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于化肥尤其是氮肥产业的政策鼓励和高额补贴让中国化肥产能急速膨胀,化肥的大量使用,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高额碳排放。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制订最关键的一年,农业生产方式的整体转型将如何进行,学界的争论已经相当激烈,而转型顺利与否则事关中国农业的未来。
我们常引以自豪地讲,我们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中国农业最大的现实是人多地少,这也让解决粮食问题最大的出路只能寄托于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可以说是殚精竭虑,采取的措施包括引进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改善灌溉条件和使用化学肥料等等。1949年以来的中国农业,在提高粮食产量的问题上,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最大支撑因素,建国初期是大兴水利,1970年代则主要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但1990年代以来,水利条件和高产作物的贡献力都趋于降低,化肥则慢慢成了中国农业年年丰收的最大因素。今天的中国农业,增产主要靠化肥,其他因素的贡献度都不太大。科学家们已经用多种试验证明了这样的现实。2009年年底,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对于粮食生产与化肥用量的关系做了相当深入的阐述。 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主要是氮肥生产,占化肥总产量的80%。1997年,中国的氮肥达到自给自足,到了2007年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使用量更是从1960年代的5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3000多万吨。氮肥工业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则需要消耗大量水和电,属于典型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氮肥生产70%要依靠山西晋城的优质无烟煤,因为目前利用低质煤炭生产氮肥的技术仍然不成熟。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1008家重点能耗企业中,氮肥企业占165家。对于环境而言,农业化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还算不上是最大的污染。中国的耕地经过近30年来的过量使用氮肥之后,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已经越来越低,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根据河南农业厅土肥站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河南全省每年施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1/3进去大气,1/3沉留在土壤中。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调查则显示,全国有17个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 中国最好的农耕用地大都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也因此,过量的氮肥大部分都流入水体。事实上,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中国水污染的贡献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近年来,中国政府最为头疼且下了最大力气进行的“三河三湖”污染治理中,最大的污染源并非工业污染,而是农业面源污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饱受污染之困,接近不可治理状态,最大的难题同样是农业面源污染。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下发《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规定“有关部门应该优先保证、均衡供应化肥生产所需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铁路、交通、港口等单位应优先保证化肥及其原材料的运输,对化肥生产、经营和国内短缺品种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毕井泉就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的免税、优惠运价、电价、气价等对化肥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的补贴政策措施,相当于每年对化肥生产流通环节补贴170亿元,尿素每吨补贴160元左右。一直到今天,这些优惠政策大多仍在执行。当年的政策出台一个很大的由头在于降低农资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达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后来,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逻辑中,这些被归为农资领域的企业甚至得到了更优惠的补贴。但在执行层面,这些优惠政策造就的最大利润却是被各地大大小小的化肥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攫取。
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扭转,畸形的化学农业需要被遏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阻碍正是在于过往的发展模式中业已形成的利益集团。“其实政策是多种利益团体或者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不同政策导向背后,一定有对某些利益集团更为有利,而对其他群体也许更为有害的、某种隐含的利益诉求。”温铁军说,在40年时间里,国家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复杂结构的利益集团,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份额甩掉成本,而推动各种政策的安排,推动所谓制度变迁。
2010年是中国政府制订“十二五”计划的关键年份,各个领域对于未来政策导向的争论也前所未有的激烈,农业也不例外。对现有的被扭曲了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质疑,对化肥工业的诟病也日趋增多。但不管怎样,化肥产业对于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度都不可否认,尤其是在中国的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国情下,粮食安全始终被决策者视为心头大患。而在生产层面,中国农民也早已适应了化肥催产的生产方式,甚至大量的农耕地也已经变得“施肥就增产,不施肥就减产”。环境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当环境问题遭遇生存问题时,往往会退居其次。中国农业究竟还能否脱离化学工业的支撑,走出一条既环境友好又能保证粮食安全的道路?即使在科学层面,到目前为止,也并不能给出完美可行的解决方案。不过,共识是存在的。中央政府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农业。在“十二五”规划制订之前,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型之所以能够被中央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成本的约束,哥本哈根会议的碳排放承诺都是限制因素之一。不难想象,在明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农业转型问题会出现更具刚性价值和更多政策支撑的条款。
11 / 34
但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也不过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粮食安全的压力下,农业的转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在传统的产业模式下的既得利益相关方有着强大的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渠道。首先可以做的是减少氮肥行业的补贴,设定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减量目标。其实研究早已能够证明可以在维持现有粮食产量水平的前提下,将现有氮肥使用量减少30%到50%,因此可计划争取到2020年逐步将氮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以往农业污染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不在于农业本身,而是产业资本的形成和扩展所致。农业的化学化污染不过才40年,相对于我们漫长的农业文明史是短暂的,我们稍微有一点历史感就能看到,只要改变了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背后支撑的利益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就能够完成。 农业也能够重新变回一个绿色的吸碳的产业。但改变利益结构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事实上,早在“十一五”计划,化肥农业迅速膨胀之前,对于生态农业的呼唤和各种各样的试验从未停止过。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以县为单位的模式,比如浙江湖州市的安吉模式,江苏的华西村试验、湖北恩施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有过长期试验。
