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修行的过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修行的过程

佛陀在菩提树下作出思惟,法义思惟,观察:“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所以佛陀思惟什么因缘让我们老死,往前推朔。佛陀悟道: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就是这么如实的往前去探讨一一相依相缘的条件。往前推到最后就是有一个识。我们为什么会老死,因为有生。为什么会有生,因为有“有”。为什么会有“有”,因为有“取”。为什么会有“取”,因为有“爱”。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有“受”。为什么会有“受”,因为有“触”。为什么会有“触”,因为有“六入”。为什么会有“六入”,因为有“名色”。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识”。这个是佛陀开始的思维。也就是说,佛陀往内在的条件去思惟。但是当佛陀探讨到“识”的是受,他又往回去探讨。识也是缘名色,识与名色也是相依相缘的,一一再往后去探讨,识缘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触受,缘受爱 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这也是生死轮回的因缘,也是佛陀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缘是由于思惟这样的缘起法,不是看到星星悟道的。原来我们会有生死是因为我们有贪爱执取,造成后有的功能。如此反复的思维,接着又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无明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无明灭了行就灭,那行灭了,识就灭,识灭了,名色就灭。无明灭了,造作就停止了,后面的识就不会产生作用,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 忧悲苦恼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所以佛就是了解四圣谛及八正道,了解真相。佛陀在菩提树下起初修习四禅,在禅定中正观缘起,终于正觉缘起的寂灭,超脱一切障碍而成佛。所以佛陀是借助禅定的一种宁静,才能作深入的观察,所以我们说戒、定、慧,在禅定中起缘起的观照,最后才体会到缘起的寂灭。

外道也有四禅八定,但是佛教的禅定与外道的禅定是不共的。佛陀告诉我们,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到达初禅的境界,要加上对五蕴的观察,是如病,如刺,如杀,苦,空,无常,非我,这样的思惟对于万法才能够生厌,怖畏及防护,才能够离欲,一切爱尽离欲,才能够解脱。如果没有慧观,比如说你初禅,你没有解脱, 就有生初禅天的这个果报;达到二禅你没有解脱的话, 那一样的有二禅天的果报;三禅四禅都一样, 甚至于到什么:四空定。因为空、无相、无所有, 等于是进入无色界, 那无色界还有四空定。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有佛法的正见、有慧观, 我们可以证到阿罗汉的解脱;那么如果不证到阿罗汉, 证到三果,也可以在五不还天而证涅盘。

佛陀也有开示安那般那念的修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要训练知道这个息长息短, 注意这个呼吸:它的长短, 这个以外,急或者是慢, 微细, 这个都要注意以外。慢慢慢慢的你还要进一步的去觉知到什么:跟身体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来。身出息身出息善学, 一切身行息入息, 身行息入息是我们在身体活动造作迁流过程中, 还要去发现与息的关系, 都要有什么: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觉知’。要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 还要觉知什么?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我们的四念处的身受心法都要涵盖在内。前面是谈到身体的部分, 这里要谈到心灵, 心的部分,心法的部分。觉知喜, 喜乐是心的一种作用嘛, 是吧?心行嘛, 要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 “觉知心行息入息, 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 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我们在学一个方法, 或学一个法门, 但是我们觉得没有办法相续, 就是说:我很容易忘掉了, 会跑掉了,是不是这样子?比如说我念佛, 也是会被妄念打掉啊, 我禅修也会被妄念打掉啊, 我在觉知也会被妄念跑掉了, 怕的就是不能相续。但是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方法:你平常若注意到你的呼吸, 这个‘息’:呼吸, 你时时刻刻都注意到呼吸, 这个就是让你有一个止处, 止息的一个安住处, 把你的心念能够绑在这个地方。 所以注意这个息:出、入,粗或细、或急躁, 这个跟我们的身、受、心、法都有关系, 进一步就会从息跟身受心法的关系, 相依相缘的关系你就会注意到。你心哪在喜的时候在乐的时候, 你的息有没有变化, 你有没有发现?你冲动的时候, 心跳会很快, 对不对?那个息是不是就急促?要注意喔:这个息跟身、受、心、法的关系、产生的

变化你都要觉知, 这个是进一步。身体在动的时候, 跟身体在静的时候, 这个息一样不一样?心灵在喜乐、烦恼、痛苦中的变化, 那个息的变化,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没有觉知到? 再来就是:“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身受心法的心, 心在喜悦的时候轻安, 在安定的时候,心解脱的时候, 那一种入息是什么样子,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是入息,一个是出息, 都要觉知、要善学。

