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酒店方案设计说明
1.项目背景
作为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的霸州四季万景度假酒店,旅游产品的定位、发展目标规划、规范化管理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等方面依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旅游业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与上一级规划相统一,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保持一致。
依托项目地位于京津冀地区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霸州市所拥有的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度假项目和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把自然环境、人文特色、温泉资源开发和霸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主题鲜明、环境优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服务一流的精品旅游度假区,探索一条集参与性、展示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全方位适应现代旅游消费的需要,使之成为京津冀地区闻名的文化旅游度假胜地。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河北霸州市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霸州市地处河北省冀中平原东部,隶属于廊坊市,是省辖县级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东临海港城市天津70公里,西距古城保定65公里。
霸州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京九铁路与津霸铁路、津保高速与即将建成的京开高速、106国道与112国道形成三个“黄金十字交叉”。公路密度达到了125.6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2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倍。京九铁
路京南第一大站--霸州站,为国家二级站,座落在霸州市开发区。市内设地方铁路专用线及货场,货物可直抵香港。保津高速公路从西向东贯穿全市,并于霸州镇、胜芳镇和扬芬港 镇各设有一个出口。由霸州驱车至首都机场仅需1个多小时,至天津机场仅需50分钟。便捷的交通网络使霸州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3.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规划通则》 《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国家有关法规、技术标准、有关文件
4. 规划设计
在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各个功能分区、确定交通组织的方式 、打造特色化的景观、合理分布服务配套设施。各个功能即有机联系又相互独立,即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又利于分期逐步实施。
1
针对不同功能分区交通相对独立和地块关系紧密等的特点,总体上采用各个分区道路自成系统的布局形式,通过景观步行道联系整个度假区。各分区的道路采用自由形式布局,以便于景观的打造。 4.1.规划布局
4.1.1总体布局构思
霸州四季万景度假酒店规划的总体布局构思是:布局上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和周边地块关系,集中展示温泉度假产品。通过合理规划、精心设计,把本项目打造以集观光、会议、餐饮住宿、水疗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区,引领健康、洒脱、浪漫、惊喜、超越的休闲生活方式,并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之一。
4.1.2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地的综合现状与发展结构分析,结合未来旅游发展需要,把项目地的功能分区规划为两大功能区:主题酒店区、休闲度假区
主题酒店区: 1、功能定位:餐饮、住宿接待,度假休闲,商业商务 ,温泉休闲,会议会展接待,度假区的配套。2、酒店开发:以音乐做包装,以四星酒店+酒店式公寓的构架模式。酒店分为自营和产权式酒店销售两部分,成功解决现阶段开发商资金压力过大的问题,后期游客量增加,可以返租公寓解决接待住宿问题。温泉开发:通过音乐包装的温泉,从景观、环境、泡浴模式等方面体现温泉产品差异化。
休闲度假区:开发音乐+温泉养生的旅游地产,成为“温泉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4.2.景观规划 4.2.1景观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 打造重点景观
根据项目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景观基础,因地制宜地设计景观,是景观设计要遵循的首要选择。本项目需要在尊重地方景观特色和地被条件的前提下,对重点区域着重进行高品质景观打造,为高品质度假环境奠定绝佳的生态基础,运用地方寻常的植被和建筑元素打造诗意景观特色。 4.2.2景观游乐化原则
景观游乐化是将休闲度假区内的功能型消费建筑景观,融入游乐化的趣味,使得功能型建筑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利用景观设计、情境化布置,使功能与景观有机融合。 4.2.3景观结构
