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导入】由第7课的课题:伟大的历史转折引入。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就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被称作历史转折,最重要的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即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推动经济建设,全会做出了一个伟大决策,即改革开放,具体讲就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而对内的改革最基础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常识:
原因:原有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过渡:中国的城市与农村都有改革的必要,那么改革从哪里起航? 一、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
教师讲述:讲农村的改革,我们从一本书开始,即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曾获诺贝尔提名奖、矛盾文学奖,后来改编成电视剧。主人公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这兄弟俩的成长与农村改革同步,他们成长的过程见证着改革的前行。
一位名叫高步杰的中央领导前往一户农家探望,结果就有了这样的一幕…… (视频展示:十六七的女孩子因无衣可穿,只得躲在床上,高老及随行人员很受震动。)
教师设问:高老探望的那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回答:非常穷困,连衣服都没有得穿。
教师讲述:高老探望的那家人是中国农民生活状况的一个缩影,孙少安一家的光景也好不了多少。农民为什么会这样穷呢?是无地可种吗?请看材料: 材料一: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教师设问:这是当时农民干活的普遍场景,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农民干活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学生回答:懒散、不专心
教师讲述:农民不好好种地自然就不会 有好收成,结果也就必然会缺衣少食,甚至得出外讨饭,难道农民甘心这样吗?
当时出去要饭心里很苦恼,农民有地有田,有牛有犁有耙,为什么搞不上吃的?我们心里不服气,农民不是不会种地,按当时那个政策约束了我们。
——摘自《小岗村,严金昌家的年关》
教师设问:结合教材39页的相关史事,指出约束了农民的政策是什么? 学生回答:人民公社体制。
教师讲述:人民公社体制下,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单位,大家一起劳动,集中分配。生产队长早晨通过吹哨子督促大家干活,每日计工分,因无法区分,工分基本相同,意味着收入基本相同,这样就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自然也就影响了农业生产。
有一天,他(孙少安)突然想起,前不久他到石圪节赴集时,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那里有的村子,现在把生产队划成了小组,搞了承包制,超产还带奖励呢;结果庄稼都比往年营务得好,农民不仅吃饱了饭,还有了余粮。
教师设问:材料中提到的安徽做法是承包到组,其实当时安徽还有更激进的做法是什么?从哪个地方开始实施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参考答案:包干到户;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迅速增加)
教师讲述:生产队长孙少安将队员召集到一块,商量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问题,当时上级的态度是由村民们自己决定要不要分田到组.....最后决定实行包产到组。实行责任制效果如何?
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眨眼就增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象抚育自己的娃娃。
教师讲述:正因为生产责任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可与推广也就顺理成章: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公开肯定了“大包干”。1982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推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同时期仍有集体经营的做法。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收到了什么效果?
粮食的人均古有量从1978年的319公斤增长到1984年的 393公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平均单产从30公斤增加到 60公斤,增长了一倍。
1978一1985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迅速的增加到397.6元,增长了2.59倍。
(参考答案:激发农民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过渡: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富裕……
继联产承包解决温饱之后,乡镇企业成为实现农村小康生活的另一把钥匙。到2007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工资达137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420元,比1978年的10.74元增加了130多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8%,比1978年的8%上升了26个百分点,大大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教师讲述:孙少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开始思考如何致富的问题,后来他大胆地开起了砖窑,获得了成功,后来还接手了县里的砖瓦厂,成为当地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富裕之后,他改建了村里的小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少安的弟弟少平则外出揽工,后来成了煤矿工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过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之后,城市改革也全面铺开。 二:改革的扩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教师讲述:企业是城市的经济细胞,城市改革关键在于企业,当时企业普遍缺乏活力,导致生产力低下。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教师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管理松散、管理者与职工缺乏积极性、管理者缺乏经营自主权等等)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然而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教师讲述:这些厂长与经理要的权力主要是三条:人事任免权,即可以自行任免干部;财权,即企业可以自定工资制度与奖惩;企业自营权,在完成国家计划指标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自己销售多余的产品,价格也可以自行调整。 厂长们的呼声很快得到了回应,1984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有了权力之后,企业管理者可以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了。 为了整治工厂,张瑞敏上任后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其中第一条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其他制度还有“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工作时期喝酒”
“车间内不准吸烟”和“不准哄抢工厂物资”。后来有人扛走了一箱原料,中午张瑞敏就贴出布告开除此人。
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张瑞敏那里买冰箱,但挑了许多台都有问题。朋友走后,张瑞敏盘点了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发现有76台存在各种问题。当时有人提议低价卖给职工,但张瑞敏下令全部砸掉。当时,一笞冰箱价格为800元,相当于普通职工两年的工资。冰箱厂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大众的推崇,这是日后海尔走向巅峰的开端。
教师讲述:总体说来,当时增强企业活力的基本思路是如何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具体讲就是如何调动管理者与生产者的积极性。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按劳分配,而要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可以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方面做文章。具体实施如下:
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多种所有制之中包含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当企业管理者也是企业所有者之后,自然会提高积极性) 管理方式: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管理者有了管理权力,同时也根据企业生产状况予以奖惩)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比如资本收入、专利收入等) 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 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家电进入民众的生活,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教师设问:从材料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参考答案: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过渡:伴随着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展开,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也日益显露,于是根本上否定计划经济成为必然,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提上日程。 三:改革的深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川省第一批列入试点的重庆钢铁厂厂长王宇光回忆:1979年前后,产量很快上去,新生产出来的钢材没两个月就堆满了工厂的仓库,可是国家物质储备部门下给重钢的收购指标却已经用光了,而另一方面,想要钢材但没有计划指标的单位却在重钢门口排成了长队。一个厂门内外,里面因为胀死要停产,外面大声要货却不能给......
教师讲述:这则材料说明由政府来配置资源的做法显得过于僵化,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灵活的做法是两者直接进行交易,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配置。
教师设问:为什么有钱买不了东西?(参考答案:社会生产力不足;政府决定价格的滞后)放在今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价格,促使生产能力提高) 教师讲述:材料说明由政府来决定商品价格也会僵化,没有市场来得灵敏。 于是我们有了以样的解决思路,即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及决定价格,示意图如下:
这样的解决思路是好,但要实行市场经济,有一个理论禁区需要突破: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谁有能力、谁有资格来突破这个理论禁区?当然只能是邓小平,因为他是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 教师讲述:邓小平的话可谓一锤定音。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后来又将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