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初步设计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Xxx工程公司 xx年xx月

概 述

1.1 任务由来

更达沟位于四川省炉霍县侏倭乡境内,今年来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威胁位于沟口的卡列村和根达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过排查和评估,更达沟流域目前还存在部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程度高,危险性较大,严重威胁根达村和卡列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其灾害现状,更达沟被列为四川省2011年第二批67个重大地质灾害勘查项目之一。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通过网上公开报名和招投标,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负责更达沟地质灾害防治的勘查设计工作。2011年10月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对四川省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灾害开展具体勘查工作。本报告为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2主要目的、任务及依据

1.2.1 目的

本项目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更达沟泥石流灾害的调查勘测和治理方案的研究,选择适宜的工程治理措施,开展应急治理工程设计,实施应急治理工程建设,控制更达沟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减轻或消除泥石流的危害,使被保护流域恢复或建立起新的良性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 1.2.2 任务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是科学合理分析更达沟泥石流灾害影响范围内的防治任务,确定各单元项目设计要求和边界、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工程的实现步骤和有关工程参数,编制完整的初步设计图件、监控测量方案及初步设计报告和工程投资概算。 1.2.3 依据

(1)《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报告》(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11.11); (2)《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11.11);

(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8)《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

(12)《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1.3 项目地理位置

更达沟位于炉霍县侏倭乡,其沟域主要途经侏倭乡的卡烈村进入达曲,主要威胁卡烈村村民、农田、大牲畜及过境公路。更达沟距离炉霍县城约56公里,距离朱倭乡乡政府驻地约6公里,更

达沟流域范围多属更达村和卡列村区域,沟口经纬度为N31°40′32″,E100°14′29″,沟口海拔3437m,流域范围为:N31°40′32″~ N31°49′29″,E100°13′58″~ E100°19′09″见图1-1。

图1-1 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1)更达沟泥石流不易发,其支沟康龙沟和扎马沟泥石流高易发,活动性强,危害性等级为中等,危险性为中等,需要进行治理;

(2)康龙沟防治技术方案一:3座谷坊坝+排导槽;防治技术方案二:排导槽+移民搬迁; (3)扎玛沟防治技术方案一:1道防护堤;防治技术方案二:1道围墙;

(3)工程监测包括未治理前监测、施工监测和治理效果监测,主要监测泥石流沟内沟床和不稳定边坡的地面位移、地表裂缝、拦沙坝坝前淤积、坝下游的冲淤、泥位、弯道超高及沟槽切割的变化。针对泥石流形成的特殊性,还应对泥石流沟雨情进行实时监测;

(4)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环境保护主要针对泥石流治理前减少坡面松土,沟道堵塞,治理施工中加强管理减少弃土、弃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更达沟泥石流治理费用估算:一方案:120.39万元;二方案:185.17万元;建议按方案一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地质灾害灾情评价

2.2.1 地质灾害分布位置、规模及范围

更达沟距离炉霍县城约56公里,距离朱倭乡乡政府驻地约6公里,更达沟流域范围多属更达村和卡列村区域,沟口经纬度为N31°40′32″,E100°14′29″,沟口海拔3437m,流域范围为:N31°40′32″~ N31°49′29″,E100°13′58″~ E100°19′09″。根据现场调查,几十年来更达沟主沟没有爆发过泥石流灾害,主沟内松散固体物质有限,主沟爆发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小。位于更达沟沟口位置附近的两条支沟——康龙沟和扎马沟,每年都爆发3-4次泥石流,对位于沟口位置的卡列村构成威胁,同时还威胁着卡列村、根达村唯一通往县城的县乡公路。卡列村目前有住户26户,人口180余人,大牲畜260多头,农田100多亩。鉴于两条支沟第四纪松散物质大量分布的客观原因,如遇强降雨,推测以后还会爆发一定规模泥石流,直接威胁卡列村部分居民的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程度严重。

康龙沟一次泥石流总量在500~1000m3

之间,扎马沟一次泥石流总量在600~1500m3

之间,根据

一次泥石流冲出物质总量确定更达沟泥石流规模为中等规模,泥石流危险范围主要为泥石流的堆积区。

2.2.2 危害对象及造成损失

炉霍县侏倭乡卡列村有住户26户,人口180余人,大牲畜260多头,农田100多亩,均位于康龙沟和扎马沟堆积扇区域,两沟泥石流直接危害卡列村的10户居民、县乡公路和几十亩农田,一旦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其直接经济损失在500~1000万左右。

