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二编汉至唐代的哲学第1章汉初的哲学思想1.试述汉初黄老道家思想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答:(1)黄老道家思想黄老思想是以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为代表的一批齐国的稷下学者在保留了老子的天道观念和柔顺、无为思想,同时又吸纳了诸子百家、特别是法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形成了“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强调人君南面之术的新的道家学派,他们假借了黄帝和老子的名义,称自己的学说是从黄帝、老子一直传下来的,故而名为“黄老道家”。(2)黄老道家思想在西汉初期盛行的原因①这是由汉初窘迫的经济现状决定的,战乱之后只能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②这也是对秦王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的极端政策的反动。③这还与汉代初期有远见的统治者的大力推动分不开。汉初的统治集团成员大多是从民间崛起的,他们对什么样的统治思想对国家、对民众更加有效,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3)黄老道家思想能够在西汉初期盛行的影响汉初四代帝王均采取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指导的“休养生息”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快,粮食充裕,车马成群,社会安定,“文景之治”的繁荣与汉初实行黄老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2.请谈一谈你对贾谊思想中“礼”与“法”的关系的理解。答:(1)贾谊思想中的“礼”“礼”的实质在于“分别”,分别出君臣父子、尊卑长幼的等级秩序,并使诸等级各居1/3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其位、各安其事,从而避免攘夺、僭越等破坏等级秩序的现象发生。“礼”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的位置,它是道德仁义得以实现的保障,是教化风俗得以完备的依靠。(2)贾谊思想中的“礼”与“法”的关系①从作用的机制来看,“礼”是在邪恶发生之前,通过礼仪规范、道德教化来加以引导和化解;而“法”则是邪恶发生之后,制定法令刑律来对之进行惩罚。②从实施结果来看,任刑罚的人只会越来越依靠刑罚,结果是道路以目、众叛亲离;而行礼义的人则能够收获礼义,从而人心归附、天下大治。③从发展远景来看,法家所崇尚的“刑罚”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不教而诛”;“礼”则是从更加根本的层面对人们的德行和情感加以引导和规范,它的作用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更为深入和久远。(3)我的理解:“礼”与“法”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礼”与“法”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礼为体,法为用。法虽是事后的惩罚机制,却只是亡羊补牢;礼是事前的道德规范,才是从根本上杜绝邪恶。所以在这里贾谊批判了“法”,而高扬了“礼”,正是肯定了“礼”的根本。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礼与法相结合,只有礼社会秩序会混乱,只有法,社会缺乏人情,人心不齐。所以,礼与法要体用结合。3.试述《淮南子》的道家倾向。答:(1)《淮南子》继承了《老子》以“道”为天地之根源的思想《淮南子》从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天道观汲取思想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具有综合色彩的自然天道观。他认为“道”是先于天地的,无由道产生出宇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所以,“道”是《淮南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天地的根源和万物的始祖。2/3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淮南子》阐发了道家的“无为”思想①“无为”不是消极,而是潜在的“有为”;②真正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一动不动,而是“不妄为”,不使人为做作强加于自然之上;而应该“因物之所为”,遵循万物的自然之理而有所推动,根据事情的客观之势而有所作为。(3)《淮南子》继续了道家关于形神问题的思考①形神关系精神是禀受于天的,而形体则是禀受于地的;形是生命的居所,而神则是生命的主导。形体可能会有磨损,但精神是不会变化的;正如树木枯死,形体的青翠死去了,但使树木生长的精神则不会死去。正所谓“化物者未尝化也,其所化则化矣”,精神就是“化物者”,它是不会变化的;形体则是“所化”,它是会发生变化的。②《淮南子》在讨论人时,十分重视心、形、神、气的配合。心是形之主,神是心之宝,气则指血气,生命力。形、气、神三者各安其位,才是“全其身”,才可以与道为一。心对形具有主宰力。神为主,形为从。人善养其神,和其气,才能与道浮沉俯仰。③《淮南子》主张: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气守其宅(形),精神守其根(道);性道合一,原心返本。这是以道为本体的生命论。它强调尊天而保真,贱物而贵身,外物而返情,即尊重天然,保养精神,清心寡欲,返于质朴。(4)《淮南子》关于“天人感应”现象的思考①《淮南子》从自然界的直观经验入手,指出天地间的很多现象之间存在着“物类相动,本标相应”的感应关系。②不仅自然界的同类现象有这种互感互动的关系,甚至人类社会的治乱也与自然界的某些异常现象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3/3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2章董仲舒1.浅析董仲舒的“人副天数”思想。答:(1)人副天数是董仲舒在讨论人类如何产生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子类似父,父类似祖,如此层层上推,则人亦类似于其曾祖父(“天”)了。人之所以类似于天,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天正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人类的。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人类乃是模仿、类比他的“曾祖父”——天——而生育长养的,这就是“人副天数”。“人副天数”思想的具体内容如下:①“数”是指天与人在构成的各个部分上的数量指标。②“副”可以解释为“符合”,即人数符合天数;也可以解释为“副本”“模本”即人是天的副本。(2)人副天数所提出来的这种人对天的模仿是包括形体躯干和情感意志在内的全方位的。①从形体上看人的首隆而圆,像天之圆;人的头发,像天之星辰;人的耳目,像天之明。天以一岁为一循环,人的身体有小的骨节366块,合于一年的日数;人有大的骨节l2块,合于一年的月数;人的身躯内有五脏,合于天的五行之数;外有四肢,合于一年的四时之数。②从道德情感上看人间的一切道德和情感都是来源于天的,甚至人类最重要的道德属性“仁”,也是源自于上天的。③从终极的意义上讲“仁”并不是人所自有的道德秉性,而是天所具有的道德特性。正是在人类模仿天而产4/36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生自我的过程中,从天那里复制了“仁”的德性,并将其视作人类最基本的属性。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天拥有了人类才具备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感受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属性,实质上这些情感和道德原本就是属于天的,是人类从天那里获得的。2.试述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的内容和意义。答:(1)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的内容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它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①天地之间除了那些正常的现象之外,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小的异常称之为“灾”,大的异常称之为“异”。一般的情形是“灾”先出现,“异”随后而来。这些“灾”和“异”都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②如果人间国家的统治出现了一些小的过失,天就会降下水、旱之类的灾害来“谴告”之;如果“谴告”了人们还不知改正,天就会降下日蚀、月蚀之类的怪异现象来“惊骇”之;倘若仍然无济于事,就只能说明人类是咎由自取,天将革掉他的“命”。③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里,灾异不再是自然的、无意义的现象,而是天意对人间治乱的关心和干预的象征。④天不仅会降下灾异现象来谴告人间统治的过失,同样会降下祥瑞之兆来预示有德者的兴起(2)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说的意义“灾异谴告”带有神秘的色彩,董仲舒希望借助上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灾异谴告”说在本质上仍是有动态的,有活力的系统,为天子和天朝的更替留下了空间。它一方面为天子行使皇权提供神圣的根据,另一方面也为制约天子的皇权保留了超越5/36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