在尊重地形地貌件及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结合本项目功能主题的特点,景观系统规划可以归纳为:一心、一带、多节点。
“一心”指位于规划区西南侧的温泉景观核心,主要包括主题酒店、会馆、会所、室外温泉,是整个规划范围内的代表性景观,建筑规模和尺度也最大。
“一带”是休闲度假区的滨水休闲景观带,贯穿整个度假区的核心绿化景观,是度假区游人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多节点”指由滨水休闲景观带串联起来的滨水景观节点和文化景观节点,形成的具有可打造性的景观节点。景观设计中要运用音乐的元素进行造景,以体现出本项目的特色。
2
4.2.4夜间景观
夜间景观是度假区体现出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度假区夜晚亮化工程,以各功能区的亮点夜晚旅游项目,勾织出度假区多彩、迷人、幻化的夜景,体现度假区高雅、时尚、充满生机的旅游特色,并为游乐和休闲度假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成为彰显特色与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同时以色彩斑斓的LED水底灯、洗墙灯、路灯以及LED屏幕作为支撑。在利用彩灯等度假区主体特色建筑进行外观亮化包装的基础上,以音乐为内容,结合现代激光和成影技术,于主体建筑上方和水墙上设计特色夜景灯光图像,作为度假区夜间的标志景观。
4.5道路系统
4.5.1交通方式
区内交通主要采用各分区交通相对独立、分设出入口、互不干扰的形式,交通方式上部分人车分流。
4.5.2交通设施
(1)交通工具: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
(2)停车场:主题酒店区采取集中停车方式,在酒店入口处和酒店地下设100车位的集中停车场,设计上选择高大庇荫落叶乔木形成林荫停车场,场地铺设嵌草砖种草、采用特殊绿化技术,达到绿化、停车的双重效果。;休闲度假区采取入户停车的方式,按每户一辆的标准进行配置,配置211个车位。共计311个车位。
4.5.3道路分级 (1)小区级道路
规划区有一条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贯通该功能区。道路红线宽度7米,,为普通混凝土路面。
(2)组团级道路
采用人车混行的形式,道路红线宽度4米,为普通混凝土路面。 (3)入户道路
直接连接住宅单元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3米,为普通混凝土路面。 (4)步行道
分布于整个规划区,联系各个组团,结合景观系统设置,形成高低起伏、步移
景异的行走体验。步行道为1-2米,为石板和卵石铺装路面。
5.建筑单体设计
5.1 建筑设计理念
5.1.1 科学理念、以人为本
每个建筑都是一个生命体,都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设计就是要探索每个建筑的内在逻辑,注重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使之不仅满足建筑功能需要,同时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创造代表当今最先进科学理念的建筑。 5.1.2 尊重环境、改善景观
新建建筑美感的获得首先体现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对话,本设计方案从建筑所处的位置及其周边现状出发,使之合理地融入环境,恰如其分地嵌入基地,做到方位合理、空间完整,建筑的落成对周围地段环境的完善和提升。 5.1.3 节能环保、绿色生态 3
建筑消耗大量能源,把节能、绿色环保、生态技术应用于工程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中外型尽量方正,降低体形系数,外墙和屋顶采用外保温材料,杜绝“冷桥”,减少热流传递,幕墙内设计保温夹层,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和中空Low-e玻璃,采用节能型空调和电气设备。达到既要优质、又要低耗,复合生态策略,节省能源,有利健康。
5.2 平面功能布局 5.2.2主题酒店区
大堂 :入口大堂由中间镂空的文化墙作为屏风,让游客一进入酒店便看见隐约的温泉水景与绿化景观,回归大自然的感受直射心灵。大堂东侧为室内温泉区及运动康体项目,西侧为餐饮及会议。
客房 :客房设有标间及套间,共93间。标间面积(不含卫生间及阳台)26~27m2,套间面积(不含卫生间及阳台)38~44 m2,客房整体围绕中庭舒展,或面向温泉浴池,或面向室外景观,每一间客房都拥有良好的视觉空间。
会议餐饮:为了方便停车及人流,会议及餐饮均布置在大堂西侧,一层为餐饮,中央温泉泡池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二层为会议及多功能厅,布局合理。 服务用房:设备机房,配电房、洗衣房、厨房、员工餐厅均布置在地下室。 温泉: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温泉泡汤养生,把自己置身于温热的温泉水中,水中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和器官的营养状态。同时,还可以降低肌肉张力,使肌肉放松,以消除疲劳。泡温泉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养生的首选。
在本项目中设计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温泉泡池,池体每天都需要补充新水,每日所补充水量应根据池水的表面蒸发、池子排污、游乐者带出池外和过滤设备冲洗等所损耗的水量确定。 5.2.3休闲度假区
根据市场需求,分别做了五种会馆,其中地上300平米左右的为A户型,地上350平米左右的为B1、B2户型,地上900平米左右的为C户型,连排的为D户型。会馆内不仅布置有主卧、客卧、书房、起居室等必要的房间,且在地下室还布置有健身、家庭影院、酒吧及专门引进的温泉泡池,大会馆添加了室内泳池等项目。