2.2 泥石流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2.1 治理的紧迫性

根据勘查报告,更达沟处于典型干旱河谷地区,点暴雨发育,康龙沟和扎马沟流域松散固体物质较多,一旦发生强降雨,该区域极可能暴发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康龙沟和扎马沟泥石流威胁对象较多,影响范围较广泛,不仅影响沟道下游居民的安全,而且影响县乡公路,该区域泥石流治理工作较为紧迫。 2.2.2 治理的必要性

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表10进行评价,评价因素按照康龙沟和扎马沟泥石流的危害性、治理紧迫性、发生频率、防治经济合理性、治理难易程度等要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防治工作方向和阶段。根据调查结果,对泥石流照勘查规范表10中因素对应的评价集,进行赋值,按照公式K=0.853〉0.85, 康龙沟和扎马沟泥石流属于必要进行治理工程。

3地理地质环境

3.1自然条件

3.1.1气象 水文

炉霍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地处亚热带气候区,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影响,呈现青藏高原气候和大陆型气候特征,属高原寒温带、亚热带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无明显夏季,冬长无夏,春秋同季,降水季节性差异大。气温具有年变化小、日变

化大的特点。一年中降水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呈明显正态分布,多夜雨。雨季出现在6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末。整个雨季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0%,成为泥石流及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活动季节。同时由于区内地形高差大,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向、坡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图3-1 炉霍县多年月均降雨量曲线图

炉霍县年平均气温为6.4℃,平均无霜期为91天,河谷地区霜冻亦可达9个月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5.2mm,月均降雨量如图1.1-1所示,最大日降水量53.0mm,最大小时降水量23.8mm,最大10分钟降水量20.2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9日。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海拔3440米的等高线带,降水量在海拔3440m以下随高度增加,在海拔3440米以上随高度减少,地域降水差异大。

表3-1 炉霍历年(1971-2000年)逐月降水量统计表

年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年降雨月 (mm) 1971 3.5 3.1 2 17.5 88.1 106.3 107.1 54.7 124.6 74.9 5.1 5.7 592.6 1972 5.1 8.1 4.6 32.6 56.6 142.5 108.7 11.1 147.8 34.8 1.3 1.6 554.8 1973 4.9 2.5 6 34.4 44.2 149.5 72.6 94.6 108.3 51.7 4.5 7.9 581.1 1974 0.2 0.5 18.9 16 96.6 151.8 107 179.4 126.7 38.1 0.6 1.6 737.4 1975 3.1 3 8.5 63.7 45.5 151.3 88.2 109.8 100.4 66.1 2 0 641.6 1976 0 2.4 12.3 40.7 95.2 121.9 83.6 149.7 149.9 45 9.3 2.2 712.2 1977 3.8 11.4 6.9 45.8 75 73.9 162.9 117.9 44.4 45.1 2.2 5.6 594.9 1978 2.3 4.4 18.5 19.6 84.6 76.3 76.8 46.9 80.8 40.4 23 0 473.6 1979 2.7 9.2 10.5 62.3 66.7 118.5 117.4 145.7 129.6 39.5 0.3 3.2 705.6 1980 2.1 3.9 5.9 15.7 52.9 76.2 171.6 206.8 191.4 68.3 3.9 0 798.7 1981 1 8 16.9 11.5 127.1 130.6 129.7 149.3 98.8 43.8 2.3 1.9 720.9 1982 0 7.5 1.3 38.9 19.5 206.3 170.6 77.7 133.2 28 7.7 2.3 693 1983 2.9 4.9 18.8 9.2 25.9 151.9 173.7 86.2 79.7 8.6 2.2 0.7 564.7 1984 0.1 0.2 22.1 24.6 90.2 143.4 167.3 39.1 95.8 44.5 1.1 0 628.4 1985 2.7 1 72 23.1 99.6 177.8 189.7 173.8 146.7 19.7 2.2 4 912.3 1986 4.9 3.6 1.9 33.8 70 101.1 84 118.4 110.1 43.5 5.7 0.1 577.1