而在城市,国际上已经成型的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也已经生根发芽,农业是一个污染防治近乎空白的产业,农业污染的治理不可采取末端治理,只有生态农业才是中国解决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是,生态农业在中国10多年的试验之路也让人们看到,因其生产周期长、比较收益低,生态农业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仍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补贴,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实践。在强大的产业资本面前,生态农业还显得十分脆弱,“十二五”的五年,能否引导农业产业资本的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将是中国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将进一步推进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的衔接、钢铁行业规划与下游行业规划的衔接,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以保证规划指导的及时性。钢铁工业的“十二五”规划制定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当中,下一步将针对这一规划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深入和具体的修订,在国家层面上明确钢铁工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和发展思路,给企业的发展做出更明确的引导。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和企业自身发展方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淘汰落后、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改造与创新、产业链建设、整体布局和兼并重组等方面。与会的企业专家普遍认为,“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必须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并通过提高用钢标准、环保标准、能耗标准等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工信部有关人士透露,节能减排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工信部将积极通过提高环保标准来推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进程。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目前国内短缺的高端钢材品种,减少进口,提高自给率;另一方面要用高质量、高性能钢材取代中低档钢材,降低钢材、资源、能源等物资消耗,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在产业布局方面,“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应按照内陆控制、沿江适度、沿海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重点在临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同时,建设沿海大型钢铁基地必须要坚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和联合重组相结合的原则。
在联合重组方面,“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应坚持促进兼并重组与控制产能盲目扩张、淘汰落后相结合;坚持尊重市场规则与政府推动协调相结合;坚持鼓励区域内兼并与跨地区兼并相结合,以跨地区兼并为主。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充分兼顾各方利益,重视企业兼并重组后的整合和融合。
在产业链建设方面,在上游资源掌控上,钢铁行业要实现全球布局,建立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在下游产业链条建设上,钢铁企业应跨越企业、行业、区域界限,在细分市场中锁定更多客户资源,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并使钢铁产业由注重发展规模向注重提升企业价值转变。
同时,钢铁工业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010年,工信部还将积极推进钢铁行业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钢铁技术创新体系。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十二五”能源规划将突出六大重点:优化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产业布局,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
首先是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倡导清洁节约的能源消费理念,加快发展热电联产,完善城市供气管网设施,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新增能源消费中非煤能源比例逐步提高。 二是调整能源产业布局。继续加强传统能源资源和新兴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推进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配套推进能源输送大通道建设。推进能源各行业之间,以及能源与相关产业之间的重组与融合,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实现能源与相关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12 / 34
三是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清洁煤利用、核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新兴能源科技装备技术,逐步向国外输出先进的能源技术、设备和产品,发展中国特色的新能源经济,实现我国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的跨越。
四是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开发利用和宏观调控体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能源开发利用的约束,不断提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健全能源战略储备和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国家对能源的综合调控力。不断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能源的“公共福利”水平。
五是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能源价格、财税、资源和流通体制等改革,同时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
六是进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有利于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建设,近期有效缓解能源安全和环保压力,中远期逐步形成新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实现能源永续发展。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房地产历来都是议论的热点和主题,无可否认,过去多年的调控政策对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无可否认的是,多年的调控政策大多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市场低迷时“救市”,市场高涨时抑制——却没有从产业规划入手。而产业规划恰恰就是可保障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明确目的
