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湖北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1.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省内高等学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是省内不同高校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共同使用其占有的在线课程资源。截止2024年,湖北省有129所高校,其中一本、二本等本科68所,多数重点高校集中在武汉市。课程资源质量是影响大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以在线课程为代表的课程资源建设,成为大学教学步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潮流和标志,这既给大学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大学教学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条件、思路和机遇。
前期调研发现,我省高校的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建设尚未正式展开,存在诸多缺陷:①各高校在规划上缺乏共享理念,没有创造良好的共享条件;②拟共享的课程资源内容单一、层级偏低;③各高校缺乏共享意识和动力;④缺乏完善的共享制度;⑤参与共享的学生少;⑥共享服务质量不高。如何运用湖北省优质的课程资源,创新在线课程的教与学模式,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降低课程教学成本,己成为省内许多高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2017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倡导下,湖北地区高校信息中心共同努力,成立了CERNET湖北省域网,自建光缆230余公里,接入80余所高校,较好的解决了网络基础和支撑能力的问题,网络安全更有保证。通过建立共同出资、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机制,让网络服务更加稳定可靠。我校作为湖北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此项目的发起者和核心单位。在网络稳定后,各高校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让这个自发建设的省内教育专网,发挥作用,让课程资源能共建共享起来。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以“高校、在线课程、共享”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19日,下同),共搜到文献80篇,其中期刊47篇,硕士学位论文25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将高校替换为高等学校、高等院校等同义词,结果基本相同。查询结果说明当前针对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数量少,发表于核心期刊的研究更少,关注度还很不够,缺乏深度和系统研究。前期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含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与教育资源共享,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一般认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教育部门对其应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行共同享用。
2)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和无形资源共享。前期许多研究关注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无形资源的共享,如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或者专利权、招生与就业渠道等。共享课程资源包括共享教师、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科研项目成果、规划教材、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学管理等,而共享在线课程资源只是课程资源的极少部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主要包括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资源共享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共享、教学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共享、生活休闲公共设施共享等方面;软件资源共享包括校园文化共享、优质师资互聘、学生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学术报告共享、信息平台的共建与共享等方面。
3)高校在线课程资源的激励机制与体系研究。许多学者构建了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激励模型,对共享过程中各主体的收益进行调整,将各主体的效用与他人的贡献量和自己的努力程度相关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如主要有高校合并、合作办学、独立学院、大学城、高校联盟等。高校联盟模还可以分成资源共享、学分互换、共同开发项目、合作办学和联邦等五种模式。许多学者提出构建区域高校战略联盟的若干基本策略,如从实际出发,构建区域高校校际间的战略联盟;构建灵活多样的高校与非高校组织的战略联盟;加强高校战略联盟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财政金融等引导保护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参与高校联盟与合作的协调工作等。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4)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原则研究。多数学者认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主要有效益原则、育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创新原则、市场调节性与行政干预性相结合原则、取长补短原则等。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公平与效率性原则、问责原则等。
5)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有学者指出北京市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有:资源共享意识淡薄;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资源共享工作受到体制制约,如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高校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共享、缺乏市场调节机制、共享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资源共享的领域单一、共享的受益面窄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共享的新思路,如组建资源共享协调机构、推广“教学共同体”的共享模式、创新资源共享方式、完善相关制度等。
6)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支撑研究。这部分理论支持主要有和谐管理理论、公平理论、公共资源管理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等。
7)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有学者指出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有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包括协调机制、激励机制;高校微观运作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控制机制、评估反馈机制、预警机制;社会公众监督机制等。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促进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总体来看,国内外学界对于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等物力资源共享、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2)目前国内外对于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大多是从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往往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对于深层次理论问题则研究不足,如为什么要实现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动力问题,如何激励高校尤其是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积极主动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则是目前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对策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比较笼统,较少具有实践操作性,较少能够对实践提供指导,
3)己有研究对于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大多都是泛泛而谈,缺乏实证调查,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研究结果也比较雷同,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
