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E1h13)=P2/(E2h23)=P3/(E3h33)...则有:Pi'=(Eihi3∑Fi)/(∑(Eihi3)) 根据此假设,底板承受荷载经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设计值为:
分配后楼层恒载分配后楼层活载楼层混凝土弹性楼层 模量Ei(MPa) 楼层板厚hi(mm) 楼盖自重荷载标立杆传递荷载标准值gi(kN/m) 2准值qi(kN/m) 2的设计值Gi(kN/的设计值Qi(kN/m) 12.048 2m) 46.321 2-1 31500 400 333310.04 3333.086 33Gi=1.2×[Ecihci/(Ecihci+Eci-1hci-1+Eci-2hci-2)]×(gi+gi-1+gi-2) Qi=1.4×[Ecihci/(Ecihci+Eci-1hci-1+Eci-2hci-2)]×(qi+qi-1+qi-2) 三、板单元内力计算 1、第-1层内力计算
第-1层配筋图
第-1层板单元内力计算
m1 m2 板的支撑类型 四边固支 Bc/Bl=8100/8400=0.964 m1 m2 ''0.019 0.017 -0.054 -0.052 8 / 19
mq1 四边简支 Bc/Bl=8100/8400=0.964 mq2 0.04 0.037 第-1层板内力计算 荷载组合设计值计算(kN/m) Gi 12.048 Qi 46.321 Gi'=Gi+Qi/2 35.208 内力计算 Gq=Gi+Qi 58.369 Qi'=Qi/2 23.16 2 M1 M2 M1' M2' m1 0.019 0.019 m2 0.017 0.017 m1' m2' mq1 0.04 0.04 mq2 0.037 0.037 ν 0.2 0.2 0.2 0.2 Bc 8.1 8.1 8.1 8.1 内力值(kN.m) 123.908 116.429 -206.645 -200.594 -0.054 -0.052 22 22M1=(m1+νm2)Gi'BC+(mq1+νmq2)Qi'BC M1=(m2+νm1)Gi'BC+(mq2+νmq1)Qi'BC M1'=m1'GqBC M2'=m2'GqBC 22 第-1层板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依据《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板的正截面极限计算公式为:
公式类型 Mu α1 Mu=α1αsfcbh02 αs fc h0 fy' Mu=α1αsfcbh02+fy'As'(h0-αs') As' αs' Mu=fyAs(h0-αs') ξ=Asfy/(fcα1bh0) fy As ξ χ 参数剖析 板正截面极限承载弯矩 截面最大正应力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fc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α1取1.0 截面抵抗矩系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参照上述修正系数修改 计算单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长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 受压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受压区钢筋总面积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默认取20mm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受拉钢筋总面积 ξ---受压区相对高度,ξ=Asfy/(fcα1bh0)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用于双筋截面当χ<2αs'时 用于双筋截面 用于单筋截面 使用条件 χ=(fyAs-fy'As')/(α1fcb) 9 / 19
矩形截面受压区高度
As(mm) 2fy(N/mm) 360 2h0=h-20(mm) 380 α1 fc(Mpa) b(mm) fy'(N/mm2) As'(mm) 2χ(mm) αs' 比较 1005.31 1 35 1000 360 1005.31 0 20 χ<2αs ' 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As(mm) 1005.31 1005.31 备注 2fy(N/mm) 360 360 ζ=Asfy/bh0fcm 2b(mm) 1000 1000 h0=h-20(mm) 380 380 fcm(N/mm) 35 35 2ζ 0.027 0.027 板正截面极限Mui α1 αs fc(N/mm) 2b(mm) h0(mm) 承载弯矩(kN.Mi(kN.m) m) Mu1 Mu2 1 1 0.03 0.03 Mu1>m1 35 35 1000 1000 380 38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151.62 151.62 123.908 116.429 比较 Mu2>m2 四、楼板裂缝验算
1、本结构按压弯构件进行计算
公式 d As Mk c ωmax=αcrψσsk[1.9c+0.08d/(νρte )]/ Es ftk αcr 参数剖析 钢筋的直径 纵向受力拉钢筋的截面面积 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 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综合了前述若干考虑,轴心受拉构件取2.7,受弯、偏心受压取2.1,偏心受拉取2.4; 纵向受力钢筋表面特征系数,对于带肋钢筋取1.0,对于光面钢筋取0.7; 钢筋的弹性模量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ρte<0.01,时取 ρte=0.01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 使用条件 ν Es ρte=As/Ate ρte 10 / 19
ψ=1.1-0.65ftk/(ρteσsk) ψ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在计算中,ψ<0.2时,取ψ=0.2;当ψ>1.0时,取ψ=1.0.对于直接承受重荷载的构件,取ψ=1.0 Ate=0.5bh+(bf–b)hf Ate Ate=0.5bh σsk=Mk/(Asηh0), h0 =h-(c+d/2)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于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 对于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 矩形截面 σsk 裂缝处钢筋应力 五、楼板抗冲切验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受冲切承载力应满足下式
公式 Fl βh ft F=(0.7βhft+0.15σpc,m)ηumh0 σpc,m um h0 η1 η2 η=min(η1, η2) η1=0.4+1.2/βs , η2=0.5+as×h0/4Um βs 参数剖析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1.0-3.5N/㎜范围内 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βs不宜大于4:当βs <2时取βs =2 ,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 =40 ,对边柱,取as =30 :对角柱,取 as=20 as 说明 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σ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承载力计算 楼层 第-1层 比较 βh 1 ft 1.57 F=0.7βhftηumh0 η 1 um 0.8 h0 380 F 334.096 符合要求 F1 47.279 第-1层 F/F1≥1 第七章 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一、搭设范围 11 / 19
按现场施工通道和材料堆放的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车道(并满铺Q235B 2.5cm厚钢板)、钢筋临时堆场、加工堆放部位等(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工艺流程
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同时顶部加设高强顶托)→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 三、构造要求
1、杆件与扣件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平杆、纵向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立杆上下交叉使用顶托抵紧上部梁板。
(2)杆件之间的斜交节点采用旋转扣件。对于平杆、立杆、斜杆交汇的节点,其旋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150mm。
(3)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立杆的对接,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立杆接头与中心接点之间不大于600mm。
2、搭设要求 (1)脚手架构架
所有立杆纵距,立杆排距均为900mm×900mm;立杆步距为1200mm,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地面200mm高为第一道横杆(扫地杆)。
(2)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
1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