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元素部分讲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过硫酸系过一硫酸 H2SO5 +6 +6 酸、盐 酸、盐 列 过二硫酸 H2S2O8

“焦酸”:两个含氧酸分子失去一分子水所得的产物。 “代酸”:氧原子被其它原子所取代的含氧酸。 “连酸”:中心原子相互联在一起的含氧酸。 “过酸”:含有过氧基的含氧酸。 2.亚硫酸及其盐

SO2的水溶液叫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只能存在水溶液中。 SO2的结构与O3相似,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在分子平面内还存在?离域键(?3)。在亚硫酸中硫的氧化态为+4,故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亚硫酸是较强的还原剂和弱的氧化剂,可将I2还原为I-:

H2SO3+I2+H2O?H2SO4+2HI

遇强还原剂时H2SO3才表现出氧化性,例如

H2SO3+2H2S?3S+3H2O

亚硫酸可形成两系列盐,即正盐和酸式盐。就大多数的正盐(K+,Na+,NH4+除外)都不溶于水,酸式盐都溶于水。在含有不溶性钙盐的溶液中通入SO2,可使其转变为可溶性的酸式盐。

CaSO3+SO2+H2O?Ca(HSO3)2

亚硫酸盐和亚硫酸一样,可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硫酸盐。 3.硫酸及其盐

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市售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6%—98%,密度1.84g.mL-1有强烈吸水性,并能从一些有机物质中夺取水分而发生炭化作用。因此它能严重地破坏动植物的组织,如损坏衣服和灼伤皮肤等,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浓硫酸的水合能很大(878 kJ·mol-1),所以稀释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把水倒人硫酸中,而应该在不断搅拌下,把酸慢慢地倒入水中。

H2SO4的结构如表所示,中心硫原子采取sp3杂化。H2SO4的第一步解离是完全

4?-2

的,所以是强酸,但HSO?4只部分解离(K2=1.2?10)。热的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可

以氧化许多金属和非金属。例如 Cu+2 H2SO4 (浓)=CuSO4+SO2(g)+2H2O C+2 H2SO4 (浓)=CO2(g)+2 SO2(g)+2 H2O

硫酸盐一般易溶于水,但Sr2+,Ba2+和Pb2+的硫酸盐为难溶盐,Ag+和Ca2+的硫酸盐为微溶盐。多数硫酸盐有形成复盐的特性。常见的复盐有两类,其组成通式分别是M2ISO4·MIISO4·6H2O(MI=NH4+,K+,Rb+,Cs+等,MII=Fe2+,Co2+,Ni2+,Zn2+,Cu2+,Mg2+)和M2ISO4·M2III(SO4),·24H2O(MI=Na+,K+,NH4+,MIII=A13+,Cr3+,Fe3+,V3+等)。摩尔盐(NH4)2SO4·FeSO4·6H2O和明矾K2SO4·A12(SO4),·24H2O分别是这两类复盐的重要代表。 4.硫代硫酸及其盐

硫代硫酸钠(Na2S2O3.5 H2O)商品名为海波,俗称大苏打。亚硫酸盐与硫化合可生成硫代硫酸盐:

Na2SO3+S?Na2S2O3

硫代硫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会立即分解:

S2O32-+2H+?SO2+S?+H2O

该反应常用来鉴定S2O32-。硫代硫酸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强氧化剂(如Cl2)能把它氧化为硫酸盐,较弱的氧化剂(如I2)把它氧化为连四硫酸盐:

Na2S2O3+4Cl2+5H2O?2H2SO4+2NaCl+6HCl

2Na2S2O3+I2?Na2S4O6+2NaI

后一反应是容量分析中碘量法的基础。

5.过硫酸及其盐

硫的含氧酸中含有过氧基(-O-O-)者成为过硫酸。过一硫酸(H2SO5)和过二硫酸(H2S2O8)分别可看作H2O2分子中一个氢原子或两个氢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的产物。过硫酸分子中都含有过氧键(-O-O-),因此具有强的氧化性: S2O82-+2e-?2SO42- ??=2.01V

过硫酸盐在Ag+催化下,能将Mn2+氧化为紫红色的MnO4-:

?2 MnO4-+10SO42-+16H+ 2Mn2++5 S2O82- +8H2O??? 该反应可用来测定钢铁中Mn2+的含量。

17 / 44

Ag?过硫酸及其盐是不稳定的,例如K2S2O8受热分解:

?2K2S2O8?2 K2SO4+2 SO3?+ O2? ??

