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就成了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重点是加强计算机操作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虽然现在中小学已经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但这门课程基本没有列入中高考的考试范围,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要么课程表里虽有,事实上却被其他统考学科挤占;要么就变成了让学生放松的娱乐课,放任学生玩游戏、上网聊天。学了几年,有些学生除了打字什么也没学会,基本知识、技能几乎为“零”,有些学生则成为沉迷网络、游戏的“高手”,无法自拔,甚至荒废学业,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并非易事。下面笔者在分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单一,计算机教师水平停滞不前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材发到学生手上时,内容往往已经过时了。而且教材没有专业特色,与专业应用联系不紧密,无论文科专业
第 1 页
还是理科专业都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毫无专业针对性。 由于中职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缺少必要的培训,也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教师犹如井底之蛙,而且学校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教与不教一个样,教好教坏一个样,因此教师失去了动力和压力,没有对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更新和提高,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提高和改进。
2、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发生偏向 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课,笔者都会进行了一次计算机水平摸底,好的学生考八九十分,差的只有几十分,甚至只有个位数,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还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偏重于娱乐,而真正想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学生并不多。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学生确实更爱上计算机课,但这种爱好表现在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娱乐的工具,上计算机课可以玩游戏,或者上网QQ聊天等,而对老师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则觉得“不好玩”、“没意思”,不愿认真地学习;另一部分的学生刚开始时信心满满,兴趣浓厚,但由于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随着知识难度加深,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 3、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
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教学的方式一般都是先讲解知识点,然后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说完,他就已经懂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一部分自制能力不好的学生在开小差,根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一堂课下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讲得辛苦,
第 2 页
学生听得厌烦。而且学生在上完理论课后,或许还要按照学校的上机安排,在几天后甚至是下一周的上机课来练习课堂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忘了前一次课堂上的很多内容,每次上机课教师都非常辛苦,一遍又一遍反复讲,手把手地重新指导,理论课等于“白上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分开进行使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4、以考证为学习目标,重视证书忽略能力
根据相关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必须持有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才能毕业,所以学生对考证相对积极和重视。可事实上,目前中职的计算机课任老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让学生通过鉴定获取证书并不太难,可大多数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一旦面对实际的问题,仍然束手无策,还是不会解决和处理。目前我校选择的是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该考试的特点是不搞猜题,重视测试掌握应用软件的使用或专门技术的应用技能,但同样会出现学生虽然通过训练能较熟练地做题,可还是不能真正明白学的是什么,学了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仍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实际应用能力差。
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要端正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教师常常会去怪学生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而不会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能吸引学生。因此教师第一要严格要求自己,本着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的态度来开展教学工作,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强教学研讨,从而提高自身素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