制订并推行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从根本上(而不是调控政策题目上的一次又一次的“进一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2.确定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应充分体现如下要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国家“十二五”战略的总体部署,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降低能耗为基础,以和谐、生态环保、宜居等为原则。 3.制订并公布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以便监督和控制
“住有所居”无疑是最主要的目标,但却是定性目标,更不是唯一目标。产业目标建议涵盖以下量化目标,并形成目标体系:
规模目标体系:包括年度投资额及对GDP的贡献率,开、竣工、可销售面积等; 价格目标体系:包括不同类型房价的控制目标;
阶段目标体系:包括年度、三年内、五年内和十年远景目标等;
增长目标体系:以上各类指标的同比、环比增长率控制目标;
其他,如能耗降低目标、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及宜居水平目标,等等。
4.明确面向不同阶层的不同产品结构
在制订产业规划时,在研究、分析未来社会发展及社会阶层变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宽产品供应结构,建议涉及四个市场:
增量商品房市场:面向高收入居民;
增量政策房市场:是“有限”的、介乎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市场,面向“夹心层”; 增量保障房市场:面向低收入居民;
存量住房市场:属于过渡型等具有特定居住目的的居民。
在具体规划内容上,应明确各个市场的发展方向、市场目标、具体计划等。 5.建立规划保障体系,制订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
为了贯彻执行规划总体思路,实现产业发展目标,相关部委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要紧密协助,制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战略举措,并严格执行。
进一步梳理并完善房地产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
制定、公示与产业规划相匹配的建设用地计划,并严格执行; 继续进行财税制度改革,落实资金投放额度和方式; 建立科学、公开的统计制度;
进一步明确相关部委、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及权责边界关系; 推行“低碳”建筑标准、新农村住房建设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标准; 加强与外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
13 / 34
其他相关的保障措施。
产业规划,也只有产业规划,才能串联起土地供应计划、资金投入计划、企业发展规划和消费者的置业计划,因此是破解市场不确定性的根本之策。需要强调的是,在制订产业规划时,因为住房涉及国计民生,其中问题错综复杂,非现在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一个部门所能为,应建立类似于国家能源委员会的跨部委组织,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为牵头单位,并吸纳国内外专家。
当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比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历史时期,都要错综复杂。而且中国现在还处于转型阶段,转型阶段本身就会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不确定性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未来,不采取任何行动绝非明智的选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适应?如何更加聪明地整合好各种力量、配置好各种资源?问题的关键不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是房地产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不是需求的不确定性,不是供应的不确定性,而是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是我们如何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以便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围绕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调整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二是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形成自主技术、自主标准和自主品牌。三是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素质。
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要坚持以下几项指导原则:一是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上下真功夫,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二是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出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把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端技术和装备,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着力消除体制障碍,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四是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要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若干战略性和前瞻性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五是把加强技术改造和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的长期任务,围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整体素质。 在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取向: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全行业新产品率超过30%,获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速达到5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等;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装备制造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局部优势,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装备制造集聚群,新兴产业产值占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5%,现代制造业的比重占全行业总产值的30%以上;三是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常规装备制造业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0%左右,基础配套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零部件、基础件自主化率达到80%左右,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等;四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的融合渗透取得长足进步,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柔性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五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率达35%左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基础上实现装备制造业平稳、协调、健康发展。
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任务可大体细化为: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跟装备有关的,一个是大型飞机,另一个是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装备;要加速重大装备自主化;大力发展基础配套产品。二是实施自主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加快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体系。五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点。六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七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八是推进绿色制造,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
