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罗马人的法律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 A.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解析:伴随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出现的是万民法而不是《十二铜表法》,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与奴隶反对奴隶主无关,故B项错误;由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最终产生了《十二铜表法》,
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不涉及贵族与教皇的斗争,故D项错误。 答案:C 2.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其直接目的在于( ) A.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 B.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C.以法律保障平民利益 D.昭示罗马法体系成熟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其目的在于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解析:材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从客观上可以防止个人专权,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1
4.在古代罗马,有一部通过长期的外事裁判司法实践创制的以“案例”为主的法律……与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罗马民法相区别,因而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这部法律是 ( ) A.公民法 C.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D.万民法
解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是万民法。故选D项。 答案:D 5.“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 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 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为《十二铜表法》的作用;B项为公民法的作用;C项为自然法的作用,故选D项。 答案:D 6.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答案:B 7.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仅是那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下列属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的是 ( )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 C.波及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
2
答案:A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三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八表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十一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早期罗马法》
(1)材料一说明《十二铜表法》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材料二中的诉讼制度是否合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十二铜表法》。
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根据材料中“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等信息进行归纳,“原因”应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应注意提取材料二中“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和“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等信息,然后围绕这两点展开分析和思考;第(3)问应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从积极性、局限性、历史地位等角度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1)特点:维护私有财产权;条文内容比较明晰;维护贵族的特权;带有落后的古老习俗。原因:《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2)观点:不合理。理由:仅用语言但不作记录,不利于实现法律的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不利于知识水平不高的人维护自身权益。
(3)《十二铜表法》保留了某些不合理法规,限制了贵族的专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它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律……就是正确的理性。它规定什么是善与恶……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古罗马]西塞罗
3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法律观念?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意义。 (2)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古代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1)问中“法律观念”可根据材料一中“自然的权利”等信息进行判断,“意义”可从作用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说明;第(2)问应从罗马法对近现代法律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1)法律观念:自然法。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2)对罗马法的研究曾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研究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二、能力提升
1.“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 ) A.保护私有财产 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C.内容相当广泛
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与材料主旨相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2.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至上的原则 C.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信息说明古罗马法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法律至高无上观念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
4
答案:B 3.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法。由材料可知秤代表公平公正,剑代表法律的强制力,故“双眼蒙布”应与眼睛的观察力相关,即法官在审案时要依据事实真相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判决,而不能为各种表象所迷惑,故C项正确。法官判案的依据是法律,故A、D两项错误。证人证言也需要区别正误,故B项错误。 答案:C 4.罗马法规定: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宣判之后才可以称为罪犯。这一规定( )
A.推动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体现出罗马法追求执法程序的正义 C.确保了罗马境内全体居民权利平等 D.表明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解析:“在宣判前,即使证据确凿,也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说明主张执行程序的正义,故选B项。A、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全体居民”说法错误。 答案:B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指罗马奴隶制末期的小块土地佃耕者,其中包括被释放的奴隶——引者注)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