“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你体会无常, 断了一切的执著, 断了一切的外相也好, 内在心相也好, 你也观察到无欲的时候, 观察体会灭的时候, 那个入息如何? 所以: “于观察灭入息善学, 观察灭出息,灭出息善学。”安那般那让我们第一先有一个注意的地方,安住的地方, 系心一处的地方, 进而这个呼吸止息跟出息, 入、出跟我们的身、受、心、法, 它的相关性你就会注意到。我们身体在活动的时候, 你就没有注意到你的出息跟入息, 是不是?所以行、住、坐、卧;动、静起落之间, 那个‘息’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由‘息’的这个安住, 能够发现到我们的身、受、心、法;喜悦的时候你就很少注意到我们的‘息’, 是不是?出入的问题, 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也很少发现, 在行、住、坐、卧, 我们有没有发现?都没有。所以心都是外放的, 都是被外境左右的, 被自己的意念纷飞而控制, 但是我们很少能安住下来观察这些, 尤其是观察无常、观察断, 观察无欲、观察灭, 这样的入息跟出息, 更要注意了。所以安那般那一般都以为修止而巳, 止就是指它修定的功能, 其实不见得只是这样子, 因为跟身、受、心、法的四念处的相应,是能解脱的, 是能得法的。所以一般如果只是修止, 那只是修定嘛, 但是加上四念处的相应的关系, 不离开我们身心的, 身、受、心、法的功能,你就能够有出处,能够超越。

如此的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就可以满足四念处及七觉分。以下引杂阿含经的经文来解释:

何等为七觉分说十四?有内法心念住, 有外法心念住:彼内法念住, 即是念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外法念住, 即是念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204-2-13) 在七觉支里面, 分成十四。为什么?比如说我们修念觉支, 这个念觉支,一个是内法的念住, 一个是外法的念住。内外就分为二, 所以七觉支变成十四,只是分内外。比如讲我们身身观念住, 身体,身体还有什么, 跟外面的外身的关系, 内身跟外身是不是这样子?心法也是一样, 内在的心法跟外在的心法, 相依相缘的关系都要明白。再来就是:

“有择善法, 择不善法:彼善法择, 即是择法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彼不善法择, 即是择法觉分, 是智, 是等觉, 能转趣涅盘。”(204-2-16)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佛陀的法的熏习, 我们要根据什么去择法?所以熏习正见, 把佛法与世不共的缘起法, 要理解、深入, 用这个法作为根本来择法, 就有择法眼。那么什么是善呢?与法相应就是善, 与法不相应就是不善, 就是这样子而巳。如果这样来, 你就知道人间什么叫善法, 什么叫不善法。但是我们佛法如果用现代的, 我们以菩萨道的精神来说, 什么是善法?能利益众生的对自己不利的, 都没关系,这个叫善法。对你自己有利, 对众生都没有利益的, 你认为再好都不是善法。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 那就更容易了。但是各位:如果我们有执著, 有我执我慢,我们会处处为众生设想吗?处处为别人设想吗?都要想到我得到有没有利益, 是不是在自我保护:自我保护而不利于众的, 都不叫善法。虽然对自己不利, 但是对众生有利的我都愿意做, 这个就是善法。那这样的抉择也很重要。但是这里的择法一定要什么:依据佛法的正见,与世不共的特质, 以缘起正见来择法。符合这个正见的, 符合这个真理法则, 能让我们解脱涅盘的, 这个才叫正法,叫做善法。 如果不是,会让我们执著、堕落, 这绝对不是善法!所以这里要抉择善不善, 自己要知道。所以有抉法觉分的人, 就能分别了。有这个择法觉分的人, 就是智,就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不善的法要断, 善的法要护持,让它增长, 这个叫精进。

修行的过程

修行的过程佛陀在菩提树下作出思惟,法义思惟,观察:“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所以佛陀思惟什么因缘让我们老死,往前推朔。佛陀悟道: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就是这么如实的往前去探讨一一相依相缘的条件。往前推到最后就是有一个识。我们为什么会老死,因为有生。为什么会有生,因为有“有”。为什么会有“有”,因为有“取”。为什么会有“取”,因为有“爱”。为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s56k7r5no4oweh0q68m0sr9z0p08p00o3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