~8mm

窗宽和窗位:脑窗: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其它要求:骨窗一般采用骨算法。 (2)增强扫描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2.0~3.0ml/s。

扫描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0~15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CTA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2.5~5ml/s。

扫描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0~15s做动脉期扫描,30~40s做静脉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基本相同,层厚1~2mm,重建间隔取层厚一半。 其它要求:工作站进行2D、3D血管图像重建并摄片。 (4)动态灌注扫描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40~6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4~6ml/s。

扫描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8~15s做动脉期连续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基本相同,层厚1~2mm,重建间隔取层厚一半。 其它要求:工作站灌注参数后处理。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0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CTA及灌注禁忌症 颈椎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避免吞咽动作,并保持体位不动。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4)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等。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头部略垫高,两臂下垂并用颈托固定颈部。 根据临床要求扫描椎间盘或椎体。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层厚:2~3mm;层距:2~3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增强扫描

对比剂: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分次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分次团注,2~3ml/s。 扫描时间:注射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对比剂后3~5min作延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较小的病灶应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 (2)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3)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4)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胸椎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保持体位不动。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扫描前4h禁食。 (4)扫描前去除病人颈、胸部饰物及其他金属物品等。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根据临床要求扫描椎间盘或椎体。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2~3mm;层距:2~3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增强扫描

对比剂: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分次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分次团注,2~3ml/s。 扫描时间:注射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对比剂后3~5min作延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较小的病灶应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 (2)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3)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4)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腰椎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保持体位不动。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检查前4h禁食。 (4)扫描前去除病人腰、腹部皮带及其他金属物品等。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下肢膝关节处用腿垫抬高,尽可能保持腰椎椎体生理弧

度与检查床平行。根据临床要求扫描椎间盘或椎体。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增强扫描

对比剂: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分次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分次团注,2~3ml/s。 扫描时间:注射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对比剂后3~5min作延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较小的病灶应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 (2)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3)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4)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眼眶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进行准备。检查前4h禁食。仰卧位或俯卧位。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横断面自眶底至眶顶,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俯卧位,冠状面自眶前缘向后连续扫描,即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 扫描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层厚和层距:常规层厚1~3mm,层距1~3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50~3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增强扫描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2.0~3.0ml/s。

扫描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0s做动脉期扫描,50~70s做实质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横断面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0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禁忌症。 副鼻窦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进行准备。检查前4h禁食。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2、检查方法 (1)冠状面平扫

体位和范围:俯卧位头部过仰或仰卧位头过伸,取顶颏位,使头部两侧对称。 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扫描基准线:与听眦线垂直。

层厚和层距:常规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25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横断面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使头部两侧对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 自上牙槽突至额窦连续扫描。 扫描基准线:听眶线。 层厚和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25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3)增强扫描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2.0~3.0ml/s。

扫描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0~15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横断面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0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鼻咽部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进行准备。检查前4h禁食。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酌情给予镇静剂。 2、检查方法 (1)平扫

体位和范围:仰卧或俯卧位。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 冠状面自上颌窦前缘向后连续扫描至鼻咽腔后缘。 扫描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层厚和层距:均为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50~35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其它要求: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2)增强扫描

对比剂: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成人为60~100ml,儿童按体重计算为2ml/kg。 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静脉内团注,速率2.0~3.0ml/s。 扫描时间:对比剂注入后延迟15~18s开始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及含碘对比剂过敏为增强禁忌症。 垂体CT检查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去除体部的金属饰物及体外异物等,消除伪影干扰。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

如何正确阅读胸部CT影像一份完整的CT资料一般包括:病人简介、扫描参数、胸部断面连续图像。在每一幅CT图像上均用汉语拼音及英文缩写可读出医院名称、病人姓名、性别年龄、CT编号、磁盘编号、扫描日期及时间。扫描参数包括电压(kV)、毫安秒(mAs)、扫描时间、层厚、层距、窗宽、窗位。其中窗宽(windowwidth)是指图像所包括的CT值范围,它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窗位(wind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u3gc5ci1a4mg6283wf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