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沉的实践与思考
刘圣来
【摘 要】【摘要】农村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在人员、编制、经费的紧张的情况下科学构建其食品监管体制:(1)发挥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对辖区食品安全负责;(2)实施食品监管力量下沉,将监管力量延伸至乡镇;(3)完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实现县乡两级监管的无缝衔接,促进长效发展。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1(000)030 【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 监管力量下沉 实践与思考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增加了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而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基层是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1],实行监管力量下沉是应对农村因交通不便、业户素质不高、监管面广、信息不畅、监管力量不足、责任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而带来的监管难题的有效手段。
1 农村实行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沉的政策依据
山东省泰安市对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06]27号)要求,“积极构建县、乡两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农村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队伍”。《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意见》(泰政发〔2008〕15号)规定,“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监督网络,在乡镇卫生院明确专职人员,在村级聘任卫生监督助理员”。
乡镇政府要履行省市政府规定的食品安全职责,构建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的地方公共安全管理网络体系,使农村食品安全防范实现多元化的供给[2],应针对农村申请设立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专项资金,以协助加强信息联络,在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3]。
2 泰山区农村监管力量下沉的实践
2008年,泰山区实行了卫生监督力量下沉,设立了5个街道镇卫生监督所,聘任了10名卫生监督员、108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建立了全覆盖的三级卫生监督网络。
2.1 主要成效
实行监管力量下沉,更加清晰的掌握了乡村食品安全单位情况,更加有效的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农村宣传活动。(1)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食品安全宣传培训服务。乡镇卫生监督员、村卫生监督助理员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常识,现场指导农村举办的群体性家宴,对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2)方便群众,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经营者就近到乡镇卫生监督所申请行政许可,由其帮群众代办证件,免除了群众的奔波之苦和路途开销。(3)扩大了覆盖面,解决了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2.2 主要问题和不足
卫生监督力量下沉借助的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未发挥乡镇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无运行资金支持,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考核机制未落到实处,预期效果不理想。(1)乡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未明确定位,使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沉在配置、人员、编制、培训、制度、职责、管理、经费、考核等方面未得到真正落实。(2)乡镇监督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泰山区聘任的乡镇监督人员43%是中专卫校毕业,且主要是原疾病控制部门的分流人员,在专业性、实践性等方面不能适应执法工
作的需要。(3)监管力量下沉的考核机制未能有效落实。由于是行业系统内部的监管力量下沉而不是政府系统的,在考核和奖惩方面未纳入政府体系,导致长效机制未能建立。
3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沉长效机制的探讨
3.1 明确乡镇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责
这是实行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下沉,构建无缝隙覆盖的食品监管网络的根本所在。只有明确了乡镇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体责任,理顺财权分配关系,明确地方与基层的财权与事权,努力做到事权与财权的统一[4],才能真正发挥乡镇政府作用,有效监管乡镇食品安全。各地在这方面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如上海市奉贤区将“负责做好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在镇政府社会事业和保障管理科的工作职能,从制度上保证了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的落实。 3.2 加强乡镇监管队伍自身能力建设
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面向未来的食品监管队伍,已成为当前基层食品监部门的首要任务[5],要将乡镇监管队伍纳入乡镇政府管理,严把准入关,改善队伍结构,推行执法人员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制度,不断规范监督人员执法行为,增加依法办事的能力。
3.3 构建完善的县乡两级监管队伍运行机制
明确县乡两级监管队伍各自的职责权限,完善下沉监管队伍的工作程序、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人员选聘和培训、考核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力量下沉队伍的管理、运行和考核体系。完善县级监督机构对乡镇监督机构的稽查机制,强化监督和制约。
3.4 完善监管力量下沉的考核机制促进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