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情表》谈“孝道”教育
作者:黄琬祎
来源:《语文课内外·教师版》2017年第10期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特征,我们高中生借助语文文本的学习,有利于培养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的《陈情表》一文主要是围绕“孝道”二字,来对我们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经典文章。通过对该篇文章的学习显然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的体悟李密那真挚的亲情忠情,从而领悟“孝”之意,并将“孝”转化为实际行动。文章主要立足《陈情表》这篇文章来进一步谈论“孝道”教育。 关键词:《陈情表》 孝道教育 传承
《陈情表》乃是西晋李密所写,主要讲述了李密向晋武帝述说真情,因为尽孝道而未能走马上任的表文。该篇表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至情至性,着实委婉动人,对于我们学生领悟孝道,感受亲情伦理可以说是起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这物质的社会下,许多青少年只会理所应当地索取家人的爱,却不懂得为家人尽孝道,这显然与我国所提倡的传统的尽孝道之传统美德相悖。为此,对于该表文中所呈现的官权诱惑之前,却仍毫不动摇内心的行孝之心,实乃当今青少年所应当着重学习的。 一、祖孙之情深
《陈情表》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祖孙俩的感情深厚来加以述说。因自小便失去了父亲,母亲何氏又改嫁他人,再加之自身体弱多病,可谓是孤苦伶仃。而唯一在身旁照顾自己,并将自己抚养长大便是祖母刘氏。但当自己长大之时,刘氏那早已病弱的身躯更是孱弱不已,李密便终日于祖母病榻之前侍奉着。此种孝情绝非法律道德之要求,而是出于内心的纯粹“自然知孝”,而这种情感本应当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但是,当前我们学生对于中华传统道德观念的认知程度,却有点差强人意,有些同学甚至肆意扭曲自己的世界观。如,过分张扬自我个性,在家不听从父母的谆谆教导,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情丝毫不在意,好面子,而将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花在了各种电玩上,对于哪个新款品牌上市如数家珍,但对于父母的几声咳嗽、一句腰酸背痛等却都漠不关心。久而久之,显然会使自己养成不健康的人格。而借以《陈情表》中这种纯粹的、自然的知孝情感,我们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地体悟来自父母的深沉的恩情与关爱,从而逐步修缮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忠孝之两难
《陈情表》第二部分抒写李密忠孝两难之情,更用了“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四字句排比来体现圣明难违的紧张气氛,前有圣命不可抗,后有祖母需尽孝,李密可谓是满腹心酸无处可诉。而当我们阅读至此时,也不禁会对自己提问,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遇上同样的事情,在
尽孝道与自身利益所冲突时,自己又会是做出怎样的一种选择?这无疑激发了我们学生的情感深处,使得我们不断地思考,回想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这一思考中,获得一些情感上的启迪,并在教师的指引下,自身获得更深次的提升。 三、先孝而后忠
《陈情表》第三部分写的是李密处理忠孝两难的方法即为先尽孝道,再尽忠道。借以抒写刘氏“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身体状态。虽带有一定夸张性,但又不乏真实性,害怕一直对自己照顾入微的至亲要离世的焦急之情尽显无疑。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此种骨肉之情在以为追求孝道治理天下的时代下,又如何能将其摒弃掉,所以只能将解决的办法交与时间,自己继续侍奉年迈的祖母,而于壮年时也能慢慢地尽忠道。我们在细细品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等情真意切的文字,又如何不会牵动内心那根报父母之恩情的弦呢?脑海中回忆起十几年来,父母的好,情感自会在刹那奔泻而出,对于上文中對自己所提出的尽孝道与自身利益的选择,答案不言而喻。父母终有老去的那一天,若只顾自我,而不顾那终日为你担忧操劳的双亲,年老时自会悔恨不已。当我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品读、咀嚼文章的一字一句时,便会知晓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才能子欲养而亲也在身旁。 四、孝道之传承
我们高中学生已然具备了独立思考的思想意识。但部分学生的意识并没有体现着个人所应有的道德素养,反而是过度宣扬自我个性,漠视他人的关心,与他人交往中甚至是做出各种隐瞒欺骗之举,这显然是缺乏素养的表现。那么,在当今时代,若想要恢复“孝道”在伦理道德规范中的教育作用,我们自身就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耍嘴皮式的口头之言,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既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要学会与父母沟通联系,做到真正的尊师重道,敬爱父母,关心幼小等。“父母者,人之本也。”乌鸦都尚且有反哺之心,可何况我们是21世纪下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教师口中的“孝道”教育,并非我们所想的古代尊老敬贤的繁文缛节,而是要学会敬、养、安、礼、尊、爱父母以及长者。
当代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对于“孝道”之教育和传承就尤显重要了。父母抚育孩子,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留给了孩子,当代青少年若能领会父母的不易,感恩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孝敬父母,那么一个如此敬爱、孝顺自己父母的人,又如何会让自己变得不好,变成大家眼中所厌恶的那种是非不分,破坏社会和谐的人,以此来伤害父母的心呢?正如《论语》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所以说,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在于孝道的传承。圣人亦有言,“父慈子孝”实乃和睦家庭之根本。中国所提倡的孝道,是一种精神文明,中国文化无不渗透着“孝”这一字,所以说,“孝道”教育必须成为当代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而身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我们也必须好读诗书,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弘扬“孝道”之举。
结束语:
《陈情表》一文对于当代教育中的“孝道”教育是有其现实性的意义的。我们学生接受孝道教育,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与当下的社会生活方式相适应,切不可做出“愚孝”之举,这显然是不利于弘扬孝之道的。我们学生若想真正领悟“孝”的涵义,势必要潜心领会孝道教育中所传递地和睦友爱、尊重长者与贤者、不断提高自我道德素养等文明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积极响应新时代下对于青少年继承和弘扬孝道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桑嘉炜. 忆古思今论孝道——读《陈情表》有感[J]. 作文, 2013(3):36-36. [2]黄胜勇. 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有感于《陈情表》中的孝道[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11):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