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血小板5-羟色胺、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影响
周 涛,余 恒
【摘 要】[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血小板5-羟色胺、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川芎清脑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VAS评分、血小板5-羟色胺、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VAS评分、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MCA及ACA血流速度水平,并升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24(028)015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川芎清脑颗粒;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偏头痛;5-羟色胺;神经降压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表明,偏头痛已成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之一,而根据健康寿命损伤年排列,偏头痛高居前20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国内研究表明,偏头痛作为具有家族发病倾向性疾病,其发病率高达3.3%~32.6%,且男性发病率为0.7%~16.1%[2]。偏头痛临床表现根据时期不同而具有不同症状,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身体感官异常及精神状态改变,先兆期则可出现视觉、语言性功能异常,并可出现面部、上肢麻木等感觉异常,头痛期则可表现为以单侧为主、间歇交替发作头痛,并可伴有食欲降低、恶心等症状,恢复期则可出现精神涣散、抑郁等[3]。目前,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以健康教育、按摩、理疗等非药物干预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方式为主,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并不明显。中医治疗偏头痛已积累了丰富经验,认为该病病位在头,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风湿蒙蔽[4-5]。川芎清脑颗粒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功效,应用于偏头痛患者可取得较佳疗效。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临床常用的新型神经阻滞剂,可通过抗抑郁及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等作用而减少情绪刺激而引起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川芎清脑颗粒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偏头痛疗效及对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第7版《中医内科学》[6]“风湿蒙蔽,瘀血阻滞”证偏头痛中医诊断标准:主症为患者感头痛,且头部刺痛或者胀痛,头痛如裹;次症:伴随恶心、
呕吐,遇风湿则可加重,常感肢体沉重;舌象:舌质紫暗,或可见舌质瘀斑,舌苔薄白;脉象:脉沉细。年龄≥18岁且<75岁;患者病程>1年;入组前已停用如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偏头痛预防药物3个月以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头痛及偏瘫性头痛等特殊类型头痛者,合并恶性肿瘤及脏器严重功能衰竭及长期服用止痛药物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精神疾病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21~72(46.3±12.6)岁;病程1.1~9.6(4.6±1.9)年。观察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19~72(48.3±11.9)岁;病程1.0~9.9(4.8±1.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规格:氟哌噻吨0.5 mg和美利曲辛10 mg/片)治疗,1片/次,于早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川芎清脑颗粒(基本方组成:川芎、当归、防风、白芷、麦冬、细辛、羌活、独活、苍术、菊花、蔓荆子、黄芩、甘草、生姜,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177,规格:10 g/袋),1袋/次,3次/d,以水冲服,连续服用8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每周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情况:于治疗前后记录2组每周发作次数及疼痛情况。其中疼痛情况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7]进行评估,研究人员画一标尺,将其分为10等分,由患者主观感觉进行选择,其中0分代表无痛,分数越大,疼痛程度增加。②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于治疗前后采取血小板敏感膜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血小板5-羟色胺水平,并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③
脑动脉血流速度:于治疗前后采取经颅多普勒测定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④临床疗效:于治疗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头痛等症状基本控制,用药后2~4周头痛发作次数降低达50%以上,且发作间隙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VAS评分降低>50%;有效:头痛症状明显改善,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持续时间缩短25%~50%,且VAS降低25%~50%;无效:头痛症状、程度及发作持续时间无改善甚至加重。显效+有效为总有效。⑤不良反应: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血小板5-羟色胺、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脑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2组治疗后MCA、ACA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CA、BA及VA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不良反应比较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 论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偏头痛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深入,已有多种学说对其进行解释。血管源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生发展主要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偏头痛先兆期主要为颅内血管收缩及脑动脉痉挛缺血所致;偏头痛发作期则主要因颈外动脉血管扩张产生波动性头痛所致;但动脉持续扩张则可引起血管壁局限性水肿,使头痛转为持续性[9]。皮质扩布性学说则认为偏头痛发生机制为脑血流变化引起多个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去极化,随之神经电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呈现被抑制状态,进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随之出现偏头痛相关症状[10]。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为目前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的主流学说之一,其认为偏头痛发生原因为供应脑膜的颅内脑外血管扩张及血管周围神经释放血管活性肽,进而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痛觉传导抑制被降低,导致偏头痛[11]。此外,血管活性物水平变化也在偏头痛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5-羟色胺为偏头痛发生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其主要储存于血小板致密颗粒内,当血小板激活,引起血浆5-羟色胺水平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偏头痛发作;β-内啡肽水平变化可反映中枢疼痛调节通路中的神经介质变化,其水平减少可致机体对蓝斑抑制减弱,导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进而引起血管血流变化,导致偏头痛发作;神经降压素水平升高则可引起疼痛阈值降低,机体受刺激时头痛发作[12-13]。治疗偏头痛已有多种方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