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57聚焦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练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聚焦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2019年9月23日,是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丰收节,全国70个地方组织了一场全媒体联动,伴着江南水乡沉甸甸的稻穗,伴着东北平原上黄澄澄的大豆,伴着黄土高原上红彤彤的苹果,伴着沿海渔场肥嘟嘟的鱼虾,一场由天南海北的中国农民组成的“丰收之约”,在中国大地上次第展开,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也滋润在农民的心田。中国农民丰收节,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上为农民设立的一个重要节日,自去年设立以来,受到了亿万农民的欢迎。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给后人的感觉并不都是愉悦的。农业科学的长期缺失,导致中国的传统农业对天灾缺乏应对,使得中国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挣扎在贫困线上,这种状况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有所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科学技术得到普及,农副产品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经济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在市场搞活以后,大量农民到城市打工,特别是近几年普遍推开的城镇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面貌。因此,中国农民丰收节,已经超越了对丰收的单纯庆祝,而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对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都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从已有的两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情况来看,目前对于丰收节的庆祝活动基本上局限在农村地区,未能进入城市,不得不说是一种遗珠之憾。在一些大城市,大多数居民似乎都觉得自己与这个节日没有什么关系。从国家层面来说,对于这个能够在农民中产生强大凝聚力的新节日是十分重视的,但是,将城市排除在丰收节的庆祝范围之外,这种思路显然还可以改变。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农民需要的是农业的丰收,收益的提高,而全社会需要的丰收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农作物的更加绿色,营养,健康,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追逐,产品质量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农业种植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2.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

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无疑将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再添一把柴,烧旺乡村振兴这把火。截至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已创建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4.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生产能力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2万亿斤水平,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为举办丰收节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我们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设立农民节,是对重视“三农”的进一步强化。表示农民群众必须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给以更多的支持和实惠,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

2.政府职能。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鲜明传导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各级各部门切实扛起兴农助农富农的使命责任,抓好产业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聚力乡村振兴。只有各级部门履行应尽职能,才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交出“丰收”的合格答卷。

3.坚持党的领导。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包括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包括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党的性质和宗旨。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设立的,是对乡村振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民俗看,我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影响的来源。通过设立一个节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关心农民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其他群体的居民一样,享受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能够有真正平等的地位和待遇,能够真正昂起头走路、挺直腰杆说话、不卑不亢生活。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它的设立能够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3.人可以创造文化和享受文化。要用开放思维办节日,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庆丰收、成果展示晒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助丰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还要举办各种优秀的农耕文化活动,让全社会、全民都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4.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节日的设立具备历史与未来的多重考量,也将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含义。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让更多目光聚焦农村,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奔向农村,振兴乡村;同时更能让亿万农民拥有自己的节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5.文化与综合国力。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农民群众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全体城乡居民、华夏子孙、炎黄儿女共享数千年农耕文明滋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契机,有助于提高综合国力。

6.文化的作用。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开局之年设立这个节日,有助于把各方面的力量、资源汇聚起来,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7.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还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重拾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8.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且在实施中,继承和弘扬各地庆丰收的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更能够有效增进民族团结和区域交流,让优秀文化传统更深入人心。

9.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可视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赋予了其新时代的内涵。不仅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也展示悠久的农耕文明,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意义不言自明。

10.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农事节庆活动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展示农业生产过程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取物有时、循环利用等理念,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优秀文化,带动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关注,培育广大民众爱农珍粮、节俭尚廉的道德情操。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农业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各种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农业的功能被不断挖掘,农民的内涵被全新定义。

2.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的作用。通过农民丰收节这个载体,展示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让全社会都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兼顾南北方,既便于城乡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丰收成果。

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

5.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要重视部分的作用。重视农业对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发展农业才能使中国发展更快。

6.联系具有多样性。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农民”和“丰收”为要义,既有身份职业的特征,也有产业地缘的内涵,既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有深刻的文化属性、经济价值。

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包括你说的龙头企业,现在全国大概有300万家,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有上万家。这些企业已经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中。

8.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虽然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绝大部分农村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农民收入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农村的环境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9.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抓好主要矛盾。而设立这样一个节日更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农民,更是有着神圣的使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等,都需要农民的支持和努力,才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1.乡村风情不在奢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这启示我们要( )

①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物质与精神协调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观。既要有节日的仪式感,又要避免铺张浪费,要形成上下联动、多地呼应、节俭朴素、欢庆热烈的全国性节日氛围,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与精神协调消费和保护环境,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D。

2.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从2012年的8亿人次增至2018年的30亿人次,年均增长30%;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4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00亿元,年均增长27%。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添一把柴,烧旺乡村振兴这把火,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关系。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添一把柴,烧旺乡村振兴这把火,表明文化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①④符合题意。发展科技有助于推动文化发展,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排除②。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B。

3.在节庆期间举办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流通率,倒逼农产品供给端品质提升,在稳定农产品价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农业丰收与农民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主要表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动力 ③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②④

B.②③

C.①

② D.③④

【答案】B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57聚焦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练习

聚焦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2019年9月23日,是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丰收节,全国70个地方组织了一场全媒体联动,伴着江南水乡沉甸甸的稻穗,伴着东北平原上黄澄澄的大豆,伴着黄土高原上红彤彤的苹果,伴着沿海渔场肥嘟嘟的鱼虾,一场由天南海北的中国农民组成的“丰收之约”,在中国大地上次第展开,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也滋润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siyi9my4n207lq1bbd16zh7s4eqd201d1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