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于609年建立进士科,至此科举制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名目很多,制科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
唐代的科举考试内容前后有所变化,大体上,进士科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明经科为帖经、经义 和时务策。帖经是经学基础知识测验,诗赋是考察文采辞章,经义是经学理论,时务策是以经学为基础的政论见解。专科性质的科举,则考专门知识。如明法考律令,明字考《说文》和《字林》,明算考十部算经等等。相比而言,明经考试主要考背诵,易中;进士考诗赋,须构思,故难考。但进士虽难考,
但考中后容易飞黄腾达。
唐代科举能否考中,不仅在于考场发挥如何,更要看平时文章如何。当时有纳卷和行卷之制。参加考试的学子,要把自己的优秀旧作汇集成卷,在考试前送给文坛名士或政坛要人以求推荐,称行卷;或者直接送到礼部供主考录取时参考,称纳卷。另外还有通榜公荐,主考的友人帮主考定取舍为通榜,高官名人直接向主考举荐为公荐。
唐代科举每年一次,进士大致录取数人至五六十人,中唐以后固定在三十人左右。唐人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土”之谣,意谓三十岁考中明经者已老不堪言,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者则正当少壮。一中进士,世人皆以“白衣公卿”看待。因此,进士及第,极为荣耀。但科举考中后,只是取得了任官资格,即出身,是否能够任职还需要经过吏部铨选。
(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 北宋初年科举制的发展
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且在武则天首创殿试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 籍贯密封,以防止考官舞弊;真宗时又创立了誊录制。为防止考官辨认笔迹,所有密封卷面,一律由书吏照抄一遍,考官阅卷只能看抄本,判定取舍后再对照原本。 第四,扩大录取名额。例如宋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
间科举取士近万人。
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限制了豪门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大大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使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一般平民敞开了大门,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也导致官吏人数激增。
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的改革
北宋中期,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王安石对科举制的改革是为其变法服务的。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这些对科举制改革的措施也被废除。
(4)明清:科举制的僵化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和会试各为三场,第一场为四书义三道,五 经义四道;第二场为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选一道;第三场为时务策五道。殿试只有一场,考时务策一道。清代乾隆以后,改为第一场为四书义三道,五言八韵诗一道;第二场为五经义各一道;第三场依旧为时务策五道。
乡试考取者为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殿试不淘汰,取中者为进士,分三甲。一甲三人,俗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余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考中举人即可任官。考中进士后,经过挑选庶吉士,其余
进士直接任官。
明朝与前代不同的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 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答题必须采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经义的解释,如四书,以朱熹的经为准,考生只 能“代圣贤立言”,背诵经书的内容,以注疏的语言解释经的意蕴。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 称为“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程式化、标准化、规范化极强的文体。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销蚀了人的个性,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
(5)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后遭慈禧太后否决。1901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不得不下诏改革科举,实行新政。然而点滴改革无济于 事。在中国资产阶级创办新式学校、主张废科举的压力下,慈禧根据张之洞等人建议,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积极作用:
首先,科举制最大的特点是彻底否定了门阀世族的身份和特权,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
其次,为中国历代政权选拔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分子,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够有机会进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
最后,科举制度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统一考试制度,形成“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有利于稳定和巩固统治。
消极作用:
首先,科举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人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先进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也导致中国社会创新能力大大缺失,造成了中国社会长期因循守旧、思想停滞不前。
其次,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制度的出现,使中国的教育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畸形发展之中,士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状况愈演愈烈。导致士人不能学习到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身能力也得不到相应地提高。
最后,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启示:
时至今日,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我们正在逐渐地吸取并加以效法。 但是,它遗留的消极阴影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转变考试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注重知识的扩展与融合,改善教育理念,提倡终极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