5.3 建筑造型设计 5.3.1主题酒店区
建筑立面的设计以融于环境的自然风格为主导思想。通过对玻璃,木材和天然石材的有机组合,创造出整体协调统一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建筑形象。主入口运用了带有民族风格的大屋顶,敞开的柱廊围合,配以传统的吊顶和地面铺设,使人感受到浓郁的度假风情。客房单元立面设计,利用观景平台形成天然的遮阳系统,通透的木质与玻璃栏杆和宽广的屋檐,从空中俯瞰,整栋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5.3.2休闲度假区
建筑立面以简欧式为主要设计风格,通过延伸的坡屋顶与大面积的露台等,配以小区的植被与水景,让建筑与景观融洽的合为一个整体。外墙面使用石材与板材相结合,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不仅映射天地合一的景色,也为室内带来充裕的阳
4
光。
5.4 交通流线组织 5.4.1酒店内部流线
出于区域管理,酒店首层西侧南面为酒店主入口,西侧中面为餐饮入口,西北面为后勤入口,东北面为通向室外泡浴的出入口。酒店二、三、四层设计为一个U字交通流线,围绕着中部的温泉泡池。
酒店内部设4个疏散楼梯, 4部为电梯,1部食梯。餐饮人员及泡浴区域有单独的水平和垂直交通,设置有步行梯和电梯两种交通方式。 5.4.2休闲度假区内部流线
休闲度假区分有十种会馆,各个会馆内部根据面积的不同,设计出房间、客厅等不同的平面布局。坚持客厅、主卧朝南的布置原则,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
5.5 建筑无障碍设计
主题酒店无障碍设计依据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基地内设无障碍人行通路和无障碍停车位;大堂入口台阶处、餐饮入口台阶处均设残疾人坡道,坡度不大于1/12,宽度不小于1.2m。建筑内水平通道和垂直电梯均做无障碍设计,水平通道宽度满足规范相应要求,通道内门扇均向内开启;首层设一个残疾人厕所为餐厅服务。 5.6 建筑消防设计 5.6.1主题酒店区
建筑设环形消防通道。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二层中庭处安装防火卷帘,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5000平米,疏散宽度均满足1米/100人。设备用房设甲级防火门,所有房间疏散距离和走廊楼梯的疏散宽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关于人防由于条件不足,暂时没有考虑。 5.6.2休闲度假区 会馆每栋一个防火分区。
5.7 建筑节能设计
霸州市属于寒冷气候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中表4.2.2-4规定,该酒店的四面的窗墙比均满足不大于0.7规定,以满足窗墙比的要求。酒店屋面传热系数不大于0.7kw/(m2?k),外墙传热系数不大于0.5kw/(m2?k),均能满足规范规定。外窗采用中空玻璃,传热系数满足规范的规定。
5.8 经济技术指标 5.8.1会馆户型面积表 户型 地上建筑面积(m2) 地下建筑面积(m2) 总建筑面积(m2) A 317.6 149.9 467.5 B1 371.42 227.03 598.45 B2 343.75 177.72 521.47 C 897.27 356.16 1253.43 D 2402.4 583.8 3256.2 5
5.8.2酒店面积指标
酒店总建筑面积:17764.7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603.2 m2 地下建筑面积:4161.5 m2 5.8.3总面积指标
地上总建筑面积地下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平名称 (平方米) (平方米) 方米) 会馆 86182.2 41102.58 127284.78 酒店 13603.2 4161.5 17764.7 会所 2650 3000 合计 102835.4 45264.08 148099.48
6.结构设计
6.1 结构设计条件
酒店及会馆工程主体结构设计的基准期为50年,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按8度设防烈度设计。建筑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以及基础设计等内容需要结合工程地质勘查资料而定。
6.2 主体结构设计 6.2.2主题酒店区
酒店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
地下室地板和外墙混凝土内加入防水剂,使防水效果更有保证,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
6.2.3休闲度假区
会馆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室地板和外墙混凝土内加入防水剂,防水等级为一级防水。
7.设备系统设计
由于甲方未提供规划区区域外的市政、设备设计条件,因此只考虑规划区域内的设备布置,待设计条件落实后,根据相应设计条件进行调整内部区域设施接口。
7.1给水排水设计 7.1.1冷水设计系统
经过计算。整个小区的用水量最高日为450m3/天,水源从小区周边的市政管网接入,设计有两条DN200的管道引入供给小区的酒店和会馆等用户。为提高小区的用水安全性,小区给水管道内部成环并和市政管网形成环网。区内给水管为生活水、室外消防水共用管路。除酒店外和高层外需要加压给水系统外,其他建筑的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7.1.2生活热水供应系统
小区内的生活热水的热源由小区的由热力交换站提供。夏天的生活热水由太阳能提供,酒店采用天然气辅助加热。生活热水系统分区均同给水系统,补水由相应给水系统提供。
6
7.1.3污水系统