总之,当前对高校在线课程的资源共享建设的现状审视、问题分析、对策思考、方向判断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文献总体质量偏低,尚未形成清晰的线索、系统文献对资源共享的现象描述、个案研究、个别实践和经验性总结较多,立体视角、系统性、典型性、普适性、理论性研究较少。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研究拟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和实践测试的视角,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尤其拟对学界较少关注的一些主题或盲点进行重点研究,例如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应该由谁主导,是信息化部门还是教务管理部门,其组织结构如何设计,资源共享的成本补偿与利益分享、激励与约束等内在动力机制应该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如何完善等。本研究有助于深化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我省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相关政策的全面梳理,从政策演变过程中探寻我省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发展的特点,并发现资源共享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省政府和教育厅相关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提供智力支持,提高我省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在线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对当前我省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研究,并深入探究制约我省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实现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促进各高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2. 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4部分
1)共享经济理论。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2)供给侧教学改革理论。该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要相匹配;学生的需求是教师供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整合和优化课程资源,调整和重组课堂资源,改变课堂流程,让课程和课堂结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3)协同理论。该理论指出,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人、组织、环境等各子系统内部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4)激励与约束理论。激励是指激发组织个或体努力追求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把需要、内驱力、目标3个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衔接起来,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约束机制。
本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型。主要内容是在调研湖北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现状的基础上,从共享经济、供给侧教学改革、协同同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四方面展开,构建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理论架构,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从组织架构创新、成本核算与收益补偿、课程平台互联与运维、激励与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加以改进,进而找到推进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动力,相关实施模式与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探索湖北高校在线课程资源一体化的合理路径,再从实证的方向,揭示各项创新在各高校的效用,并提出一系列湖北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发展的建议。具体研究内容见图1所示。
本研究的假设,来自于前期讨论和调研。前期调研发现,高校内部的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多,校际间的共享少;个体的自发行为居多,规范性、制度化行为少;同一类型或层次的高校之间共享多,跨类型或层次的高校之间共享少;“低端”课程共享情况多,“高端”课程共享较少。制约当前我省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的首要原因是思想观念障碍,主要体现在共享意识的整体淡薄,竞争意识的过于强烈,以及对于共享过程中利益诉求的考虑等方面。其次是体制障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后者又体现在高校自主权的缺失以及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特征明显等方面。由于思想观念的障碍和体制上的障碍而连带引发了其他许多方面的障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关于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制度的缺失、教育评价机制障碍等。同时,技术的限制和成本的障碍也是阻碍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原因。此外,前期调研还发现,高校在线课程资源共享程度取决于:①高校课程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②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技术水平。③高等学校共享文化的发展水平。④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
在本研究开展前,本团队成员实施过类似的项目。2014-2016年本团队主要成员共同建设了武汉高校城域网,也是CERNET湖北省域网的前身。共享各家的带宽资源,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要下载某个软件,只要这个软件在武汉大学被下载过,就会缓存在武汉大学的某个共享服务器中,华科的学生就不用访问公共互联网,只用到武汉大学的服务器中就能下载到。那么,每个高校的缓存服务器都会被其他高校访问,有的高校对外提供的服务多,有的高校向其他高校索取得多,相关上行与下行的带宽如何进行动态划分,如何激励各高校多向外提供 服务,就是资源共享中的核算与评价问题的雏形。本团队很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也给此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或者说最突出特点,就是项目的可实现性。本课题团队成员多为各高校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信息中心的技术专家或主要负责人,掌握各高校的在线资源平台、智慧教室等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熟悉平台间互联互通的技术路线,对各高校间的网络与安全路线了如指掌,与各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些优势是其他“空对空”团队很难具备的。本研究拟在建立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基础上,以测试的方式,先实现部分智慧教室的互联互通,再扩大到在线课程资源,边建设,边收集数据加以改进,最终让大数据为决策服务,设计合理的成本核算与收益补偿机制,最终实现平台的良性运行。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本研究将按照“存在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围绕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在界定、梳理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必要性与可能性、支撑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两个角度剖析原因所在,最后,根据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给出技术实现的模型。具体思路见图1所示。
图1 湖北高校在线资源共享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互联网信息、电子资源和图书资料等各种相关文献,以间接方式获取研究对象信息的方法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深入把握相关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2)案例研究法。如前所述,本团队主要成员见证、参与了类似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的整个历程,从类似项目的“实践探索”与“经验事实”出发,深入挖掘、总结、验证、提炼,能找出规律性的认识,并创新某些观点理论。
3)专家咨询法。通过电话、邮件、面谈等方法,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学管理一线人员联系,了解相关情况,掌握第一手理论与实践资料,并就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向他们咨询核实。
4)实践建构法。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以两个高校为试点,分两期实施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测试其中的数据与管理平台对接,形成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运营规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实施步骤
1) 撰写项目的研究综述(2024.11-2024.01)国内外文献,尤其是相关理论,进一步收集整理,对本项目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整理思路,为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2) 现场访谈与资料分析(2024.01-2024.03),项目团队和湖北多个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拟与信息中心及教务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访谈,资料收集,通过调研,收集一手资料。
3) 调研报告撰写(2024.02-2024.04)暑期基于前期的调研,对本项目的框架进行修正,并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后期的论文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4) 论文撰写(2024.03-2024.4)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撰写2-3篇论文。
5) 实践测试(2024.4-2024.5)基于前期的调研和相关的技术准备,实践完成两个高校间的在线资源共享,在实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相关部门提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