【“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目前,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要成为汽车强国,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这个发
14 / 34
展战略不能只管三五年,而是要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汽车界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出具体发展战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由政策支持战略。
汽车业有大到强,首先要明确战略规划,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如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国要向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努力,那么怎样算是汽车强国,成为汽车强国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要成为汽车强国,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这些都要说清楚,然后奔着这个目标来做,这样规划才有意义。
在发动机方面,国家应将发动机喷射系统研发技术列入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动机最核心的技术是能满足国Ⅲ以上排放标准的喷射系统。这项技术目前被国外零部件公司博世、德尔福、西门子等牢牢掌控,国内零部件企业还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喷射系统的研发涉及燃油和电控技术,单个企业不太可能完成,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整合资源。选择一批生产关键零部件的、能够代表民族工业发展水平的企业,组建一支“国家队”,以企业为主体,高校支持,进行联合攻关。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要大力支持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为再制造清除法规上的障碍。 在下一个五年,国家更应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上下大力气,推动这一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第一要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国家级的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这种试验中心一般投资规模很大,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同时,这又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所必须的;其次是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大力度补贴。以前我们可能有一些顾虑,认为把公共财政补贴一部分买车的人,有失公平,但也要认识到,鼓励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目的是培育一个新兴的战略性产业。政府还应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建好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第三,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上,要建立起一套系统的支持政策。一般意义上的政、产、学、研,不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起到足够的作用,由于这种联合攻关体没有跟最终利益挂钩,一旦协调得不好,很难形成成果并进行产业化。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建立成体系的激励机制。比如先期给十家企业相同数额资金的支持,过一段时间,谁获得了成功,就采取减税、返还税收等措施重点鼓励谁。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我国召开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次联盟成员全体会议,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概括。这四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平台搭建以及基地建设,这四个发展方向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是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完成的。这四大发展方向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技术和产品研发,在新医改的稳步推行下,加大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是目前的重点,而对于平台搭建和基地建设来说,只有把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散、乱、差”的局面有效改善,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朝这四个方面发展的主要思路是要把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为核心、以新医改为契机、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以大中型医疗器械产品为开发重点,最终实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系统发展、稳步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低、企业无序竞争、缺乏体系支撑等问题。“十二五”规划编制在即,部分政协委员建议,医疗器械“十二五”规划应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医疗改革进程,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医药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调整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结构、扶持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业,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以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医疗器械产业要布好‘人才链’、‘创新链’、‘产品链’、‘产业链’,重要的是,要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将医疗器械产业这一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起来。”要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产品产业化,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形成标志性产品和国际化品牌。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全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表示,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核心是坚持行业有序与协调,促进煤炭行业绿色生态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意味着煤炭行业不能单纯以扩大产能为发展目标,而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负担,减少生产事故。将全面推广山西煤炭整合方面的经验,在其他产煤区,对小煤矿关停并转,做大做强国有大煤矿,提高煤矿的产出效率。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关停、整合为主题,今后的目标是稳定中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不适合开发大型煤矿的,将不再投资。与此同时,关闭小煤矿也将在东部地区展开。 目前,煤炭行业新的矛盾就是当前煤炭供大于求和具有安全生产保障的产能不足,也就是煤炭总的供应能力比较大,但是具有安全生产保障的生产能力不足,而对于任何一个地区,煤矿安全都是重要问题,小煤矿自然成为焦点。 煤炭“十二五”规划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在建煤矿。未来若干年内,煤炭仍然是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能源,但随着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煤炭的消费比重将逐步下降。据专家预测,国内煤
15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