小区为新建小区,根据国家规范,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小区内所有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室外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过计算小区内最高日排水量为400m3/d。 7.1.4雨水系统
小区内的屋面的雨水通过室内的雨水管排入室外,再通过路边的雨水口收集,最终汇入市政雨水管道。由于小区处于华北地区,比较缺水,建议可以增加雨水收集系统,经过简单的砂滤后,可以作为小区内的景观水和中水用。 7.1.5管材的选择
室外给水管主干管管径为DN200~DN100,同时满足消防用水要求;室外排水管管径DN200、DN300、DN500,有采用边沟的,边沟的盖板选用石材沟盖板或其他与景观相协调材料。
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T型滑入式接口; 室内给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接或法兰连接; 室内消防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丝接或卡箍连接; 建筑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粘接。 室外排水管采用双波纹PE排水管,承插连接。 7.2采暖、通风设计 7.2.1采暖设计
在酒店的地下室建设一处热力交换站,热交换站面积约350m2.交换站的热源接市政热力管网。本交换站主要供应规划区内冬季居民采暖和酒店热水及通风热
负荷。
整个小区的建筑面积为约148099平米, 每平米热负荷为60W。经计算,规划区内采暖热负荷为8886KW。通风供热负荷按采暖热负荷的0.4倍计算,经计算为3554kW。因此规划区的供热总负荷为100MW。管网采用闭式双管制,主干线管网均采用直埋方式敷设,所有管道预制保温无缝纲管。管道横穿主干道处做通行管沟。规划区热力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沿规划道路环状管网布置。热力管道主要敷设在道路的东侧和北侧,热力管径为DN100~DN500. 7.1.1 空调及通风
小区内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辅助供热。按设计规范,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室内外各设计参数。空调系统均设置二管制系统。各服务室、多功能厅等大空间公共活动区域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空调系统;集中设置空调排风系统;地下室设备机房等区域设通风系统;排风排至室外大气;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或装置;厨房设机械通风系统及全空气空调系统。排风做精华除油处理后排至屋顶大气,满足当地环保要求。在空调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之间考虑节能措施,如热回收等。
7.3电气设计 7.3.1小区电气设计
规划区主要用电范围为:居民生活用电、酒店用电、道路广场照明用电及景观照明用电等,经过计算,小区用电量为3500KW。
小区电源由供电部门变电站引来10KV电缆,在酒店的地下一层设一座开关站,
7
容量为5000KVA。然后由开关站引至各户外箱变电站,规划区内共设4个10kv/0.4kv户内或户外箱变电站。电缆采用YJV22—1KV—4*50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从开关站用排管引至各供电区,供电半径不宜大于250m,排管埋深不得小于0.8m。电力电缆沿道路的南侧和西侧敷设,为避免影响景观,电力电缆均应排管敷设。路灯照明采用全夜灯、半夜灯方式,设置光控,时控、手控,并可自行切换。灯具光源采用高压钠灯,灯距30-35米。 7.3.2酒店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本酒店一级负荷包括餐厅、SPA区、运动健身区、客房区、疏散标志、消防及保安监控中心电源、通信及网络机房电源、安保设备电源、消防设备电源及各类应急照明电源;二级负荷包括服务用房、空调机房电力等,其余为三级负荷。 2)配电间设置:整个酒店用电总负荷量为1100KVA,本工程市政电缆分界柜室,总变配电室均设于地下一层。由市政引入两路10KV电源,经高压分界柜引至高压配电柜。高压配电柜采用中置手车移开式真空开关柜,单母线分段运行,手动联络,直流操作。酒店内一级和二级负荷较多,因此设干式变压器2台,每台容量630KVA。 7.3.3照明:
1).设计照度:楼梯走郎 15~30 Lx;餐厅、SPA区、卫生间、客房区、运动健身区等宜为50~100 Lx;前厅、休息厅等宜为75~150 Lx;水暖电通机房宜为20~50 Lx。 卫生间采用节能光源,楼梯间采用紧凑型节能光源。公共区域采用BA控制的照明控制系统,采用电缆或插接式母线沿配电竖井敷设送至各层配电点;应急照明电
源均在末端双路自投。
2).走道、各厅及各专业机房有不少于30%的照明做为应急照明。各疏散通道及主要出入口均设疏散指示灯及出口标志灯。
3).预留室外立面照明,庭院灯,草坪灯,屋顶广告照明的电源。 7.3.4动力、空调系统:
消防设备为双路供电、末端互投。空调及通风系统运行及状态,均由BA系统控制,配电方式亦为树干、放射式相结合配送。 7.3.5防雷及接地保护系统: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屋面设避雷网,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结构,外墙金属门窗、玻璃幕、铝板金属支架等均与防雷引下线可靠连接。沿建筑物槽基设综合接地母带,与防雷引下线,工频接地引下线,弱电工作接地引下线等可靠连接。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7.4消防设计
7.4.1消防通道