11-3 氮族元素

11-3-1通性

周期系第ⅤA族的氮、磷、砷、锑、铋五种元素,统称为氮族元素。 表11-1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元 素 原子序数 价层电子构型 氧化值 -3,0,+1,+2,-3,0,+3,+3,+4,+5 熔点/℃ -299。86 +5 44.1(白) -3,0,+3,(-3),0,+3,(-3),0,+5 817 (284Mpa) 沸点/℃ 原子半径/pm 第一电离能(kJ/mol) 电子亲合能(kJ/mol) 电负性 氮的元素电势图:

氮族元素价层电子构型为ns2np3,它们和电负性较大的元素结合时,氧化值主要为+3和+5,氮族元素自上往下氧化值为+3的物质的稳定性增加,而氧化值为+5的物

3.0 2.1 2.0 1.9 1.9 0?20 -74 -77 -101 -100 -195。8 70 1402.3 280(白) 111 1011.8 613(升华) 121 944 1750 159 831.6 1560 170 703.3 +5 630.5 +3,+5 271.3 氮(N) 7 2s223 磷(P) 15 3s233 砷(As) 33 4s243 锑(Sb) 51 5s253 铋(Bi) 83 6s263 质稳定性降低,这种自上往下低氧化值比高氧化值物质稳定的现象,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ⅢA,ⅣA族元素也存在这种现象。

11-3-2氨和铵盐

铵盐是氨和酸进行加合反应的产物。

NH4+的离子半径(143pm)与K+的例子半径(133 pm)差别不大。NH4+(aq)半径(537 pm)与K+(aq)半径(530 pm)更为接近,固铵盐在晶型、颜色、溶解度等方面都与相应的钾盐类似,为此在化合物的分类上往往把铵盐和碱金属盐列在一起。

铵盐一般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在铵盐溶液中加入强碱,并加热,就会释

?? NH3 + H2O 放出氨来: NH4+ + OH- ?这是鉴定铵盐的常用方法。

固态铵盐加热极易分解,其分解产物因酸根性质不同而异。例如:挥发性酸组成的铵盐,分解产物一般为氨和相应的酸:

??? NH3↑ + H2CO3 NH4HCO3 ?? ∟CO2↑+ H2O

常温?? HN3↑+ HCl↑(遇冷又结合成HN4Cl) HN4Cl ?难挥发性酸组成的铵盐,则只有氨逸出:

??? HN3↑+NH4HSO4 (NH4)2SO4??? 3HN3↑+ H3PO4 (NH4)3PO4?氧化性酸组成的铵盐,分解出的氨会进一步被氧化:

???? N2↑+2H2O NH4NO2??? N2↑+Cr2O3 +4H2O (NH4)2Cr2O7?硝酸铵的热分解反应产物与温度有关:

NH4NO3(s)???? N2O(g)+ 2H2O(g)

300C 2 NH4NO3(s)?????2N2(g)+ O2(g)+ 4H2O(g)

0??~210C019 / 44

ΔrH?=-236kJ/mol m由于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气体受热体积又急剧膨胀,所以如果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就会发生爆炸,因此硝酸铵用于制造炸药(称校氨炸药)。硝酸铵、硫酸氨和碳酸氢铵是最重要的氨盐,它们都是化学肥料。 11-3-3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1.亚硝酸及其盐

亚硝酸很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从未制得游离酸。其溶液浓缩或加热时按下式分解:

2HNO2 → N2O3 + H2O → NO + NO2 + H2O (蓝色) (棕色)

亚硝酸盐遇酸生成不稳定的HNO2,HNO2即分解为N2O3,使水溶液呈浅蓝色,N2O3又分解为NO2和NO,使气相出现NO2的红棕色。这个反应用于NO2-的鉴定。

亚硝酸是较弱的酸[Kθ(HNO2)=7.2×10-4],但酸性比醋酸略强。 亚硝酸盐一般易溶于水,但浅黄色的AgNO2为难溶盐。

在亚硝酸及其盐中,氮的氧化值处于中间状态,因此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下面列出在不同介质中亚硝酸及其盐的有关标准电极电势。 酸性介质:2HNO2+4H++e-→N2O+3H2O; ?A=+1.29V HNO2+H++e-→NO+H2O; ?A=+0.98V 碱性介质: NO3-+H2O+2e-→NO2-+2OH-;?B=+0.01V

从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可以看出,亚硝酸盐在酸性溶液中是强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则可作还原剂。也可以说,当亚硝酸盐溶液酸化后,才有较强的氧化性(HNO2的氧化性)。例如,他可以氧化Fe2+和I-等: NO2- + Fe2+ +2H+ → NO +Fe3+ + H2O

2 NO2- + I- + 4H+ → 2NO + I2 + 2H2O 后一反应可用于定量测定亚硝酸盐。

亚硝酸及其盐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则作为还原剂。例如,在酸性介质中与高锰酸钾的反应:

2NO2-+2MnO4-+6H+ → 5NO3-+2Mn2++3H2O

另外,由于NO2-中的氮和氧原子上都含有孤对电子,故NO2-也可做配合剂。

???

元素部分讲义

过硫酸系过一硫酸H2SO5+6+6酸、盐酸、盐列过二硫酸H2S2O8“焦酸”:两个含氧酸分子失去一分子水所得的产物。“代酸”:氧原子被其它原子所取代的含氧酸。“连酸”:中心原子相互联在一起的含氧酸。“过酸”:含有过氧基的含氧酸。2.亚硫酸及其盐SO2的水溶液叫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只能存在水溶液中。SO2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s1hi4wzs97e16g2f5026bod04q32p00oy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