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学前导引】
“咬文嚼字”是一个成语,它一般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但在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里,它却是个褒义词,指在阅读文章或写作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实际上,我们学习语文,就需要这种“咬文嚼字”的精神。只有如此,我们在读一些好的文章时才能领会作者的匠心;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本文列举大量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关系”的主张。 2.学习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自己观点的写法。 3.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 【基础知识精讲】 ·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朱光潜及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1897年9月19日生。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朱光潜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1933年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翻译了柏地耶、哈拉普、柏拉图、克罗齐、黑格尔、莱辛、维柯等人的论著。
·字词储备
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锱铢(zī zhū)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本文中指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斩截:“斩钉截铁”的省略,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剥啄:拟声词,模拟轻轻敲门的声音。 岑(cén)寂:寂静。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游离:比喻离开集体或依附的事物而存在。
蕴藉(jiè):(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
学富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字著作。
尺牍(dú):书信。
下乘(chénɡ):下品、下等。 ·课文剖析 1.文章题目诠释
“咬文嚼字”,正像作者所说,“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朱光潜这篇《咬文嚼字》,让人看了,心悦诚服,获益匪浅。他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他对文字的咀嚼,具有非凡的敏感,能品出丰富细微的意味。他讲的是文学作品语言的锤炼,但对于其他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同样有启发意义。
2.主旨内容概括
文章的主旨在篇末端出。“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这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文章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分析,都咀嚼出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
文章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3.写作方法借鉴
借鉴之一,是举实例,讲道理。
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得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讲不充分。朱光潜先生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举了很多例子,而且每个例子讲得非常精辟,令人心悦诚服。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分析可以给人丰富的启示。
借鉴之二,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
读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光潜先生的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文章也启示我们:学问靠积累。做学问,首先是占有材料,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不是鸿篇巨制,就像本文那样的单篇文章,也需要相当的材料。 作者所举的几个实例,有的可以凭记忆写出,有的单凭记忆恐怕不行,手头得有些资料才行。作者说到“你这”“你是”两种句式,信手拈来《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猜想朱光潜能记得句子,至少也有个印象,一翻书就找到了。要是没有印象,那就无从找起。一般人没有大学问家那样超常的记忆力,更需要以勤补拙,进行积累。
可以设想,作者或者是有一张张卡片,或者是在笔记的一页记有这一类资料,或至少有个索引,这样积累材料,研究或写作起来,就左右逢源了。
4.疑难问题精释
①全文的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以看做是一篇文艺随笔。全文共8个自然段,列举了大量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议论文角度来看,它没有“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从第1至第7段都是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属“分析问题”部分,第8段得出结论,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属“解决问题”部分。
②文中的例子分别是证明什么观点的?
《咬文嚼字》在前7段中运用了许多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1段先举郭沫若修改剧本这一例子,第2段又举出《水浒传》和《红楼梦》中的几个句子,举这几个例子主要是区别“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第3段中根据上面的分析指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接着又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然后举《史记》中的一段话加以证明。第5段又举出了著名的“推敲”这一典故,强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6段又分别举了“烟”的直指义和联想义、苏东坡的诗句两个例子,说明“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第7段又举了几个反面的“套板反应”的例子,从反面强调反复斟酌字句的重要性。
总之,文章通过大量的典型的事例,分析了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强调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这样,最后一段的结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也就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布局谋篇的问题。人们常用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来比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道理的。没有坚实、健壮的骨骼,灵魂无所寄托,血肉无所依附。一篇文章结构安排如何,直接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安排结构要从整体考虑,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结构又要服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中心思想既然是文章的灵魂、主旨,自然应该是结构的依据。判断一篇文章结构的好坏,首先要看它能否有力地表现中心思想。结构还要考虑文体的特点。文体不同,结构也应该不同。比如记叙文一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安排结构,而议论文则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安排结构。 具体说来,结构的要求是:
一、匀称。文章的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 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二、完整。是否完整,主要从内容上看。有的文章没有结尾,从形式上看似乎残缺,实际上结尾的意思已包含在开头部分,所以全文的内容还是完整的,而且显得简洁明快。另外,各部分还要有必要的、自然的过渡和照应,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严谨。文章的各部分安排得井然有序,合乎逻辑性,不能任意移易。
四、富于变化。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各有特点,但不能形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应该在保持体裁特点的前提下力求创新,使结构既精巧又新颖,给人以清新之感。
【知识拓展】 ·迁移
朱光潜先生生平简介(节选)
朱先生出生于清代末年(1897),是当时全国学术文化重镇——安徽桐城县人。他幼承庭训,广涉国学经典,沉潜把玩,多能熟读成诵;后入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深谙桐城派古文奥诀。因做得一手好文章,致使先生们指望他承古文一线之传。青年时代,他跨洋过海,先后在香港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苦读十三载,广涉博览西方学术,于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钻研尤深。朱先生的国学根基和西学素养,皆玉润珠圆,晶莹剔透,两者彼此照明,相映生辉,融会贯通,自成一代渊博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