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函数
一、 知识框架
定义F:A?B反函数映射函数具体函数一般研究图像 性质 二次函数指数指数函数对数对数函数二、函数的概念:
1. 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2. 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3.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4.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三、定义域的求法: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 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6) 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值域的求法:
1.函数的值域是由其对应法则和定义域共同决定的,其类型依解析式的特点分可分三类: (1)求常见函数值域;
(2)求由常见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的值域;
(3)求由常见函数作某些“运算”而得函数的值域 2.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 (1)观察法:
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2)配方法:
(二次或四次) 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
常转化为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型如:f(x)?ax2?bx?c,x?(m,n)的形式,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最值。 (3)换元法:
代数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法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化归思想。 (4)分离常数法:
对某些分式函数,可通过分离常数法,化成部分分式来求值域。 (5)判别式法:
2
若函数y=f(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a(y)x+ b(y)x+c(y)
2
=0,则在a(y)≠0时,由于x、y为实数,故必须有Δ=b(y)-4a(y)·c(y)≥0,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检验这个最值在定义域内有相应的x值。 (6)最值法:
对于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y=f(x),可求出y=f(x)在区间[a,b]内的极值,并与边界值f(a),f(b)作比较,求出函数的最值,可得到函数y的值域。
五、解析式的求法:
1. 待定系数法:
已知函数图象,确定函数解析式,或已知函数的类型且函数满足的方程时,常用待定系数法。
2. 函数性质法:
如果题目中给出函数的某些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则可利用这些性质求出解析式。 3. 图象变换法:
若给出函数图象的变化过程,要求确定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则可用图象变换法。 4. 换元法: 5. 配凑法:
6. 赋值(式)法:
六、函数图象:
1.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作图
利用描点法作图:
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
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
h?0,左移h个单位y?f(x)????????y?f(x?h)h?0,右移|h|个单位k?0,上移k个单位y?f(x)????????y?f(x)?k
k?0,下移|k|个单位②伸缩变换
0???1,伸y?f(x)?????y?f(?x) ??1,缩0?A?1,缩y?f(x)?????y?Af(x) A?1,伸③对称变换
y轴x轴??y?f(?x) y?f(x)????y??f(x) y?f(x)??直线y?x原点y?f(x)????y??f(?x) y?f(x)?????y?f?1(x)
去掉y轴左边图象y?f(x)????????????????y?f(|x|) 保留y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y轴对称图象保留x轴上方图象y?f(x)??????????y?|f(x)| 将x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
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
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
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七、函数的单调性:
1. 定义: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 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 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 1 任取x,x∈D,且x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 定号(即判断差f(x)-f(x)的正负); ○ 5 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 1 2 1 2 1 2 1 2 (2)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4.函数单调性的常用结论: (1)若f(x),g(x)均为某区间上的增(减)函数,则f(x)?g(x)在这个区间上也为增(减)函数; (2)若f(x)为增(减)函数,则?f(x)为减(增)函数; (3)若f(x)与g(x)的单调性相同,则y?f[g(x)]是增函数;若f(x)与g(x)的单调性不同,则y?f[g(x)]是减函数;其规律:“同增异减” (4)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5)常用函数的单调性解答:比较大小、求值域与最值、解不等式、证不等式、作函数图象; (6)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定义域的子区间 ,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并集。 八、函数的奇偶性: 1.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2.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 f(-x)-f(x) = 0,则f(x)是偶函数; ○ 若f(-x) =-f(x) 或 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4. 函数奇偶性的常用结论: (1)如果一个奇函数在x?0处有定义,则f(0)?0,如果一个函数y?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则f(x)?0(反之不成立) (2)两个奇(偶)函数之和(差)为奇(偶)函数;之积(商)为偶函数。 (3)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积(商)为奇函数。 (4)两个函数y?f(u)和u?g(x)复合而成的函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偶函数,那么该复合函数就是偶函数;当两个函数都是奇函数时,该复合函数是奇函数。 (5)若函数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f(x)可以表示为 11f(x)?[f(x)?f(?x)]?[f(x)?f(?x)], 22该式的特点是:右端为一个奇函数和一个偶函数的和。 (6)若函数y?f(x)是偶函数,则f(x?a)?f(?x?a); 若函数y?f(x?a)是偶函数,则f(x?a)?f(?x?a). (7)多项式函数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x)是奇函数?P(x)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x)是偶函数?P(x)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九、函数的周期性: 1.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函数的周期。 2.函数周期性的性质: (1)对于非零常数A,若函数y?f(x)满足f(x?A)??f(x),则函数y?f(x)必有一个周期为2A。 (2)对于非零常数A,函数y?f(x)满足f(x?A)?2A。 (3)对于非零常数A,函数y?f(x)满足f(x)??1,则函数y?f(x)的一个周期为f(x)1,则函数y?f(x)的一个周期为2A。 f(x)3.对称性和周期性之间的联系: (1)函数y?f(x)有两根对称轴x=a,x=b时,那么该函数必是周期函数,且对称轴之间距离的两倍必是函数的一个周期。 (2)函数y?f(x)满足f(a?x)?f(a?x)?c和f(b?x)?f(b?x)?c(a≠b)时,函数y?f(x)是周期函数。 (函数y?f(x)图象有两个对称中心(a, cc)、(b,)时,函数y?f(x)是周期函数,22且对称中心距离的两倍,是函数的一个周期。) (3)函数y?f(x)有一个对称中心(a,c)和一个对称轴x?b)(a≠b)时,该函数也是 周期函数,且一个周期是4(b?a) 十、二次函数: 1. 一般式:f(x)?ax2?bx?c,a?0 2. 顶点式:f(x)?a(x?m)2?n,a?0 3. 零点式:f(x)?a(x?x1)(x?x2),a?0 十一、反比例函数: k形如y?,k?0的函数 x十二、“对号”函数: b形如y?ax?,a,b?0的函数 xb1. 一般地,对于函数y?ax?,a,b?0. x(1)当a?0,b?0时,函数在(??,?bbb)及(,??)上为增函数,在(?,0)及aaab)上为减函数.函数的值域是(??,?2ab]?[2ab,??). a(2)当a?0,b?0时,函数在(??,0)及(0,??)上都是增函数,值域为(??,??). (0, y o x 十三、指数函数: 1. 根式的概念: ①如果xn?a,a?R,x?R,n?1,且n?N?,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当n是奇数时, a的n次方根用符号na表示;当n是偶数时,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用符号na表示,负的n次方根用符号?na表示;0的n次方根是0;负数a没有n次方根. ②式子na叫做根式,这里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当n为奇数时,a为任意实数;当n为偶数时,a?0. 2. 根式的性质: ①(na)?a; ②当n为奇数时,a?a; 当n为偶数时, a?|a|??3.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nnnnn?a (a?0) ?a (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