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的扩散速率约为O2的21倍。临床缺氧比二氧化碳潴留更为常见。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 2.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V/Q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约为5.0/min,V/Q=4.2/5.0=0.84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血液O2和CO2的含量(ml/L血液) 动脉血 静脉血 3.0 1.0 O2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200.0 152.0 合计 25.0 153.0 25.0 29.0 CO2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464.0 500.0 合计 489.0 529.0 一、氧的运输,绝大部分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 (一)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O2能与红细胞中的Hb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
氧合:一种可逆结合。特点:迅速结合,迅速解离,结合和解离,取决于血液中的PO2的高低。 (二)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血氧饱和度=(氧含量/氧容量)×100%
动脉血氧饱和度约为98% 、 静脉血氧饱和度约为75%、 氧容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约200ml。 氧含量:每升血液的实际含O2量。
动脉血氧分压较高,含氧量约为194ml/L、 静脉血氧分压较低,含氧量约为144ml/L、 (三)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1、氧解离曲线(氧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的曲线。 2、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血液中的PCO2、pH和温度。 血液中PCO2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氧离曲线右移。 血液中PCO2降低,pH增大,温度降低,使氧离曲线左移。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95%(以碳酸氢盐88%、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一)碳酸氢盐的形式
碳酸氢盐的形式主要以NaHCO3形式在血浆中运输。 (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碳酸血红蛋白)的形式:CO2还能直接与Hb的氨基结合。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调节实现。
呼吸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与呼吸运动产生和调节有关的神经细胞群。 分布在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 1、延髓呼吸中枢:延髓是调节呼吸活动的基本中枢。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二)化学感受性反射:通过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改变呼吸运动。 1、化学感受器:1.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腹外侧浅表。 中枢化学感受器对脑脊液和局部组织间液的H+浓度的改变极为敏感。
2、CO2对呼吸的影响:CO2是呼吸的生理性刺激物,CO2对细胞有抑制作用。
CO2排出过多,使血液中CO2浓度降低。适当的增加吸入气中的CO2浓度,可使呼吸增强,
肺通气量增多。
3、低O2对呼吸的影响:低O2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只有血液中PO2降低到60mmHg以下时才有明显效应。
4、H+对呼吸的影响: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的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 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1、自动节律性、 2、富有伸展性、
3、兴奋性低,舒缩缓慢、 4、具有紧张性、 5、对某些理化刺激敏感、 (二) 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 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消化管平滑肌细胞不论收缩与否, 均可记录到一种缓慢的、节律的低振幅除极波。 2、 动作电位:慢波,决定肌肉收缩的频率。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6~8L。 三、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一) 自主神经系统:1、交感神经,减弱、 2、副交感神经,增强、 (二) 内在神经系统:1、黏膜下神经丛、 2、肌间神经丛、 四、胃肠激素
胃肠激素:由胃肠黏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的统称。 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 胃肠激素的作用:①调节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
②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③营养作用、 第二节 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一) 咀嚼及吞咽 1、咀嚼
2、吞咽:第三阶段,食团沿食管下行至胃。
当食团刺激了软腭、咽及食管等处的感受器时,反射性地引起食管的蠕动, 即食管平滑肌的顺序性收缩,表现为食团上端的环形肌收缩形成收缩波。 蠕动:消化管平滑肌的顺序性收缩,表现为向前推进的收缩舒张波。 (二) 唾液及其作用
1、 唾液的性质和成分: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散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低渗或等渗。 2、 唾液的作用:①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 ②消化淀粉、 ③清洁和保护口腔、 二、胃内消化
(一) 胃的运动:一般成人胃容量为1.0~2.0L 。 1、 胃的运动形式
(1)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后,
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的平滑肌舒张。 (2)紧张性收缩
(3)蠕动: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1)胃的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间断性)
对于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2)胃排空的控制:神经和体液因素。 (3)胃液及其作用
1、 胃液的性质和成分:纯净的胃液是无色透明呈酸性的液体,pH0.9~1.5。(1L) 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量约1.5~2.5L。(2L) 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 (1)盐酸:泌酸腺区的壁细胞分泌。主动分泌过程。
(2)胃蛋白酶原: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并分泌。在盐酸作用下,
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 (3)黏液 (4)内因子:壁细胞分泌。 2、 胃液的作用
(1)盐酸的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 ②蛋白质变性 ③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④小肠液的分泌 ⑤有助于小肠内钙和铁的吸收。
(2)胃蛋白酶的生理作用:pH2~3.5,pH>5时(失活),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
-(3)黏液的生理作用:润滑食物、保护胃黏膜。构成“黏液-HCO3”。 (4)内因子的生理作用:回肠黏膜细胞,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1、头期胃液分泌 2、胃期胃液分泌 3、肠期胃液分泌 (四)刺激胃液分泌的体液性因素
