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省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试考点考点背诵总结资料
教育学
考点1 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2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此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此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此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考点3 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在此时期呈现的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考点4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性。 教师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考点5 教育学的含义和发展
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学记》。 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形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 . . .
. . .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美国杜威和他的《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考点6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是以系统方式收集和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考点7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发论: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在需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
外铄论:外铄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者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等)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8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指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 . . . .
. . .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据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不同的机体能力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和身心所有构成的差异。
考点9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成熟、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10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容和手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容和方法;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考点11 教育优先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优先发展的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教育现代化的容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和教师素质现代化。
考点12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 . . . .
. . .
考点13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代表人物是卢梭。
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
考点14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考点15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考点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考点17 学校文化
所谓学校文化,是指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系统中,所有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它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
考点18 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 . . . .
. . .
考点19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自“废科举,兴学校”,开始了现代学制改革。 “壬寅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是该学制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五三三制”是在195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国的新学制。
考点20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加强。
考点21 教师的职业
我国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考点 22 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的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健康的人格。
考点23 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考点24 师生关系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凯洛夫;“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代表人物是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