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定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安装、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检定。
2. 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主要用于液体试样(包括经化学处理能转变成溶液的固体试样)中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 将样品溶液以气溶胶形式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样品被蒸发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波长的光。经分光系统分光后,其谱线强度由光电元件接受并转变为电信号而被记录。根据元素浓度与谱线强度的关系,测定样品中各相应元素的含量。
3. 类型
仪器有固定通道(多道)型、顺序(扫描)型和全谱直读型等,本单位的仪器(Varian 715-ES 编号:200781C00009)属于全谱直读型。
4. 计量要求
新安装的仪器的检定,应符合仪器说明书中规定的计量要求,其计量特性应优于规程表2中规定的性能指标。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仪器的检定,应符合本规程表2中规定的性能指标。
表2. 计量要求 计 量 特 性 性 能 指 标 固定通道谱线峰位 波长示值误差 ≤±0.5nm 扫 波长重复性 ≤0.01nm 描 能分开Fe双线:Fe263.105nm与Fe263.132.nm 仪 实际分辨率 或能分开Hg双线:Hg313.155nm与Hg313.184nm 代表元素检出限 ≤0.005mg/L 仪器短程稳定性 RSD≤2.0% 仪器长程稳定性 RSD≤4.0% 仪器整机性能 RE≤±10% 5. 技术要求 5.1外观要求
外观及初步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仪器应具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书和仪器使用说明书齐备;
b)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均应紧固良好,仪器的气路、液路管道及连接头应无泄漏现象,运动部件应灵活、平稳;
c)仪器各旋钮及功能键应能正常工作,由计算机控制或带微机的仪器,当由键盘输入指令时,各相应功能应正常,仪器各部件完好,开机后能正常运行。
5.2 安装条件
5.2.1 仪器应平稳地安置于室内,附近无强烈振动源,仪器机箱上无震动感觉。 5.2.2 等离子体光源上方应有排气装置,足以将废气排除室外,但不能影响炬焰的稳定性。应保证射频发生器的功率管有良好的散热排风。
5.2.3 仪器供电电源的电压、频率及稳定性应符合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仪器接地电阻不大于3Ω。 5.3 检定环境
5.3.1 仪器室内无腐蚀性气体;空中的尘埃粒子须保持最低。
5.3.2 室内温度18℃~26℃;室温应达到稳定状态,温度变化率应小于1℃/h(或根据仪器要求而定)。
5.3.3 相对湿度不大于70%。 5.4 检定设备
5.4.1 分析天平 分度值0.1mg。 5.4.2 容量瓶 25ml,50ml,100ml。 5.4.3 刻度移液管 1.00ml,5.00ml。 5.4.4 秒表 最小分度值0.5s。
5.4.5 氩气 符合GB4842要求(即纯度不低于99.99%)。
5.4.6 水 去离子水或亚沸蒸馏水,符合GB/T6682中实验室用水二级水规格。 5.4.7 试剂 盐酸、硝酸等试剂,纯度为优级纯或工艺纯。 5.4.8 标准物质 向有关部门购置标准物质。 5.5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检定测试过程中,做好检定记录 5.5.1 外观及初步检查
外观及初步检查应符合(5.1)要求。 5.5.2 扫描仪波长示值误差的检定
扫描仪恒温后按仪器使用方法校正波长。点燃等离子体,将含有质量浓度约15mg/L的硼溶液、钠溶液分别引入等离子体炬焰中,获取B249.773nm、Na589.592nm的扫描光谱图,以图示谱线峰值对应的波长作为波长测量值,各谱线分别测量3次。波长示值误差(Δλ)按下式计算:
1 3
Δλ=── Σ λi-λs=λ-λs (1)
3 i=1
式中 λi——波长测量值
λ——波长测量平均值 λs——波长标准值
5.5.3 扫描仪波长重复性的检定
由5.5.2 所得波长测量值,按下式计算波长重复性(δλ): δλ=λmax-λmin (2)
式中 λmax——3次测量值中波长的最大值
λmin——3次测量值中波长的最小值 5.5.4 仪器实际分辨率的检定 可选用下述任一种检定方法:
a)将质量浓度约10mg/L的Fe溶液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扫描测试获取Fe263.105nm与Fe263.132nm的波长扫描图,检查其双线分辨情况;
(b)扫描测试获取Hg313.155nm与Hg313.184nm的波长扫描图,检查其双线分辨情况。
5.5.5 代表元素检出限的检定
从不同波段(低于300nm,300nm~400nm,高于400nm)各选择一个代表元素进行测定。
在点燃等离子体30min后,用代表元素的标准溶液(含7%盐酸—意即100ml溶液中含盐酸7ml,下同)对仪器进行标准化。然后将含有7%盐酸的去离子水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每次曝光10s,连续测量10次,此组数据不得任意取舍或补测。分别由(3)、(4)和(5)式计算质量浓度测量平均值(ρ)、标准偏差(S)和元素检出限(DL):
1 n
ρ=── Σ ρi (3)
n i=n
1 n
S=〔── Σ (ρi-ρ)2〕1/2 (4)
n-1 i =1 DL=KS (5)
式中 ρi——单次测量的质量浓度值
n——测量次数
K——置信系数,取K=3 5.5.6 仪器短程稳定性的检定
在点燃等离子体30min后,进行仪器的标准化,将质量浓度约为10mg/L的各代表元素的溶液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连续测量10次,此组数据不得任意取舍或补测。用10次连续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仪器短程稳定性。 RSD=S/ρ (6)
式中 S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ρ ——质量浓度的测量平均值 5.5.7 仪器长程稳定性的检定
在点燃等离子体30min后,进行仪器的标准化,将质量浓度约为10mg/L的各代表元素的溶液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每间隔6min测量一次,共计测量10次,此组数据不得任意取舍或补测。用10次间隔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表示仪器长程稳定性,计算公式同(6)式。 5.5.8 仪器整机性能检定
仪器整机性能可用测量准确度来衡量。
从标准物质中选择不同波段的三个元素作为代表元素。
标准物质为溶液时,所选代表元素质量浓度的标准值(ρs)不得高于1.00mg/L。 标准物质为粉末时,所选代表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ωs)不得高于200μg/g。准确称取适量(m)粉末标样,将标样溶解,使被测的代表元素定量地转入溶液中,定容至一定体积(V)后待测。由此而得的溶液中,代表元素质量浓度的标准值(ρs)由下式计算。 ρs=ωs×m/V (7)
式中 ωs——粉末标样中代表元素质量分数的标准值 m——粉末标样称取量 V——最终定容的体积
在点燃等离子体30min后,进行仪器的标准化。将含有代表元素的标准物质溶液(或由粉末标样制得的溶液)导入等离子体炬焰中,连续测量10次,此组数据不得任意取舍或补测。由下式计算相对误差(RE)以表示测量准确度。 RE=(ρ-ρs)/ρs(8)
式中ρ——质量浓度的测量平均值
ρs——代表元素质量浓度的标准值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检定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