小区的主干道作为消防通道,不得在消防通道上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固定路障。当消防车道不能转通时,尽头必须设置长宽均不小于12米-18米的迴车场地。大型公建、人员集中场所的出入口要与城市道路连接。只有一条道路通城市道路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增辟第二条道路。
7.4.2消防水量
规划区内建筑体量最大的是酒店,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规划区
8
内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5L/S。消防时间按2个小时计,得消防水量为252m3室内外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机械防排烟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15 升/秒,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0 升/秒,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 10 升/秒,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1次。
7.4.3酒店消防
地下一层设置集中的消防水泵房为全区服务,内设消防水池(消防贮水量260m3)、消火栓给水泵、自动喷洒给水泵、室外消火栓给水泵、喷洒报警阀组等。室内消火栓系统环状布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严重危险级I级设计,所有区域采用湿式报警系统。所有区域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建筑内部均设置有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室外各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按规定要求,设置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等部位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内走道机械排烟系统、中庭机械排烟系统、地下室房间的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等。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供电,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7.5弱电系统设计 7.5.1小区电信规划
规划区内市话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用户指标法进行预测。根据规划区内建设用
地的类别,综合考虑所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建筑单位面积用户指标,考虑霸州市的情况,本规划区电话容量预测为400部。
在规划区的酒店设置电信机房,电信电缆由电信所机房引出,沿主要道路埋地敷设。在每个功能单元及主要公共建筑设置电话交接箱,通信主干线路引至该电话交接箱,干线经由电话交接箱引至各电话分线箱,电话用户由各分线箱配线。交接箱及分线箱的型号,规格由电信部门确定,主干电缆及配线电缆均采用HYV—n(2×0.4)截面的通信电缆。 在规划区街道、酒店及公共建筑边的主要位置每隔200米设置公用电话一部。电信线路均采用通信电缆穿PVC管沿道路埋地敷设,管道在道路的人行道下敷设,与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在路南路东敷设,转角及分支处设人孔井,直线段为平均100~120米设置人孔井,要求管道覆土不小于70cm。有线电视线路、宽带线路与电信线路同槽敷设。 7.5.2酒店弱电系统
弱电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配合布管线);闭路电视安防监控系统。 7.5.1综合布线系统:
7.5.2卫星天线及有线电视系统: 7.5.3安防监控及门禁管理系统:
闭路电视安防监控系统由摄像机、矩阵控制器、录像机、监视器、传输线缆等组成。在酒店的出入口、SPA区的出入口及重要位置等场所设置安全监视系统及防盗自动报警系统,控制室内值班人员通过电视墙全面了解馆区内发生的情况,录像机能实时记录、以备查证。
9
7.5.4自控系统:
1).制冷系统监控;2).热力系统监控;3).送排风系统监控;4).供排水系统控制;5).庭院照明、室外泛光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控制,观众厅、舞台、多功能厅设智能照明控制;6).电梯运行状态监测;7).变配电室及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监测系统。
7.5.5各弱电机房电源及接地:
消防安防监控室、交换机房等弱电机房设备用电和照明用电均为一级负荷,采用两路电源末端自投(各弱电机房自备小型UPS电源)。进出建筑物的所有电信铜缆、光缆、同轴电缆等弱电系统信号线/天馈线均做防雷击电磁脉冲设计。各弱电机房和各专业机房架空地板下,均设塑料接地端子箱,作为机房设备专用工作接地,接地引下线采用BV-25mm2导线穿PVC管分别单独引下,与室外综合接地母带可靠连结,接地电阻小于0.5Ω。各地下指挥中心机房分别在机房四角预留接地干线端子箱,接地干线BV-50mm2导线穿PVC管引至变配电室总等电位母排。 7.5.6消防广播系统:
本项目SPA区和会议室等按规范以二级保护对象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主机设备安装在控制室,发生火灾时,消防广播采用扬声器广播形式达到消防需要。 7.5.7弱电系统的预留和配合:
本工程弱电系统仅考虑机房设置,主次干线线槽和末端点位的预留,各弱电系统主要功能、基本要求等内容,具体设备配置和集成由专业弱电公司深化完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