1987 1 0.7 9.3 39.2 26.3 160.3 153.6 103 136.2 8.7 6 2.9 647.2 1988 7 3.5 18.7 62.6 90.7 109.5 137.9 111 133.4 17.4 3.2 0 694.9 1989 13.7 6.7 13.3 79 104.2 118.3 68.1 139.5 117.8 71.5 10.1 2.3 744.5 1990 1.5 7.7 1.7 54.4 45 173.8 122.7 115.8 159.3 80.6 2.1 3 767.6 1991 4 1 12.2 47.4 59.5 161.9 96.5 98.4 125.3 35.7 10.6 9.8 662.3 1992 8 10.3 23.7 22 86 130.7 160.2 69.7 105.4 35.1 0.4 0.9 652.4 1993 11.6 1.7 3.5 29.8 58.1 120.5 199.7 158.2 141.7 114.8 0.3 5.8 845.7 1994 2.8 2.3 17.6 9.6 59.6 146.4 72.8 131.9 147 41.1 8.5 0.3 639.9 1995 3.1 10.4 19.9 27.7 57.9 158.5 94.3 95.5 105.5 32.5 22.2 2.9 630.4 1996 8.8 3 13.4 24.1 95.2 95.1 145.1 43.7 116.1 39 12.3 0 595.8 1997 2.3 9.4 19.3 18.1 64.5 139.3 117.8 54.2 84.3 20.2 8.8 3.1 541.3 1998 2.7 14.8 27.8 14.1 59.3 169.9 206.9 143.1 62.5 98.6 7.1 1.3 808.1 1999 1.4 4.6 19.1 44.4 169.6 159.5 121 96.6 75.8 69.2 3.8 1.2 766.2 2000 2 6.1 16.9 88.8 91 173.1 130.1 151 84.9 12.6 3.8 0.4 760.7 均值 3.6 5.2 14.8 35 73.5 136.5 127.9 109.1 115.4 45.6 5.8 2.4 685.2

图3-2 炉霍县降雨量等值线图

3.1.2水文

炉霍县境内为大渡河和雅砻江水系,大渡河水系主要分布在炉霍县东北角,有8条三级以下小

支流,源于牟尼芒起山东北麓,分布在宗塔、宗麦两乡境内,流域面积734.45km2,多年平均流量11.62 m3/s,年径流量29429.8万m3。雅砻江水系主要河流为泥曲、达曲、鲜水河、罗柯河。

图3-3 炉霍县水系分布图

泥曲流域长82km,面积1325.54km2,其支流有加热河、真都沟等。该河穿行于罗柯马山与牟尼芒起山之间的山原区,一般河宽30m,水深1m,流速为2m /s,河流沿岸断裂带发育,河道平直,河谷深切,水流湍急,阶地沿河狭长分布,流域为炉霍县的主要林区。年平均流量为36.4m3/s,总径流量为5.09亿m3,落差1000m。

达曲流长63.3km,流域面积1156.8km2,西北至东南流向,切割较深,河宽20-50m,水深1.5m。主要支流有格柯、更龙柯等,分布不均,水系主要集中于右岸,成不对称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35.57 m3/s,多交叉河心滩,一级阶地发育。

鲜水河为雅砻江常年性一级河流,源于川青边界的巴颜喀拉山西南麓贡嘎拉子,泥曲河与达曲河在新都河坝汇合而成。炉霍境内流长为46km,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主要支流有易日沟、阿拉沟等,流域面积为1029.73km2。河道平直,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多年平均流量为109.5 m3/s,水源

较丰。

罗柯河源于上罗柯马乡曲登洛吾一带山地,经上罗柯马、下罗柯马、宜木3个乡,由东北流入道孚县孔色乡与鲜水河交汇。全长65km,流域面积634km2,多年平均流量为6.78 m3/s,上游河流切割深度小于500m,河谷宽浅。

3.2地质环境

3.2.1地形地貌 3.2.1地形地貌

炉霍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是川西高原与山原的接触地带。牟尼芒起山自西北延伸入境;罗柯马山蜿蜒于县境北部甲申柯上游及老折山口一带;工卡拉山由县境西南伸入新龙县境。区内平均海拔3600米,最高点为西南部的旦都喀,海拔5484米,最低点为东南角仁达乡的拔里村,海拔3050米,相对高差达2434m。总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3-4),沿达曲和鲜水河不同地段可见Ⅰ至Ⅶ级阶地。

勘查区

图3-4 炉霍县地形地貌图

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初步设计报告

炉霍县侏倭乡更达沟泥石流防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x工程公司xx年xx月概述1.1任务由来更达沟位于四川省炉霍县侏倭乡境内,今年来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威胁位于沟口的卡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tjoh6cse55uqa87qzsz8c83h0epg60168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