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信息技术_数据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册第12课《数据计算》教案

课题 数据计算 学科 课时 信息技术 1课时 授课人 班级 初一 知识目标 了解《WPS Office 表格》常用函数的概念及格式。 教学 目标 技能目标 掌握MAX、MIN、IF函数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2、灵活使用函数价值观目运算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标 掌握MAX、MIN、IF函数的使用方法。 IF函数的使用方法。 1、情境导入: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2、任务驱动:由具体问题,产生学习动力。 3、小组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学任务。 4、录制微课,并在学生机播放,把教授方式由一对多,变为一对一。 1、观察、思考:具体问题先有观察思考,得出初步结论。 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实际操作印证结论的正确性。 3、合理运用电脑播放微课,做到一对一的学习。 多媒体电脑 多媒体电脑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教学 方法 学法 教学 准备 教学 过程 教具 学具 导入新课 1、复习之前所学WPS的两个功能:文字和演示,引导学生回忆所完成的两个作品。 2、播放《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宣传动画; 1、复习之前所学WPS的两个功能,回忆自己完成的两个作品。 设置情景,导入新2、观看《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宣课。 传动画。 任务驱动,层层深入一、单元格的概念 1、展示《4月份泰安天气情况统计表》。 1、根据教师引导,积极思考,单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元格的命名方式。 题。 3、出示单元格的概念,及命名方式。 二、MAX、MIN函数的使用方法 1、教师出示具体问题:找出《4月份泰安天气情况统计表》中空气质量最差和最好的是哪一天。 2、提示学生参考电脑中的微课:《最大值与最小值函数的应用》进行操作。 3、完成任务后,找学生上教师机进行演示操作。 4、教师在机房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让学生接受表格当中单元格的概念,明白接下来要处理的具体是什么东西。 任务驱动,层层深入 归纳总结,知识梳理 1、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完成对操1、学生接受任务。 作技能的掌握。 2、学生根据微课,完成任务。 2、培养小组合作3、每小组组长,帮助未完成的组精神。 员,并且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 3、教师利用微课4、组长统计小组组员完成情况。 把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变为一对一,以提高效率。 三、IF函数的使用方法 1、教师出示具体问题:求出《4月份泰安天气情况统计表》中泰安4月份每一天的空气质量等让学生不仅会操级。 1、学生边听边修正自己的操作。 作,而且还要知道2、提示学生参考电脑中的微课:2、学生上台演练,加深操作。 为什么这样操作。 《条件判断函数IF》进行操作。 3、完成任务后,找学生上教师机进行演示操作。 4、教师在机房巡视,学生完成情况。 不仅让学生学会五、思路升华 解决这个问题的跟随教师引导,回顾解决本节课问向学生总结遇到问题时,解决问方法,而且让学生题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与思路。 题的思路:观察—思考—实践 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反思 1、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能根据微课与学案完成相应的任务与练习,但是不一定能说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所以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3、教给学生解决方法很重要,教给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4、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效率。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PS文字的基本操作,并经过之前的学习对WPS各个功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对数据计算的学习兴趣非常高,但基于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比较直观。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层次,因此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分层教学。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精讲多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为学生增加了上机操作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求新知,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教学难度的控制需要多加钻研,基础好的的学生由于认为操作太简单,所以在操作时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操作太难做不出来,所以应该对他们布置不同的任务。

教材分析

《数据计算》是青岛出版社第二册第12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了解WPS表格功能的第一课,MAX、MIN、IF函数是WPS表格当中比较常见的函数,也是WPS表格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本册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点之一,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也是学习用图标表示数据的重要基础。教材中以《校本课程选课表》为学习材料进行讲解,教师本人对材料内容适当做出了调整。以“加油站”、“一点通”作为常用的函数知识点的补充,以“练一练”作为操作技能的巩固,以“实践与创新”做为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掌握数据计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12课 数据计算

一、基础知识 (1)单元格

单元格是表格中行与列的交叉部分,它是组成表格的最小单位,可拆分或者合并。单个数据的输入和修改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单元格属于电子表格中使用的术语!

单元格按所在的行列位置来命名,例如:地址“B5”指的是“B”列与第5行交叉位置上的单元格。 (2)空气质量指数

(3)数学与信息符号的比较

名称 大于号 小于号 大于等于号 小于等于号 不等于号 (4)单元格引用

单元格的引用包括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三种。 相对引用:公式中的相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A1)是基于包含公式和单元格引用的单元格的相对位置。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引用也随之改变。例如,如果将单元格 B2 中的相对引用复制到单元格 B3,将自动从 =A1 调整到 =A2。

绝对引用:单元格中的绝对单元格引用(例如 $F$6)总

数学 信息 > < ≥ ≤ ≠ > < >= <= < >

初中信息技术_数据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册第12课《数据计算》教案课题数据计算学科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授课人班级初一知识目标了解《WPSOffice表格》常用函数的概念及格式。教学目标技能目标掌握MAX、MIN、IF函数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2、灵活使用函数价值观目运算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标掌握MAX、MIN、IF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tt6t6mqr02xc786b4a94zk8m0hvru00rw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