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
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自己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遗憾的是一直没有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 前些日子有幸听了一堂作文课。执教老师没有设置特殊场景,没有声情并茂甚至感人涕零的言语,更没有泛泛地讲解写作文如何重要,如何打动人,怎样开头吸引人,怎样收尾震撼人……只一味地让学生观、议、说、听、写、读、评多种感官并用,多种方法兼顾,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学生六人一组,每组围桌而坐,全班共分五组。每桌放一杯水,一个小纸包,学生每人一支笔一张白纸。
开始上课了,老师开门见山,师生之间没有多余的互动。
老师让学生从纸包里取出一个枣核样的东西观察,猜猜是什么东西,看看是什么样子,先在组内讨论,轮流说说,然后代表发言,全班评议、补充,老师评议、纠正、补充,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点评,写在纸上,最后老师选取部分习作投影展示,师生再点评,学生随之修改。这只是作文开头部分,基本是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完成的,老师只是给予适时引导、点拨。如此一来,老师教得省时、省力,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发言争先恐后,效果之好自不必说。
第二步,老师让学生把东西放到水杯里,注意观察有哪些变化。老师在指点学生时,尤其提醒注意细微之处。学生随时观察,随时汇报,随时补充。老师随即点评,帮助修改。教学过程基本延续了开始部分,只是细节上有所改动,但目的是一样的,还是靠学生主动观察、交流来完成。
一直到结束部分的学习都是这个模式。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学得投入、扎实、容易,时有精妙之语;老师们听得也饶有兴致,每到精彩处便掌声如雷。
这堂作文课的最大优点就是老师把实物拿到学生面前,如做实验一般,每一步都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尽可能动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让他们身体力行,感知体验,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老师这样做,不仅让学生获取了知识,更学会了写作方法。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也适用于教学中,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要胜过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单方面的知识只是暂时的,片面的,甚至是狭隘的,而学习方法可以让学
1
页眉内容
生受用终生,适合于任何范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好比拿到了开启知识宝藏的钥匙,随时可取,多少随意,自由地取。
我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教学。他曾提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所说的“教学生学”指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学生会学习,也就掌握了学习方法。陶行知还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现代作家钱歌川先生在《读书的习惯》一文中写到,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允许这样,而且多认为这样的学生是优秀学生,考试比每天去听课的学生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钱老所讲的“自修”、“独得”,也在提倡自己读书,自己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所得不到的知识,告诉我们自读、自学的重要性。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很早以前就曾提出类似说法。他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其中“研究学问的方法”,即学习方法。
许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提出过关于传授学生教学方法的重要理论,无一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能仅限于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不能让学生死学知识,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只有如此得来的知识才能深刻理解、掌握,了解其内在联系,把握其规律,判断其性质。
一堂作文课很短暂,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不具备代表性,但我们可以从中有所启迪,那就是重视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