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探究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
疆域的形成关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所谓的初唐,是指学界所认同的唐朝建立后约百年的时间段内,即从高祖即位至玄宗登基前的这段时间( 618 - 713) 。在这段时间内,本文着重关注太宗和高宗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及其与极盛疆域形成的关系。极盛疆域的出现与综合国力最强时的盛唐时期( 玄宗开元、天宝时期) 具有不同步性。据新、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等史书所载,唐代的疆域达到最为辽阔时,是在高宗时期。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突厥汗国的兴起及西域藩属体系的混乱,造成唐代北疆、西域藩属的内缩,因此,那时的疆域不是最大的。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所绘,高宗总章二年( 669) 唐代的疆域最为辽阔。但由于行文需要,有时也涉及盛唐的一些内容。极盛疆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初唐统治者有着开明的夷夏观、规范的藩属观和明确的天下观。本文就初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唐代极盛疆域之间的关系作一番观照,主要通过对史料的爬梳与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钩稽,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一、初盛唐时期的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 中国古代有华夷之辨的传统。夷即四夷: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古代华夏民族居于中原,文明程度较高,周边民族文明程度相对落后,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者为夷。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
《礼记注疏》卷12《王制》: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在上古时期就持夷夏有别的观点。先秦及两汉时期,夷夏有别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华正统”和“贵中华,贱夷狄”。这种传统夷夏观到了魏晋南北朝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夷夏观开始发生变化,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进而逐渐相互认同。
初唐时期,尤其是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虽然也用蛮夷、夷狄等称呼边疆民族,但更多的是对边疆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民族的尊重。据《唐会要》卷93 载,太宗认为“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资治通鉴》卷197 亦载,太宗曰: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卷198 载唐太宗曰: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所引材料中体现出的唐太宗对于四夷的看法,就是视华夷如一,基本上代表了初唐统治者的夷夏观。这一观念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形成的,与“中国百姓,天下本根; 四夷之人,犹于枝叶”相比,具有较为开明、进步的一面。应当承认,初唐统治者在处理边疆民族问题时,也不时流露出歧视四夷的倾向,甚至带有大唐中心主义和汉族优越色彩,更兼朝中有很多深受传统夷夏观影响的大臣,他们的思想势必对统治者的观念形成重大影响。但是,“华夷如一”的夷夏观,在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时,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藩,又作“蕃”、“番”,有一个义项为“藩邦”、“藩国”,指称臣的边疆民族政权。先秦时期,主要是服事制统治体制。《国语》卷1《周语上·祭公谏穆公征犬戎》: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