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进断不善法, 有精进长养善法:彼断不善法精进, 即是精进觉分。” 由于无知故,由于无明故, 我们现在要精进, 听正法,要去实践,要去破我执。使我们过去种种的罪恶不善法能消失, 这个就是精进。最主要就是我们要觉醒, 怎么样去超越, 我们不要一直落入凡夫的知见, 这个就是精进。所以缘起法告诉我们什么?缘起的必归于灭。即使我们过去一切恶不善法, 我们的精进也能超越,也能改变的, 这个就是我们众生皆有机会的地方, 这个很重要!所以即使我们有过错, 我们过去犯了种种障碍, 也没有关系, 知道吗?要觉醒就好, 要想办法超越它, 想办法把它改善。所以这里的精进就是怎么样?使我们的、过去的恶不善法怎么样, 能够怎么样把它改善, 精进不断, 把它断掉过去的这些恶不善法。
“有喜, 有喜处:彼喜即是喜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 真正用功的人, 一定会产生法喜。
“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有身猗息, 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心猗息即是猗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猗息’就是轻安。有了法喜以后, 身心相应的时候, 身心起的那一种粗重的感觉都消失了。身体的部分会觉得很轻安, 没有负担,没有那个重担, 没有那种压力的那种感觉,很轻松、很舒服的那个叫轻安。不止是身体如此喔,心灵也如此, 身心都会在这一种状态。这个有用功,有精进,有法相应的人, 一定都体会得到。这个身心都会转化, 很轻安、很舒服, 那个是进入定以前的一种征兆。所以我们如果要与定相应, 前面这一些征状都会出来。从法喜到轻安,进入、再来就是进入, 禅定的那一种体会, 这个就是有这个过程,所以七觉分有它的次第。
“有定, 有定相:彼定即是定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定相即是定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初禅有初禅的样子, 二禅有二禅,三禅有三禅, 四禅有四禅, 它的感受,受用,作用,都不
一样, 所以前面有种种的条件, 后面慢慢就会跟定相应, 身心就进入那一种定,会体会到定, 这些就是定觉分, 这也能够转趣涅盘。 再来就是:
“有舍善法, 有舍不善法:彼善法舍即是舍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不善法舍即是舍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是名七觉分说为十四。真正的‘舍’是两边都舍, 真正进入定境要到舍, 到真正的证入涅盘。
通过七觉分的修习,可以体会无常无我,而证入解脱。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
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 什么因缘而开始有,如何起来的?从哪里去执著、系缚?从哪里起‘我见?’ 这个就是两个,一个是无明不了解真相;另一个呢,由不了解真相起的执著、爱染。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诸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答曰:「无常,世尊」! 佛陀第一个回答主要就是我们的五蕴,以‘色’先提出来谈,后面再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用‘色’来代表。因为有这个五蕴的关系,种种的现象就生起来了,对于五蕴产生了实有感的执著,起了‘我’见。其实所有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从这个五蕴引起的,也就是对五蕴产生了‘实有’感,产生了‘自性’见,产生了‘爱染’都是在这里。今天如果没有五蕴,就不会产生后面这个问题。现在如果不破除,将来还是继续相续,爱染、执著、无明永远存在。马上在身心的当下去观察,去觉知。比如说:现在我们当下,身体,‘色’,物质的部分,是常呢?还是无常呢?一定要向内观察,我们往往因为
这个很简单、很普遍,所以我们都不注意。我们这个‘色身’真的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它是不变的、还是剎那在变的意思?有没有真正去观察过、去了解过?然后我们的感受、我们思念、想象的问题、记忆的问题,我们所有的行为造作,那个动力,这些都是常的呢、还是无常的呢?佛陀是在问这个根本问题。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世尊」!「如是比丘!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无常,苦就是变易法。剎那不住的,它没有永恒的。无常就一定会变化,变化的,你所有认为是的,执著的、爱染的、都会消失,就会苦。从‘色’到‘受、想、行、识’都一样。我们也可以观察自己,这个物质的剎那生灭,可能比较难体会,看不到,没有‘深观’的话看不到,感受不到。但是这个‘受’比较容易体会!不管哪一根,六根不管哪一根,触到你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哪一尘都好,起了感受比较明显。尤其明显的,喜欢的,就会觉得很舒服,很喜欢,会执著;不喜欢的你会很不高兴,或瞋恨心就起来。只要有根尘触,一定会有‘受’,所以我们如果对‘色’的部分观察比较难的话,可以从‘受’下手。‘受’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六根触六尘一定会产生‘受’。那‘受’一定是什么?‘乐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不苦不乐受’,不离开这三个感觉。‘乐受’的你会执著,‘苦受’的、或者是比较困难的,你会讨厌,你会起瞋心、不欢喜;那么不起苦也不起乐,中性的,你就会跟原来的‘痴’相应,没有感觉。那众生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只要有五蕴就会变成什么?跟‘无明’相应之下,一定就是会起‘执著’。
是故诸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在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功能中起的‘执著’、‘自性’见、‘实有感’,起‘我执、我见’,从这里引伸的,那我们也一样要超越它。所以在‘色’,
其实后面是‘受、想、行、识’,包括在内,‘过去、未来、现在’,不管是已经过去的,还是还没有到的,还是现在当下的,你都可以去体会。‘若内、若外’,这个‘内外’是我们身心的内在,比如说里面的功能作用,里面的感受、里面产生的问题,或是跟外面接触以后产生的问题;外面的六尘,一切境界。
‘粗’跟‘细’呢?比如说我们现在人,现在我们在‘凡夫的立场、我们现在所有的感觉’跟‘禅定中四禅天的感觉’,凡夫的感觉比较粗,这样知道意思吧?在四禅天的感觉就比较细。如果‘四禅天跟四空定’的比较,四禅天就比较粗了,四空定是可能比较细。我们的身心感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不管是身体的粗细,不管是感受的粗细,‘彼一切非我’或者是‘彼一切无常’,这个地方很重要喔!今天为什么外道会生到四空天、或者四禅天,你们知道吗?因为他们执著在定境里面的味!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有见言: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第184 ( 190 ) 经 (上p215) 六处法门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眼不识、不知、不断、不离欲者,不堪任正尽苦。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诸比丘!于眼若识、若知、若断、若离欲者,堪
任正尽苦。于耳、鼻、舌、身、意,若识、若知、若断、若离欲者,堪任正尽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处,是生长门的意义,约引生认识作用立名。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于因缘。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增上缘,即有情根身的和合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体;为生识的有力因,所以名之为处。六处是介于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有所知与能知,而此二者皆以六处为中心;如没有六处,能识与所识失去联络,也就不能成为认识。由六处而引发六识,才能分别境界。六处为认识的重要根源,所以随六处而分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由于六根门,所以有六尘──外六处、六识。继之而引起的心理作用,也就分为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等。这都从认识的来路──根门不同,加以种种的分别。
六处中的前五处,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
意处是精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常说六处法门。
六处是我们这个五蕴,色身心法里面的一些功能。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是不离开我们身心的作用。因为有六根跟外面的六尘接触,产生种种的问题就来了,所以这个是最根本的地方,所以佛陀这里就开示:‘若眼不识’,对我们这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你不认识,不知道它的内涵,然后就不能断除它的染著,就不能离欲,也就不可能‘苦尽’,就是不能解脱。 所以要解脱、要离欲、要断生死,要在‘五蕴’及‘六处’去如实知。如果对六处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就会在这个功能中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