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禽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直辖以来,我市家禽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2004年家禽饲养总量突破1亿只,但占全国比重很小,不足4%。全年家禽饲养出栏、肉、蛋产量均呈增长态势。据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统计,2007年全市家禽存栏11728.7万只,出栏16643.1万只,禽肉产量23.4万吨,禽蛋产量39.74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长12.3%、11.9%、10.9%、7.8%,家禽业产值78.07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5.08%,占农业总产值的9.76%。
(二)产业特点
我市家禽生产传统散养户和小规模户明显减少,向规模养殖转变,城郊向周边区县转移,呈现出规模养殖场户增加、规模增大,产业特点凸现,区域优势明显,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龙头带动作用增强,专业化规模养殖发展步伐加快的新格局。
1、传统养户,日趋减少
据8区县8个乡镇16个社330户农户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传统养禽户2006年占53.94%、2007年占49.4%,户平养禽2006年20.6只、2007年为11.1只、准备补栏35.2只。无禽农户占
1
一半,一些小户已经停产或减栏。原因有三:一是受近几年禽流感风波的影响;二是受市场行情的打击;三是农村近5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缺少。传统散养户和饲养数量减少,规模养殖场户增加、规模扩大,养禽业呈“两减一增一大”态势,这是现代家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城郊禽业,转向区县
城郊家禽业萎缩,呈主城向周边区县转移趋势。直辖前后九龙坡、沙坪坝是我市肉鸭养殖带,年出栏达700万只左右,现九龙坡肉鸭减少40%。城郊工厂化养鸡已基本关停并转,发展新的养殖基地,划定了限养区、禁养区,这是大都市发展步伐加快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客观必然规律。
3、规模养殖,比重增大
据行业统计,2007年存栏500只以上蛋鸡规模户5409家,存栏2000只以上的2235家,存栏量分别占总存栏量的65.4%、51.7%;年出栏2000只的肉鸡规模户4254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64.4%;存栏500只以上蛋鸭规模户1840家,存栏量占总存栏量的27%;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鸭养殖户5499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57.2%;年出栏500只以上鹅养殖户1282家,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12.6%。养殖规模主要分布在:肉鸡1万只-5万只之间、肉鸭2000只-5万只之间、蛋鸡蛋鸭500只-1万只之间、鹅500—2000只之间的居多。
种禽场由直辖前的2000-5000只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至今
2
10万只的父母代种鸡场达4个,1个祖代肉鸡场及20万只-100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场正在建设和谋划中。在长寿、璧山、铜梁、梁平等区县的家禽产业化工程,为发展规模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规模养殖比重日益提高,但规模仍然偏小,按现代化家禽业的要求而任重道远。
4、龙头带动,产业发展
随着家禽业持续发展,山桂、三江、白市驿板鸭、益农、光明、张鸭子、诺思旺、永健、百乐、毛哥、紫燕等10多家国家、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等不断产生、壮大,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发展强劲。产业发展多采用“公司+农户+基地”和“小区”模式,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养殖,推进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现简介二个典型,供参考借鉴。如渝龙牧业发展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黑山基”为品牌,生产优质乌皮肉鸡,采取“公司+农户”的租赁养殖与物业化管理模式。实行统一建舍、供种、供料、防疫、消毒、技术、品牌、销售,分户饲养的“八统一分”管理机制。采取把鸡苗、饲料、技术、销售服务到户,赊销鸡苗、饲料、兽药,供销价格公开,销售后统一结算的“四到户、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的保障措施,确保了农户的养鸡效益,户平纯收入近5万元。为开展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施标准化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现代家禽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