1、乙酰胆碱:迷走神经,引起胃酸分泌 2、促胃液素:引起胃液分泌增加。 3、组胺:刺激胃酸分泌 4、盐酸:调节胃酸分泌 三、小肠内消化 (一)小肠的运动 1、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2)分节运动:是以小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3)蠕动:食糜在小肠内通过蠕动被推进的速度大约为1cm/min, 从幽门部到回盲瓣需要3~5小时。
2、回盲括约肌的功能:①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排入大肠。 ②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 3、小肠运动的调节 (二)胰液及其作用
1、胰液的性质和成分: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7.8~8.4。 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0~2.0L。
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碳酸氢根、 2、胰液的作用
(1)碳酸氢盐: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2)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被小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 (3)胰淀粉酶:对生、熟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
(4)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为:甘油一脂、甘油和脂肪酸。(辅助酶) 3、胰液分泌的调节:(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①促胰液素(分泌)、 ②缩胆囊素。 (三)胆汁及其作用
胆汁由肝细胞不断分泌。
1、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肝胆汁为金黄色,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0.8~1.0L。 含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黏蛋白和无机盐,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胆盐,卵磷脂帮助胆固醇排出。 2、 胆汁的作用
(1)促进脂肪的消化:胆盐、卵磷脂、减低脂肪表面张力。脂肪乳化成微滴。 (2)促进脂肪的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利胆作用 (四)小肠液及其作用
小肠内有两种纤体:十二指肠腺、肠腺。主要分泌碱性液体。 小肠液的主要生理作用:(1)保护作用 (2)稀释作用:有利于吸收。 (3)消化作用:对消化不完全的产物再继续进行消化。 第三节 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及机制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一般认为,绝大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主要吸收维生素B12和胆盐。 小肠为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
1、巨大的面积:成年人的小肠长约8~10m;皱褶上拥有大量的绒毛,使小肠的表面积比同样长度的简单圆筒的面积增加约600倍,达到200㎡ 2、在绒毛的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合于吸收的小分子。
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大约3~8小时,使营养物质有足够时间被吸收。 二、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糖的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多糖(淀粉,糖原)、 双糖(蔗糖、麦芽糖) (为主) 单糖(葡萄糖(最快)、果糖(最慢)、半乳糖) 小肠缺乏水解双糖的酶,会因肠腔双糖过多而引起小肠内液体吸收减少。 有些糖被蛋白质吸收。葡萄糖的吸收是逆浓度差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二)蛋白质的吸收 (三)脂肪的吸收
(四)无机盐的吸收:1、钠和负离子的吸收、 2、铁的吸收、 3、钙的吸收。 (五)水的吸收:以渗透吸收。 (六)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为主)、水溶性、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生理学中将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 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 食物的热价:1g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
2、 食物的氧热价: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 呼吸商(RQ):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产生的CO2量与 消耗的O2量的比值。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活动 (二)环境温度:20~26°。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引起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现象。 (四)精神活动
三、基础代谢: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第二节 体温
一、人的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腋窝:36.0~37.4℃。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1.昼夜变化 2.性别差异 3.年龄的影响 4.肌肉活动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人体的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 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机体的产热形式及其调节:机体的产热量大部分来自全身各组织器官的
代谢活动。安静时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则主要依靠寒战产热。 寒战产热:寒战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在肌紧张增强的基础上, 伸肌和屈肌同时发生的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二)人体的散热
1、散热的方式:环境温度比人体低:(1)辐射 (2)传导 (3)对流 环境温度比人体高:(4)蒸发
蒸发:水分在体表发生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形式。
两种形式:①不感蒸发:(不显汗)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表面不断 渗出而被汽化的一种散热方式。 ②发汗: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2、散热的调控:皮肤血流量的调节:调节皮肤血流量可以直接影响皮肤温度,
调节经皮肤进行的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
第八章 肾的排泄功能
排泄: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进入体内的异物(包括药物)及过剩物质, 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一节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一、肾的结构特点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正常人两侧肾约170万~24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分为: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 (二)球旁器
球旁器:(近球小体)分布在皮质肾单位,是近球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近球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含肾素。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 (一)肾血液循环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